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櫟屬麻櫟組三個近緣物種的群體遺傳學和種群動態(tài)歷史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11 23:04
櫟屬(Quercus)是殼斗科(Fagaceae)中最大的屬,該屬內(nèi)植物種類繁多且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溫和地帶。櫟樹森林是常見的森林建群種和優(yōu)勢種,具有重要的經(jīng)濟價值和生態(tài)價值。此外,櫟屬物種之間的界限模糊,種間雜交或漸滲情況頻繁,其演化歷史與氣候和環(huán)境變化密切相關(guān)。因此該屬物種也被認為是研究物種適應(yīng)性進化或生態(tài)物種形成的典型物種。本研究設(shè)計出596對EST-SSR引物,并對分布于中國的櫟屬麻櫟組(Section Aegilops)三個近緣物種,即栓皮櫟(Quercus variabilis)、麻櫟(Quercus acutissima)以及小葉櫟(Quercus chenii)的44個天然群體的759個個體(栓皮櫟:19個群體336個個體,麻櫟:20個群體338個個體,小葉櫟:5個群體85個個體)的葉片樣本進行植物基因組DNA提取。然后,從596對引物中篩選出16對擴增效果最好、多態(tài)性較高的引物,對所有基因組DNA進行擴增。最后,對所有擴增產(chǎn)物片段大小進行統(tǒng)計,并結(jié)合群體遺傳學方法、ABC和SDMs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探討了三個物種的遺傳結(jié)構(gòu)、遺傳多樣性,并預(yù)測了其可能的進化歷史與分布格局,...
【文章來源】:西北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ABC分析中4個可能的歷史情景Fig.1InABCanalysis,fourpossiblehistoricalscenarios.附注1:QV,栓皮櫟;QA,麻櫟;QC,小葉櫟
第三章 麻櫟組三個近緣物種的群體遺傳結(jié)構(gòu)與多樣性比較分析第三章 麻櫟組三個近緣物種的群體遺傳結(jié)構(gòu)與多樣性比較分析3.1 中性位點、哈溫平衡、無效等位基因以及連鎖不平衡分析利用 LOSITAN 對 17 個位點進行中性檢驗(圖 2),結(jié)果顯示存在 4 個非中性位點(QV2、QV6、QV7 和 QV18);其次,Bayescan2.1 分析表明(表 3),位點 QV9 和 QV1偏離中性(q<0.01);最后結(jié)合 Arlequin3.5.2.2 軟件分析(圖 3),在 0.01 水平,6 個位點偏離中性即 QV2、QV6、QV9、QV16、QV17 和 QV18。綜合上述三個軟件的分析結(jié)果,分別有 2-6 個位點偏離中性,而位點 QV18 在三個結(jié)果中都被檢測出,所以在后續(xù)分析中把該位點剔除,利用其余所有 16 個位點進行以下分析。
Table 3 The results of loci under selection in the Bayescan2.1 softwareprob log10(PO) qval alpha fstQV1 0.071214 -1.115350 0.366390 -0.030859 0.130890QV2 0.890180 0.908790 0.037741 0.727990 0.244970QV3 0.031606 -1.486300 0.515250 -0.003398 0.133610QV4 0.280660 -0.408760 0.202820 0.229610 0.169070QV6 0.964990 1.440400 0.017303 0.996490 0.298130QV7 0.952590 1.303000 0.023325 0.918660 0.281860QV8 0.090018 -1.004700 0.315260 0.053988 0.141980QV9 1.000000 1000.00 0.000000 -0.963990 0.056461QV10 0.036407 -1.422700 0.450850 -0.006623 0.133290QV11 0.048410 -1.293500 0.411410 -0.013924 0.132670QV12 0.036207 -1.425200 0.485040 0.001550 0.134240QV13 0.030006 -1.509600 0.542000 0.002041 0.134290QV14 0.965790 1.450800 0.011402 -1.003500 0.056293QV15 0.661130 0.290260 0.080759 -0.505550 0.089234QV16 0.459290 -0.070874 0.138250 0.559800 0.231820QV17 0.267450 -0.437590 0.255790 -0.289500 0.112310QV18 1.000000 1000.00 0.000000 -1.456800 0.035880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利用EST-SSR標記構(gòu)建中國老芒麥品種DNA指紋圖譜及種質(zhì)遺傳多樣性[J]. 張俊超,謝文剛,趙旭紅,張宗瑜,趙永強,王彥榮. 草業(yè)科學. 2017(10)
