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上的個體形象建構與對社會價值觀的呼應——兼論書寫“抖音”微生活民族志的可能性
發(fā)布時間:2023-12-09 18:59
人們構建形象、呈現(xiàn)自我的方式在自媒體時代不斷發(fā)生著轉(zhuǎn)變,這是人類學家不得不關注的現(xiàn)象。趙旭東教授指出,"微信民族志"時代已經(jīng)到來。本研究認為,"抖音"作為當代青年中最具影響力的短視頻平臺,可以拓展微信民族志研究,但怎樣開展"抖音"微生活民族志研究尚無一些有創(chuàng)建的嘗試。本研究首先分析了書寫"抖音"微生活民族志的可能性,進而厘清了研究對象,且以此為基礎,對"抖音"微生活民族志進行了一種探索性的書寫,試分析"抖音"短視頻對個體形象建構的主觀和客觀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短視頻內(nèi)容文本的反復強化特點促使個體有效建構自我形象;在個體不主動避諱被熟人觀看時,他們的線下形象與線上形象基本吻合;看似是網(wǎng)民共同主動篩選出來的網(wǎng)紅,實則是當前社會價值觀的反映。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書寫“抖音”微生活民族志可能性
二、“抖音”微生活民族志的研究對象
(一) 文本類型的拓展
(二) 研究對象
三、個體形象建構與社會價值觀的對應
(一) 共同觀看的熟人與陌生人
(二) 形象構建———被聚焦的社會期待
(三) 青年人價值觀透視
四、結語
本文編號:3871966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書寫“抖音”微生活民族志可能性
二、“抖音”微生活民族志的研究對象
(一) 文本類型的拓展
(二) 研究對象
三、個體形象建構與社會價值觀的對應
(一) 共同觀看的熟人與陌生人
(二) 形象構建———被聚焦的社會期待
(三) 青年人價值觀透視
四、結語
本文編號:38719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387196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