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古樹名木(后續(xù))資源現狀調查與分析
【圖文】:
上海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 徐匯 202 1 1 0 204 7 68 273 長寧 114 2 0 0 116 2 28 144 靜安 88 0 0 0 88 1 41 135 普陀 14 2 3 0 19 0 23 46 虹口 7 1 0 0 8 4 36 47 楊浦 29 1 1 0 31 0 20 58 閔行 72 10 5 0 87 4 54 149 寶山 53 7 0 0 60 0 24 810 嘉定 139 21 13 1 174 2 168 3411 浦東 137 11 6 2 156 1 77 2312 金山 58 12 10 0 80 1 49 1313 松江 175 27 11 3 216 4 206 4214 青浦 126 17 9 1 153 2 128 2815 奉賢 44 7 10 1 62 2 21 816 崇明 27 10 1 0 38 0 61 9合計 1369 131 71 8 1579 34 1056 26(2)萬人占有量上海市每萬人古樹名木和古樹后續(xù)資源平均占有數量為 1.10 株,若僅按照古樹名木資源計算則僅 0.66 株/萬人,尚不足 1 株的資源占有量,,因而顯得彌足珍貴。超過全市平均水平
圖 3- 2 上海市各區(qū)古樹名木及古樹后續(xù)資源的分布情況1.1.3 資源密集度各區(qū)古樹名木及后續(xù)資源密集度(單位平方公里范圍的古樹數量)差異較大。全市 0.4 株/km2,其中黃浦區(qū)位于上海中心城區(qū)、土地面積相對較小,雖然被調查的古樹占全市資源總量 5.36%,但每平方公里的古樹數量卻高達 7.2 株,可謂一枝獨秀;崇明區(qū)最低(均為 0.1);此外,還有 3 個區(qū)(金山、浦東和寶山)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徐寧、靜安、虹口均為中心城區(qū),每平方公里古樹數量相對也較高,超過 2 株。但大部因占地面積較大,雖古樹數量較多,但折合單位數量就偏低,如松江區(qū)土地面積為 60樹名木資源和古樹后續(xù)資源 426 株,資源數量位居全市第一,但密集度僅為 0.7(見示),嘉定、青浦、浦東情況亦如此。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S78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克來;;太和縣古樹名木保護現狀與保護對策[J];安徽林業(yè)科技;2018年06期
2 ;我省古樹名木保護成效顯著[J];安徽林業(yè)科技;2019年01期
3 李波;;讓“綠色文物”永葆青春——臨朐縣林業(yè)局多措并舉加強古樹名木保護[J];國土綠化;2019年07期
4 鄭道序;李莉;楊海東;林文歡;張丹桓;蔡里芝;;汕頭市古樹名木現狀調查[J];汕頭科技;2013年04期
5 ;要聞[J];綠色中國;2018年10期
6 劉賤根;;保護古樹名木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J];林業(yè)與生態(tài);2018年10期
7 章銀柯;俞青青;;杭州市古樹名木保護復壯現狀及對策[J];現代園藝;2019年01期
8 陳雪丹;;淺談古樹名木保護管理[J];現代園藝;2019年04期
9 ;頒發(fā)新版“身份證”評出“北京最美十大樹王” 北京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全面升級[J];綠化與生活;2019年02期
10 ;2019年北京推動古樹名木保護高質量發(fā)展[J];綠化與生活;201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曾;;城市園林古樹名木衰弱原因及其保護與復壯措施[A];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植物保護專業(yè)委員會第二十七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8年
2 段超;;天壇古樹名木遺產監(jiān)測預警體系的構建與保護管理模式研究[A];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5年會論文集[C];2015年
3 傅徽楠;潘建萍;鄒福生;詹運洲;周凌;;基于快速城市化的上海古樹名木現狀評價與保護規(guī)劃[A];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6年會論文集[C];2016年
4 陶金;;淺談古樹名木的保護——陳云紀念館百年白玉蘭養(yǎng)護探索[A];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名人故居專業(yè)委員會2016年年會論文集[C];2016年
5 劉丹亞;楊泮盼;;平湖市古樹名木現狀與資源保護對策[A];《浙江園林》2016年第一期[C];2016年
6 李兆華;莊嘉;劉平英;胡穎;馮武;;古樹名木的雷電防護標準研究[A];第32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20 第十三屆防雷減災論壇——雷電物理和防雷新技術[C];2015年
7 彭振德;朱江江;;地理信息系統(tǒng)在古樹名木管理中的應用[A];第二屆中國林業(yè)學術大會——S3 森林經理與林業(yè)信息化的新使命論文集[C];2009年
8 吳志文;;廣元古樹名木的原真性及歷史文化獨特性與保護利用[A];長江流域生態(tài)建設與區(qū)域科學發(fā)展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09年
9 包炳生;;古樹名木雷電防護探討[A];第28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13雷電物理、監(jiān)測預警和防護[C];2011年
10 ;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方法[A];中國公園協(xié)會2000年論文集[C];200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胡印斌;南京梧桐下我們的城市[N];中國青年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劉佳;7萬多株“寶貝”如何保護[N];四川日報;2019年
3 記者 李立峰 通訊員 張雷 馬琴蓉;古樹名木有了“身份證”[N];檢察日報;2019年
4 記者 姚東 實習生 吳亞紅 華夏;貴州古樹名木大樹保護將有法可依[N];法制生活報;2019年
5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呂晟君;我市445株古樹名木有了“身份證”[N];蘭州日報;2019年
6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呂晟君;古樹名木是活著的文化遺產[N];蘭州日報;2019年
7 記者 黃凌燕;盤點生態(tài)綠心古樹名木[N];湄洲日報;2018年
8 本報記者 王海濱;這些古樹名木明年春天將重煥生機[N];科技日報;2019年
9 ;鄂州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N];鄂州日報;2018年
10 ;《鄂州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解讀[N];鄂州日報;201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董冬;九華山風景區(qū)古樹名木景觀美學評價與保護價值評估[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1年
2 梁善慶;古樹名木應力波斷層成像診斷與評價技術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鄒福生;上海古樹名木(后續(xù))資源現狀調查與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17年
2 張雨彤;湖南省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古樹名木調查及景觀評價[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8年
3 張晉元;太原市古樹名木資源現狀調查及其保護技術研究[D];山西農業(yè)大學;2017年
4 付炳鑫;古樹名木園林價值評價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8年
5 程立;城市顯著樹的概念內涵及其認定的研究[D];安徽農業(yè)大學;2017年
6 高嘉一;咸陽市古槐樹復壯技術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8年
7 趙峰;紹興市主城區(qū)古樹名木資源現狀調查分析[D];浙江農林大學;2018年
8 張巖;基于圖像的古樹名木健康診斷系統(tǒng)開發(fā)[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8年
9 林思平;古樹名木資產評估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7年
10 鄭東梅;泰安市古樹名木分布及生存生長現狀評價[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7084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lylw/2708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