[2]普通油茶轉(zhuǎn)錄組EST-SSR分子標記開發(fā)[J]. 李海波,王珊,丁紅梅,陳友吾,胡傳久,李楠,魏海龍. 植物生理學報. 2017(07)
[3]中國35個苦蕎審定品種EST-SSR指紋圖譜構(gòu)建與遺傳多樣性分析[J]. 黎瑞源,石桃雄,陳其皎,潘凡,陳慶富. 植物科學學報. 2017(02)
[4]菠蘿EST資源的SSR信息分析與開發(fā)[J]. 陳俊浩,陸洋,倪燕婕,張智俊,鐘雅萍,鮑晶晶,羅淑萍. 浙江農(nóng)林大學學報. 2017(02)
[5]基于EST-SSR標記的貴州野生刺梨居群遺傳多樣性分析[J]. 張懷山,鄢秀芹,魯敏,王道平,安華明.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 2017(06)
[6]小葉櫟分布格局對末次盛冰期以來氣候變化的響應(yīng)[J]. 李垚,張興旺,方炎明. 植物生態(tài)學報. 2016(11)
[7]基于EST-SSR的陜西茶樹資源遺傳多樣性分析[J]. 陳熙,李佼,張羽,張顏青,徐凱明. 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2016(03)
[8]文心蘭EST-SSR標記的開發(fā)及其在遺傳多樣性分析中的應(yīng)用[J]. 林榕燕,鐘淮欽,黃敏玲,羅遠華. 分子植物育種. 2016(11)
[9]本科遺傳學教學中的遺傳漂變概念探討[J]. 王春明. 遺傳. 2016(01)
[10]氣候變暖對中國栓皮櫟地理分布格局影響的預(yù)測[J]. 李垚,張興旺,方炎明. 應(yīng)用生態(tài)學報. 2014(12)
博士論文
[1]蘇皖4種同域分布櫟樹的遺傳變異與基因漸滲[D]. 魏高明.南京林業(yè)大學 2015
碩士論文
[1]麻櫟和栓皮櫟遺傳多樣性的AFLP分析及速生家系選擇[D]. 孔倩倩.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 2017
[2]山西省遼東櫟群體遺傳多樣性研究[D]. 秦英英.北京林業(yè)大學 2012
[3]基于SSR標記的槲樹、蒙古—遼東櫟種間雜交研究[D]. 王越.山東大學 2012
[4]基于群體遺傳學的黃連屬DNA條形碼研究[D]. 劉曉光.山東中醫(yī)藥大學 2012
[5]瀕危植物長柄雙花木的遺傳多樣性[D]. 李美瓊.南昌大學 2011
[6]栓皮櫟群體遺傳結(jié)構(gòu)研究[D]. 徐小林.南京林業(yè)大學 2003
本文編號:2971647
【文章來源】:西北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ABC分析中4個可能的歷史情景Fig.1InABCanalysis,fourpossiblehistoricalscenarios.附注1:QV,栓皮櫟;QA,麻櫟;QC,小葉櫟
第三章 麻櫟組三個近緣物種的群體遺傳結(jié)構(gòu)與多樣性比較分析第三章 麻櫟組三個近緣物種的群體遺傳結(jié)構(gòu)與多樣性比較分析3.1 中性位點、哈溫平衡、無效等位基因以及連鎖不平衡分析利用 LOSITAN 對 17 個位點進行中性檢驗(圖 2),結(jié)果顯示存在 4 個非中性位點(QV2、QV6、QV7 和 QV18);其次,Bayescan2.1 分析表明(表 3),位點 QV9 和 QV1偏離中性(q<0.01);最后結(jié)合 Arlequin3.5.2.2 軟件分析(圖 3),在 0.01 水平,6 個位點偏離中性即 QV2、QV6、QV9、QV16、QV17 和 QV18。綜合上述三個軟件的分析結(jié)果,分別有 2-6 個位點偏離中性,而位點 QV18 在三個結(jié)果中都被檢測出,所以在后續(xù)分析中把該位點剔除,利用其余所有 16 個位點進行以下分析。
