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洞林場杉木—閩楠混交林目標樹密度研究
【學位單位】: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S718.5
【部分圖文】:
圖1.1技術路線圖逡逑Fig.邋1.1邋The邋chart邋of邋technology邋route逡逑9逡逑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邐金洞林場杉木-閩楠混交林目標樹密度研宄逡逑2材料與方法逡逑2.1研究區(qū)概況逡逑2.1.1地理位置逡逑金洞林場始建于1954年,位于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南部的金洞管理區(qū)逡逑(26。2]0"?26°21'37"N,邐110°53'43”?112°1337"E),屬于南嶺山系陽明山脈,逡逑東靠常寧縣,東南與桂陽縣毗鄰,南抵寧遠、新田縣,西與雙牌縣、芝山區(qū)交界,逡逑北馬祁陽縣相連,相似馬鞍形,南北長約36km,東西寬約33km,總面積逡逑54840.4hm20逡逑研'元反閣丨逡逑
Fig.2.2邋Calculation邋method邋of邋target邋tree邋number逡逑最后獲得當目標樹不同階段的單位面積杉木-閩楠混交林目標樹密度區(qū)間。逡逑每公頃目標樹株數(shù)(N-PCT/hm2)按以下公式計算:逡逑m7邋10邋000邋…邐-邋N逡逑N邋=邋——邋X邋1.1邐(2.5)逡逑TD2逡逑此公式中TD指樹冠直徑;1.1指每公頃目標樹的預估數(shù)量可增加10%。逡逑特別的是,當林分處于前兩個階段,預估上層杉木目標樹密度時,為保證下逡逑層林木的生長,參考《森林撫育規(guī)程》,宜將上層林分郁閉度控制在0.6[65]。逡逑2.3.2建模方法逡逑2.3.2.1模型建立逡逑單木胸徑生長模型、單木樹高-胸徑模型與單木冠幅模型的建立均采用類似逡逑的方法。首先將建模數(shù)據分為兩類,80%為建模數(shù)據,20%為檢驗數(shù)據,在逡逑Forstart2.0中進行模型擬合和參數(shù)估計,候選基礎模型均參考已有文獻選取應用逡逑廣泛的理論或經驗模型,從中選擇效果最佳的模型作為基礎模型,大量研究結果逡逑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武;雷相東;徐光;楊英軍;王全軍;;蒙古櫟天然林單木生長模型的研究——Ⅱ.樹高-胸徑模型[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3期
2 覃陽平;張懷清;陳永富;蔣嫻;李永亮;;基于簡單競爭指數(shù)的杉木人工林樹冠形狀模擬[J];林業(yè)科學研究;2014年03期
3 張寧;張懷清;林輝;蔣嫻;;基于競爭指數(shù)的杉木林分生長可視化模擬研究[J];林業(yè)科學研究;2013年06期
4 符利勇;孫華;;基于混合效應模型的杉木單木冠幅預測模型[J];林業(yè)科學;2013年08期
5 周錦北;;目標樹擇伐林經營技術[J];林業(yè)實用技術;2011年09期
6 陸元昌;Werner Schindele;劉憲釗;包源;雷相東;欒慎強;孟京輝;;多功能目標下的近自然森林經營作業(yè)法研究[J];西南林業(yè)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7 玉寶;烏吉斯古楞;王百田;王立明;;興安落葉松天然林樹冠生長特性分析[J];林業(yè)科學;2010年05期
8 陸元昌;雷相東;洪玲霞;寧金魁;劉憲釗;孟京輝;;近自然森林經理計劃體系技術應用示范[J];西南林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9 陸元昌;欒慎強;張守攻;Bernhard von der Heyde;雷相東;包源;;從法正林轉向近自然林:德國多功能森林經營在國家、區(qū)域和經營單位層面的實踐[J];世界林業(yè)研究;2010年01期
10 陸元昌;雷相東;洪玲霞;寧金魁;劉憲釗;孟京輝;;近自然森林經理計劃技術體系研究[J];西南林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李永亮;人工林林分交互式經營可視化模擬技術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4年
2 戎建濤;中亞熱帶天然闊葉用材林目標樹經營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3年
3 趙俊卉;長白山云冷杉混交林生長模型的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符亞健;華北落葉松天然林單木冠幅模型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7年
2 王香春;內蒙古大青山華北落葉松人工林直徑分布規(guī)律與生長模型的研究[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11年
3 劉微;落葉松人工林單木生長模型的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0年
4 盧軍;長白山地區(qū)天然混交林單木生長模型的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8281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lylw/2828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