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甌脫”制度新探——論匈奴社會游牧組織與草原分地制
本文關(guān)鍵詞:“甌脫”制度新探——論匈奴社會游牧組織與草原分地制?
【摘要】:"甌脫"是匈奴游牧社會一項特有的名物制度,但關(guān)于其語義,目前還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我們注意到,耶律鑄《雙溪醉隱集》釋"甌脫"為"帳幕",此與草原游獵制度有著密切關(guān)系。更為重要的是,北族政權(quán)統(tǒng)轄的社會基層游牧組織所遵循的游牧分封秩序乃是一個很少談及的話題。在解決"甌脫"問題的基礎(chǔ)上,便可進一步闡釋"分地而居"制度的另一種政治內(nèi)涵。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
【關(guān)鍵詞】: 匈奴 甌脫 帳幕 分地而居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古代民族志文獻整理與研究”(12&ZD136)
【分類號】:K289
【正文快照】: *眾所周知,“行國”是游牧政權(quán)國家政治運作的最主要形式(1),其主要特征為“約束輕,易行也。君臣簡易,一國之政猶一身也”(2)。產(chǎn)生這種政治模式的根源在于草原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放牧生活。不過,這種看似“移徙無常”的現(xiàn)象背后實際上隱藏著一套簡便易行的行國政治法則,不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煥青;王彥輝;;匈奴“甌脫”考辯[J];史學理論研究;2009年02期
2 肖愛民;;試析匈奴單于位的繼承制度[J];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7年03期
3 李軍;論耶律鑄和他的《雙溪醉隱集》[J];民族文學研究;2004年02期
4 韓茂莉;歷史時期草原民族游牧方式初探[J];中國經(jīng)濟史研究;2003年04期
5 胡和溫都爾;甌脫義辨[J];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文史哲版);1991年06期
6 胡·阿拉騰烏拉;高玉虎;;簡論“甌脫”的起源與發(fā)展[J];內(nèi)蒙古民族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漢文版);1990年03期
7 莫任南;;匈奴政治制度考[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0年04期
8 杜榮坤;論哈薩克族游牧宗法封建制[J];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89年01期
9 陳宗振;古突厥語的otar與“甌脫”[J];民族研究;1989年02期
10 額爾德木圖;高玉虎;;蒙古語“斡惕”之探討——兼論匈奴語“甌脫”[J];內(nèi)蒙古民族師院學報(社會科學漢文版);1988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曉偉;;“甌脫”制度新探——論匈奴社會游牧組織與草原分地制[J];史學月刊;2016年05期
2 賈衣肯;;漢唐時期北方游牧部族部落南遷的經(jīng)濟地理因素[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5年06期
3 孫珉玫;王秀蘭;;“塔蘭奇人”對伊犁河谷生態(tài)民生的影響[J];中共伊犁州委黨校學報;2015年04期
4 劉敏;;生計“脫嵌”生態(tài)——內(nèi)蒙古科爾沁地區(qū)水資源問題的社會學考察[J];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5期
5 陳曉偉;;遼金元的夏捺缽——“阿延川”、“上京”及“爪忽都”辨[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5年02期
6 陳曉偉;;海青擒天鵝:北族行國政治的圖像學研究[J];美術(shù)研究;2015年03期
7 史志林;張志勇;路e,
本文編號:8880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888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