Table 3 The results of loci under selection in the Bayescan2.1 softwareprob log10(PO) qval alpha fstQV1 0.071214 -1.115350 0.366390 -0.030859 0.130890QV2 0.890180 0.908790 0.037741 0.727990 0.244970QV3 0.031606 -1.486300 0.515250 -0.003398 0.133610QV4 0.280660 -0.408760 0.202820 0.229610 0.169070QV6 0.964990 1.440400 0.017303 0.996490 0.298130QV7 0.952590 1.303000 0.023325 0.918660 0.281860QV8 0.090018 -1.004700 0.315260 0.053988 0.141980QV9 1.000000 1000.00 0.000000 -0.963990 0.056461QV10 0.036407 -1.422700 0.450850 -0.006623 0.133290QV11 0.048410 -1.293500 0.411410 -0.013924 0.132670QV12 0.036207 -1.425200 0.485040 0.001550 0.134240QV13 0.030006 -1.509600 0.542000 0.002041 0.134290QV14 0.965790 1.450800 0.011402 -1.003500 0.056293QV15 0.661130 0.290260 0.080759 -0.505550 0.089234QV16 0.459290 -0.070874 0.138250 0.559800 0.231820QV17 0.267450 -0.437590 0.255790 -0.289500 0.112310QV18 1.000000 1000.00 0.000000 -1.456800 0.035880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利用EST-SSR標記構(gòu)建中國老芒麥品種DNA指紋圖譜及種質(zhì)遺傳多樣性[J]. 張俊超,謝文剛,趙旭紅,張宗瑜,趙永強,王彥榮. 草業(yè)科學. 2017(10)
[2]普通油茶轉(zhuǎn)錄組EST-SSR分子標記開發(fā)[J]. 李海波,王珊,丁紅梅,陳友吾,胡傳久,李楠,魏海龍. 植物生理學報. 2017(07)
[3]中國35個苦蕎審定品種EST-SSR指紋圖譜構(gòu)建與遺傳多樣性分析[J]. 黎瑞源,石桃雄,陳其皎,潘凡,陳慶富. 植物科學學報. 2017(02)
[4]菠蘿EST資源的SSR信息分析與開發(fā)[J]. 陳俊浩,陸洋,倪燕婕,張智俊,鐘雅萍,鮑晶晶,羅淑萍. 浙江農(nóng)林大學學報. 2017(02)
[5]基于EST-SSR標記的貴州野生刺梨居群遺傳多樣性分析[J]. 張懷山,鄢秀芹,魯敏,王道平,安華明.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 2017(06)
[6]小葉櫟分布格局對末次盛冰期以來氣候變化的響應(yīng)[J]. 李垚,張興旺,方炎明. 植物生態(tài)學報. 2016(11)
[7]基于EST-SSR的陜西茶樹資源遺傳多樣性分析[J]. 陳熙,李佼,張羽,張顏青,徐凱明. 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2016(03)
[8]文心蘭EST-SSR標記的開發(fā)及其在遺傳多樣性分析中的應(yīng)用[J]. 林榕燕,鐘淮欽,黃敏玲,羅遠華. 分子植物育種. 2016(11)
[9]本科遺傳學教學中的遺傳漂變概念探討[J]. 王春明. 遺傳. 2016(01)
[10]氣候變暖對中國栓皮櫟地理分布格局影響的預(yù)測[J]. 李垚,張興旺,方炎明. 應(yīng)用生態(tài)學報. 2014(12)
博士論文
[1]蘇皖4種同域分布櫟樹的遺傳變異與基因漸滲[D]. 魏高明.南京林業(yè)大學 2015
碩士論文
[1]麻櫟和栓皮櫟遺傳多樣性的AFLP分析及速生家系選擇[D]. 孔倩倩.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 2017
[2]山西省遼東櫟群體遺傳多樣性研究[D]. 秦英英.北京林業(yè)大學 2012
[3]基于SSR標記的槲樹、蒙古—遼東櫟種間雜交研究[D]. 王越.山東大學 2012
[4]基于群體遺傳學的黃連屬DNA條形碼研究[D]. 劉曉光.山東中醫(yī)藥大學 2012
[5]瀕危植物長柄雙花木的遺傳多樣性[D]. 李美瓊.南昌大學 2011
[6]栓皮櫟群體遺傳結(jié)構(gòu)研究[D]. 徐小林.南京林業(yè)大學 2003
本文編號:29716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lylw/297164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