氣吸窩眼輪式三七精密排種器設計與試驗
【學位單位】:昆明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S223.2
【部分圖文】:
昆明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0當球形顆粒半徑越小時,越近似種子實際輪廓,如圖2.1c所示。球形顆粒彼此間是獨立的個體,通常該顆粒半徑通常較小,所以多球粘結顆粒模型還可適用于EDEM-CFD耦合仿真。本文選用多球粘結顆粒模型建立三七種子顆粒模型。(a)單個球形顆粒模型(b)多球聚合顆粒模型(c)多球粘結顆粒模型圖2.1顆粒模型Fig.2.1Particlemethod2.1.1三七種子輪廓模型三七種子為非規(guī)則形狀顆粒,本文應用逆向工程技術,采用EinScan-S3D掃描儀對三七種子進行三維掃描,通過GeomagicWrap3D掃描數據處理軟件處理3D掃描數據,最終得到三七種子輪廓幾何模型。3D掃描儀EinScan-S如圖2.2所示。圖2.2EinScan-S3D掃描儀Fig.2.2EinScan-S3Dscanner三七種子含水率為20%~60%,密度為929~1132kg/m3,長度為5.2~7.2mm,寬度為4.8~6.8mm,高度為4.0~6.0mm,平均直徑為5.62mm,球度為90.86%,本文選取長寬高尺寸與平均值相近的三七種子,種子實物如圖2.3a所示。將種
2三七種子顆粒模型及接觸參數標定11子的3D掃描數據導入GeomagicWrap3D掃描數據處理軟件,進行逆向工程處理3D掃描數據,得到種子點云數據,如圖2.3b所示。將點云數據轉換為多邊形,通過裁剪多余曲面、刪除釘狀物、合并、松弛、光順等操作,對三七種子多邊形模型進行優(yōu)化處理,再導入UG軟件中,利用曲面逼近方法,最終得到三七種子輪廓模型,如圖2.3c所示。(a)三七種子(b)點云數據(c)輪廓模型圖2.3三七種子輪廓模型Fig.2.3SeedcontourmodelofPanaxnotoginseng2.1.2顆粒填充本文選用多球粘結顆粒模型建立三七種子顆粒模型,當球形顆粒直徑越小時,粘結的球形顆粒數就越多,本文采用自動填充的方式。將三七種子輪廓模型導入到EDEM軟件中,選擇三七種子模型為球形顆粒生成工廠,球形顆粒接觸模型為Hertz-Mindin無滑移模型。為了使球形顆粒填充得更加致密,將填充的球形顆粒之間的碰撞恢復系數、靜摩擦因數和動摩擦因數設置成較小的數值,可加快球形顆粒填充速度。球形顆粒填充如圖2.4所示。(a)0.1mm(b)0.3mm(c)0.5mm圖2.4球形顆粒填充Fig.2.4Sphericalparticlefilling
昆明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2如圖2.4a所示,填充的球形顆粒半徑為0.1mm,球形顆粒數量為16383;如圖2.4b所示,填充的球形顆粒半徑為0.3mm,球形顆粒數量為1582;如圖2.4c所示,填充的球形顆粒半徑為0.5mm,球形顆粒數量為98。當球形顆粒直徑越小時,越近似種子實際輪廓,但球形顆粒的數量越多,仿真計算時間就越長,綜合考慮本文選取球形顆粒半徑為0.5mm方案。圖2.5最終的球形顆粒參數Fig.2.5Thefinalsphericalparticleparameters填充完成后,在EDEM軟件后處理界面中,導出98顆球形顆粒的半徑尺寸、ID編號和中心坐標參數,導出csv格式文件,通過Excel軟件對其處理及編輯,最終的球形顆粒參數如圖2.5所示。將EDEM仿真時間歸零,在后處理界面中導出SimulationDeck文件,文件名添加.xml后綴,僅選擇顆粒數據,導出XML格式文件,通過Notepad++軟件編輯該文件,將98顆球形顆粒的半徑尺寸、ID編號和中心坐標參數復制保存到該文件中,XML格式文件如圖2.6所示,三七種子顆粒模型XML文件見附錄B。圖2.6XML格式文件Fig.2.6XMLformatfile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偉均;;多頭螺旋網絡孔精密排種器介紹[J];農業(yè)機械;2010年20期
2 李歡;楊文彩;阮解瓊;黃天明;魏業(yè)清;;三七精密排種器的參數優(yōu)化設計[J];農機化研究;2015年07期
3 張波屏 ,劉格蘭;實用新型 小麥精密排種器[J];糧油加工與食品機械;1987年06期
4 穆武超;呂新民;;小麥精密排種器的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農機使用與維修;2007年03期
