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類學視野下的粵北排瑤古寨空間解析
發(fā)布時間:2021-03-04 18:51
排瑤作為瑤族的分支之一,其主體分布于粵北連南瑤族自治縣境內(nèi),唐宋期間自湖南等地遷入粵北,明清時期形成八排二十四沖的分布格局。排瑤村寨選址于粵北南嶺萌渚嶺山脈支脈的半山處,橫向排列整齊形成多排退臺格局。試以文化人類學的研究視野解析排瑤傳統(tǒng)村寨空間及區(qū)域景觀的獨特人文景觀價值,以期為其保護展示策略提供新的視角與依據(jù)。
【文章來源】:城市發(fā)展研究. 2019,26(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文化人類學視野下的排瑤遷徙文化印記
1.1 連南排瑤的遷徙文化印記
1.2 以南崗、油嶺古排為代表的連南排瑤傳統(tǒng)村寨
2 遷徙印記在村寨及地域空間上的投射
2.1 村寨內(nèi)的文化空間
2.1.1 居住空間內(nèi)的神龕
2.1.2 村寨內(nèi)滿布的祠堂祖屋
2.2 村寨局域空間內(nèi)的文化空間
2.2.1 盤王廟
2.2.2 歌堂坪
2.3 地域景觀空間的文化意義
2.3.1 盤王山
2.3.2 喀斯特地貌群山 (萬山朝王)
3 排瑤村寨與地域景觀的空間錨固連接體系
3.1 空間和社會結(jié)構(gòu)錨固
3.2 空間和文化連接
3.2.1 村寨文化空間的有形連接
3.2.2 文化景觀的無形連接
4 結(jié)語:排瑤村寨空間結(jié)構(gòu)模式及其保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建筑學的人類學視野[J]. 常青. 建筑師. 2008(06)
[2]嶺南的盤古崇拜群[J]. 曾祥委. 民族文學研究. 2002(04)
[3]建筑人類學之維——論文化人類學與建筑學的關(guān)系[J]. 張曉春. 新建筑. 1999(04)
本文編號:3063718
【文章來源】:城市發(fā)展研究. 2019,26(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文化人類學視野下的排瑤遷徙文化印記
1.1 連南排瑤的遷徙文化印記
1.2 以南崗、油嶺古排為代表的連南排瑤傳統(tǒng)村寨
2 遷徙印記在村寨及地域空間上的投射
2.1 村寨內(nèi)的文化空間
2.1.1 居住空間內(nèi)的神龕
2.1.2 村寨內(nèi)滿布的祠堂祖屋
2.2 村寨局域空間內(nèi)的文化空間
2.2.1 盤王廟
2.2.2 歌堂坪
2.3 地域景觀空間的文化意義
2.3.1 盤王山
2.3.2 喀斯特地貌群山 (萬山朝王)
3 排瑤村寨與地域景觀的空間錨固連接體系
3.1 空間和社會結(jié)構(gòu)錨固
3.2 空間和文化連接
3.2.1 村寨文化空間的有形連接
3.2.2 文化景觀的無形連接
4 結(jié)語:排瑤村寨空間結(jié)構(gòu)模式及其保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建筑學的人類學視野[J]. 常青. 建筑師. 2008(06)
[2]嶺南的盤古崇拜群[J]. 曾祥委. 民族文學研究. 2002(04)
[3]建筑人類學之維——論文化人類學與建筑學的關(guān)系[J]. 張曉春. 新建筑. 1999(04)
本文編號:30637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306371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