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史》新創(chuàng)藏史書寫體例背景探析
發(fā)布時間:2024-04-24 02:04
《紅史》作為一部綜合性藏族史學名著,首次記述漢地、木雅(西夏)、蒙古等地的王統(tǒng)歷史,開啟了藏族史學新的文本撰寫體例,推動了藏族史學在書寫空間上的拓展,被認為具備"世界史筆法"。本文從《紅史》成書的歷史背景、社會原因、個人因素以及對后世藏族史學的影響等方面進行了分析,認為有利的修史環(huán)境和蔡巴自身的史學素養(yǎng),促使《紅史》新創(chuàng)藏史書寫體例,鑄就了其在藏族史學史上的崇高地位。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紅史》作者及主要內(nèi)容
二、《紅史》開創(chuàng)藏史文本體例傳統(tǒng)
三、《紅史》出現(xiàn)“世界史筆法”和大一統(tǒng)境域觀的原因
(一)西藏傳統(tǒng)境域觀的嬗變及其對《紅史》撰述的影響
(二)元朝統(tǒng)一中國
(三)八思巴《彰所知論》對《紅史》修史格式的影響
(四)藏譯本漢史典籍的問世
(五)其他原因
1. 漢蒙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 帝師八思巴的推動作用
3. 蔡巴·貢嘎多吉自身的史學素養(yǎng)
4. 唐蕃史料記載的一致性
四、《紅史》對后世藏族歷史著作的影響
五、結(jié)語
本文編號:3963068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紅史》作者及主要內(nèi)容
二、《紅史》開創(chuàng)藏史文本體例傳統(tǒng)
三、《紅史》出現(xiàn)“世界史筆法”和大一統(tǒng)境域觀的原因
(一)西藏傳統(tǒng)境域觀的嬗變及其對《紅史》撰述的影響
(二)元朝統(tǒng)一中國
(三)八思巴《彰所知論》對《紅史》修史格式的影響
(四)藏譯本漢史典籍的問世
(五)其他原因
1. 漢蒙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 帝師八思巴的推動作用
3. 蔡巴·貢嘎多吉自身的史學素養(yǎng)
4. 唐蕃史料記載的一致性
四、《紅史》對后世藏族歷史著作的影響
五、結(jié)語
本文編號:39630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396306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