5 郝心亮,馬少華;組合排種盤式精密排種器的研究[J];佳木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2期
6 侯玲玲;張晉國;王學良;馬寧;;充種溝式精密排種器的設計[J];農機化研究;2014年06期
7 崔清亮,秦剛,王明富;幾種典型精密排種器的對比分析[J];山西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1期
8 周長城,汪遵元,胡敦俊;帶夾式精密排種器[J];農業(yè)機械學報;1990年03期
9 夏連明;王相友;耿端陽;;傾斜圓臺型玉米精密排種器種子破損試驗[J];農業(yè)機械學報;2012年12期
10 林敘彬;;精密排種器的研究進展[J];現(xiàn)代農業(yè)裝備;2012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段宏兵;李長友;王旭東;;精密排種器研究現(xiàn)狀[A];農業(yè)工程科技創(chuàng)新與建設現(xiàn)代農業(yè)——2005年中國農業(yè)工程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一分冊[C];2005年
2 謝竹青;胡建平;;磁吸式精密排種器排種性能圖像檢測技術研究[A];2007年中國農業(yè)工程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邸志峰;賀俊林;;基于Pro/E谷子精密排種器的建模及仿真分析[A];2007年中國農業(yè)工程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4 馬旭;劉洪強;袁月明;;基于光電傳感器的精密排種器性能檢測[A];農業(yè)機械化與新農村建設——中國農業(yè)機械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5 段宏兵;李長友;;SN-1-130氣吸式精密排種器真空流場的有限元分析[A];2006年湖北省博士論壇——先進制造技術與制造裝備論文集[C];2006年
6 汪海濤;;三七與淀粉偽造三七的顯微鑒別[A];中國中醫(yī)藥學會建會20周年學術年會專輯(下)[C];1999年
7 屠文;游春梅;羅瓊;謝建;;太陽能溫室技術特點評價及在三七干燥中的應用[A];2009全國可再生能源—生物質能利用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8 房娟娟;閆濱;;三七微粉的藥代動力學研究[A];第十一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微循環(huán)學術會議會議指南及論文摘要[C];2011年
9 徐冬英;;三七藥膳的臨床應用[A];第五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養(yǎng)生學與康復醫(yī)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10 夏紅梅;李志偉;王紅軍;;基于虛擬樣機的氣力板式播種機的仿真設計[A];2007年中國農業(yè)工程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云立;識破偷排種種招數[N];中國化工報;2015年
2 王云立;警惕偷排種種手法[N];中國化工報;2011年
3 張宇文;油萊播種機常用排種機構的特點[N];中國農機化導報;2012年
4 安國市農業(yè)農村局 馮玉景;中藥材三七冬管要點[N];河北科技報;2019年
5 特約通訊員 李付珠 本報記者 劉霞 通訊員 蒙俊生;加快推進“三標”聯(lián)用 高位推動三七產業(yè)[N];云南政協(xié)報;2018年
6 本報記者 李建宏 張登海;讓三七奔向世界[N];云南日報;2018年
7 通訊員 楊正昌;全力打造“中國三七之都”[N];云南政協(xié)報;2018年
8 龍廷位 楊R
本文編號:28222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ygclw/2822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