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哈尼族南遷活動——基于《哈尼阿培聰坡坡》的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7-31 11:21
哈尼族是我國西南的古老民族之一,目前學界對其歷史發(fā)展問題的研究成果較為豐富。《哈尼阿培聰坡坡》作為哈尼族較具代表性的遷徙史詩,詳細記錄了哈尼族遷徙歷程中所經歷與停留的地名及其不斷遷徙的原因。在哈尼族族源的"南遷說"及其自北向南的遷徙的基礎上,將《哈尼阿培聰坡坡》所描述的哈尼族遷徙作為西南族群大遷徙的個案,放置于"藏彝走廊"這一區(qū)域來探討其中所出現(xiàn)的遷居地名及遷徙路線,并結合云南民族遷徙文化及人類學相關研究成果,對其遷徙原因作深入的分析,實現(xiàn)對哈尼族遷徙歷史文化較為全面的認識。
【文章來源】:紅河學院學報. 2020,18(01)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 遷徙的理論基礎及依據(jù)
二 遷居地名及其路線
三 遷徙原因及其分析
四 小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哈尼阿培聰坡坡》的口頭程式化分析[J]. 王陳程. 文學教育(上). 2018(06)
[2]云南哈尼族遷徙史詩中的“契約敘事”[J]. 王淑英,和麗君. 西北民族研究. 2017(01)
[3]《哈尼阿培聰坡坡》的敘事藝術與審美價值探析[J]. 陳思琪. 紅河學院學報. 2016(05)
[4]略論哈尼族遷徙史詩中的外族女婿形象及其程式化特征[J]. 王淑英,高鳳. 西北民族研究. 2014(04)
[5]藏彝走廊歷史上的民族流動[J]. 石碩. 民族研究. 2014(01)
[6]哈尼族口述史地名“谷哈”考及哈尼族南遷歷史[J]. 白永芳.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02)
[7]國際哈尼/阿卡歷史源流探究[J]. 楊六金. 紅河學院學報. 2011(06)
[8]古和人與黑齒史跡初探[J]. 朱小豐. 社會科學研究. 2009(05)
[9]試論《哈尼阿培聰坡坡》所載各遷徙階段的歷史分期[J]. 李力路,Steven D Lord. 紅河學院學報. 2008(06)
[10]論“和夷”——兼及哈尼族歷史文化淵源[J]. 史軍超. 云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05)
本文編號:3313370
【文章來源】:紅河學院學報. 2020,18(01)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 遷徙的理論基礎及依據(jù)
二 遷居地名及其路線
三 遷徙原因及其分析
四 小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哈尼阿培聰坡坡》的口頭程式化分析[J]. 王陳程. 文學教育(上). 2018(06)
[2]云南哈尼族遷徙史詩中的“契約敘事”[J]. 王淑英,和麗君. 西北民族研究. 2017(01)
[3]《哈尼阿培聰坡坡》的敘事藝術與審美價值探析[J]. 陳思琪. 紅河學院學報. 2016(05)
[4]略論哈尼族遷徙史詩中的外族女婿形象及其程式化特征[J]. 王淑英,高鳳. 西北民族研究. 2014(04)
[5]藏彝走廊歷史上的民族流動[J]. 石碩. 民族研究. 2014(01)
[6]哈尼族口述史地名“谷哈”考及哈尼族南遷歷史[J]. 白永芳.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02)
[7]國際哈尼/阿卡歷史源流探究[J]. 楊六金. 紅河學院學報. 2011(06)
[8]古和人與黑齒史跡初探[J]. 朱小豐. 社會科學研究. 2009(05)
[9]試論《哈尼阿培聰坡坡》所載各遷徙階段的歷史分期[J]. 李力路,Steven D Lord. 紅河學院學報. 2008(06)
[10]論“和夷”——兼及哈尼族歷史文化淵源[J]. 史軍超. 云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05)
本文編號:33133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331337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