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文化多樣性的保護和發(fā)展研究
[Abstract]:Yunnan's ethnic diversity determines its cultural diversity. The diversity of Yunnan national culture is the source of promoting cultural exchange and innovation of all nationalities, an important condition for promoting social stability, and the ideological basis and spiritual motive force for construct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Yunnan.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Yunnan's ethnic cultural diversity and to explore the measures to protect and develop Yunnan's ethnic cultural diversity, which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Yunnan's strong national culture provi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作者單位】: 云南民族大學馬列部;云南民族大學人事處;
【基金】:云南民族大學青年基金科研項目“多樣性文化互動中的民族文化認同研究——以迪慶藏族為例”(10QN16)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分類號】:C9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清華;;云南民族和諧文化因子論[J];今日民族;2007年07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裔昭印 徐善偉;[N];光明日報;2004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強昌文;;論生態(tài)主義法律觀[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7年02期
2 強昌文;;權利:社會公平的“阿基米德點”[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3 劉婉婷;;大學公共英語教學開展大班教學后個性化教學的重要性[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6期
4 胡帆;;論生態(tài)文明的新視野[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5 鄧星華;文化多元化與現(xiàn)代體育發(fā)展的自主選擇[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6 朱兮;;試論中國古典舞創(chuàng)作中語言的轉(zhuǎn)化與發(fā)展[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7 那日蘇;網(wǎng)絡時代的經(jīng)濟發(fā)展與社會信任度問題[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8 李榮海;哲學對話:困境與思路——論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xiàn)代西方哲學的關系[J];長白學刊;2003年03期
9 吳惠紅;;西部大開發(fā)中民族文化多樣性的保護[J];長白學刊;2008年01期
10 夏瑩;論文化的可持續(xù)發(fā)展[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何松炎;宋小玉;;論企業(yè)品牌戰(zhàn)略營銷[A];企業(yè)管理創(chuàng)新探索與實踐——2010年河南省企業(yè)管理創(chuàng)新論文集[C];2010年
2 王藝;;建設先進生態(tài)文化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之路[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事業(yè)——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8年學術年會文集(1)[C];2008年
3 楊興楠;;技術預見在國家自主創(chuàng)新示范區(qū)建設中的應用研究[A];第五屆全國技術預見學術交流會暨全國技術預見與科技規(guī)劃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4 李麗;;文化公共性與公共性文化建設[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哲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楊艷;張揚;;大國崛起的新要素:信息技術與信息力量[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漢霞;我國權力尋租的影響因素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王振存;文化視閾下城鄉(xiāng)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3 許麗萍;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性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4 賀耀萱;建筑更新領域?qū)W術研究發(fā)展歷程及其前景探析[D];天津大學;2011年
5 張正巖;中國縣級政府公共服務能力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曲婧;全媒體時代網(wǎng)絡問政的價值及實現(xiàn)路徑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7 李紀武;環(huán)保產(chǎn)業(yè)發(fā)展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8 董玉琦;信息教育課程設計原理:要因與取向[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9 許永剛;中國競技體育制度創(chuàng)新中政府與壟斷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04年
10 劉孝廷;未來的哲學研究——未來形而上學導論[D];吉林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明娟;科學發(fā)展觀與政府職能的生態(tài)轉(zhuǎn)向[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丁鳴;論人類發(fā)展的生態(tài)文明向度[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湯希;中國對東南亞地區(qū)軟實力外交探究[D];湘潭大學;2010年
4 顏常;國家在經(jīng)濟法主體中的角色定位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5 李青;論中國軟性國際政治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D];湘潭大學;2010年
6 蔣紅蓮;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認同的困境及紓解[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7 朱靜萍;論老舍和趙樹理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二元對立思維[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8 潘旭娟;民族教育中教師多元文化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及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9 王艷茹;現(xiàn)代性社會背景下的認同危機與重建[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10 胡亞辛;從困境中超越[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居里;;試論云南少數(shù)民族“原生宗教”的民俗化[J];西南邊疆民族研究;2009年00期
2 陳琪;;風姿多彩的云南少數(shù)民族[J];中國民族;1984年04期
3 黃杰寧;;云南省民族自治地方概況[J];對外大傳播;1995年06期
4 李瑞;;云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地名的語義類型分析[J];內(nèi)江科技;2011年06期
5 李根;張曉松;;論云南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多樣性特征[J];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08年01期
6 和愛軍;;新世紀以來云南少數(shù)民族和民族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的成就與啟示[J];今日民族;2008年01期
7 ;《文化尋根——日本學者之云南少數(shù)民族文化研究》簡介[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0年01期
8 馬維良;云南民族問題的特殊性剖析[J];思想戰(zhàn)線;1988年06期
9 董向蕓;;云南少數(shù)民族政治文化對政治參與的影響[J];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08年06期
10 李常林;云南少數(shù)民族的人口問題[J];云南社會科學;198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沈澤昊;李鵬;;中國少數(shù)民族人口構成與民族多樣性的地理格局[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云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云南省民族理論學會課題組;段金錄;張?zhí)烊A;楊繼康;張錦鵬;郭錕;;《促進云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fā)展”研究》總報告[A];“兩個共同”與加快民族地區(qū)發(fā)展——全國民族理論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鄭宇;譚本玲;;支系多樣性與民族共同性——以紅河州哈尼族為例[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樣性[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馬玉華;云南省邊疆行政設計委員會的誕生[N];中國民族報;2010年
2 省社科院農(nóng)村發(fā)展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社會學博士 李永松;加強云南少數(shù)民族干部隊伍建設[N];云南日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李開義;云南民族記憶1949——2009[N];云南日報;2010年
4 云南大學民族研究院 熊勝祥 高志英;云南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宗教信仰中的和諧思想[N];中國民族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趙志研;一段調(diào)查和一批不平凡的資料[N];中國民族報;2009年
6 伍曉陽;云南少數(shù)民族聚居村獲投資支持[N];中國建設報;2010年
7 顧頌恩 邱宇爾 戴學林 周劍英;做強做大民族文化產(chǎn)業(yè)[N];人民政協(xié)報;2002年
8 記者 李莎;民族“直過區(qū)”貧困問題座談會在昆舉行[N];云南日報;2006年
9 王珍;完成云南省的工作,就將近完成了全國的1/4[N];中國民族報;2007年
10 李U,
本文編號:24325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2432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