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樟子松人工林改造模式對土壤養(yǎng)分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5-01-14 16:33
樟子松人工林衰退嚴重,為了解適宜林分改造模式。本研究在樟子松人工純林中設置5 m、9 m、13 m和17 m寬的間伐帶,并在間伐帶內分別栽種樟子松、銀中楊和五角楓,分析不同改造模式的土壤化學性質、酶活性和微生物量,應用典范對應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評價土壤養(yǎng)分的改良效果,研究結論如下:(1)隨著間伐寬度增加,0-20 cm土層有機質、堿解氮、有效磷、蔗糖酶、脲酶及微生物量碳、氮、磷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過氧化氫酶和磷酸酶呈增加趨勢。與未間伐對照樣地相比,間伐寬度9和13 m樣地顯著提升了各土壤養(yǎng)分因子(P<0.05)。各土壤養(yǎng)分因子在0-20 cm土層均高于20-40 cm和40-60 cm。影響帶狀間伐對表層土壤改良效果的主要因子是有效磷,深層土主要因子是磷酸酶。各樣地土壤養(yǎng)分因子綜合得分順序為:間伐寬度13 m>9 m>17 m>5 m>CK?茽柷呱车卣磷铀扇斯ち诌m宜的間伐寬度為9-13 m。(2)間伐帶內栽植銀中楊、五角楓顯著提高了土層土壤養(yǎng)分,隨著土層加深,土壤養(yǎng)分濃度下降。針闊混交樣地的土壤有機質和堿解氮濃度,過氧化氫酶、蔗糖酶、磷酸酶、脲酶活性,微生...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4026886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技術路線圖
對遼寧省章古臺地區(qū)樟子松人工林進行4個寬度的帶狀間伐作業(yè),并在間伐帶內栽種針闊樹種,將人工純林改造成樟×樟、樟×銀、樟×楓的模式,分析不同林分改造模式下土壤有機質濃度、堿解氮濃度、有效磷濃度、過氧化氫酶活性、磷酸酶活性、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微生物量磷的差....
圖3.1間伐寬度對土壤有機質濃度的影響
如圖3.1所示,樟子松人工林間伐寬度對不同土層有機質濃度影響不一致。在0-20cm土層,樟×樟9m、樟×樟13m樣地有機質濃度顯著高于樟×樟5m樣地,但三者與樟×樟17m樣地無顯著差異;與CK相比,各間伐寬度有機質濃度分別提高了11.89%、58.75%、46.30%、....
圖3.2間伐寬度對土壤堿解氮濃度的影響
如圖3.2所示,樟子松人工林間伐寬度對不同土層堿解氮濃度影響不一致。在0-20cm土層,樟×樟13m樣地堿解氮濃度顯著高于樟×樟17m和樟×樟9m樣地,樟×樟17m和樟×樟9m樣地無顯著差異,但二者均顯著高于樟×樟5m樣地;與CK相比,各間伐寬度堿解氮濃度分別提高了....
圖3.3間伐寬度對土壤有效磷濃度的影響
如圖3.3所示,樟子松人工林間伐寬度對不同土層有效磷濃度影響不一致。在0-20cm土層,樟×樟9m樣地有效磷濃度顯著高于樟×樟13m樣地,樟×樟13m樣地顯著高于樟×樟17m樣地,但二者與樟×樟5m樣地無顯著差異;與CK相比,各間伐寬度有效磷濃度分別提高了34.63%....
本文編號:40268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lylw/402688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