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族宗教信仰研究
[Abstract]:Security nationality is a member of 56 ethnic families in our country, and also one of the unique nationalities in Gansu Province. The security group now has more than 14000 people and is a minority with a relatively small population. Because the ruling class carried out the policy of national discrimination and oppression in the past dynasties, and the natural conditions of the security people were harsh, the economy and culture were in a backward state for a long time. Islam not only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piritual field of the people of the security nationality, but also on their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daily life, especially on the formation and national cohesion of the security nationality. Religion is a cultural phenomenon, which is studied by most scholars from the angle of religion and anthropology.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Gangan area which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Islamic culture, and analyzes the investigation data from the angle of sociolog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ocial function of religious culture in modern society and its influence. Islam is not only a religious belief, but also a way of life. This study holds that there are many contents in China's Islam and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s long as we treat Islam with the attitude of sublation, guide and rely on the majority of Muslims to give play to their enthusiasm, Islam in China will be more adaptable to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nd play a better role in promoting it.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C955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邵長威;;宗教文化背景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遼寧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2 蒲怡囡;;淺談宗教文化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影響[J];西安社會科學;2011年03期
3 余翔;;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與宗教文化關(guān)系探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年07期
4 笪玲;;西南地區(qū)宗教旅游資源特點分析及開發(fā)對策研究[J];荊楚理工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5 張建成;;宗教與社會發(fā)展相適應之涵義探微[J];濮陽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6 楊修健;;“以美育代宗教”與文化的發(fā)展——蔡元培美育思想尋根[J];常州教育學院學報(綜合版);1999年01期
7 鄭牧民;;西方社會的邪教控制模式及其文化分析[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8 劉彥彥;;宗教文化視野下對《封神演義》的解讀[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9 李倩;祝光;;伊斯蘭文化的和諧理念在構(gòu)建當代和諧社會中的價值[J];華章;2011年21期
10 曲超;岳迪;;西鐵營花鈸大鼓的宗教文化透析[J];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杝品全;;_炈繕絑階嫻臈Hup姫晪[A];兩岸學者論媽祖(第二集)[C];1998年
2 毛英美;劉嘉弘;;宗教文化與城市文化[A];城市化進程中的文化建設(shè)——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會首屆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方百壽;;論宗教旅游的生態(tài)化趨向[A];中國生態(tài)經(jīng)濟學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生態(tài)建設(shè)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4 鄭夢星;;略述世界天神信仰的宗教文化種種[A];閩臺玉皇文化研究[C];1996年
5 奈良行博;潘宏立;;道教在日本[A];閩臺清水祖師文化研究文集[C];1999年
6 屈中正;;南岳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宗教文化資源調(diào)查研究[A];第二屆中國林業(yè)學術(shù)大會——S8 野生動物、濕地與自然保護區(qū)論文集[C];2009年
7 李悅錚;;我國區(qū)域宗教文化景觀及其旅游開發(fā)[A];地理教育與學科發(fā)展——中國地理學會2002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2年
8 陸立憲;秦偉;;重視宗教文化 構(gòu)建和諧社會[A];和諧文化與統(tǒng)一戰(zhàn)線——全國首次統(tǒng)戰(zhàn)文化論壇論文集[C];2007年
9 王亞欣;;臺灣宗教文化與旅游互動研究——以佛教為例[A];全球化下的佛教與民族——第三屆兩岸四地佛教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10 雷亮;張樹興;;關(guān)于宗教文化對環(huán)境資源保護法律制度作用的研究[A];林業(yè)、森林與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法制建設(shè)研究——2004年中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三冊)[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策劃 王亞明 統(tǒng)籌 崔同 孫德中;宗教文化:以獨特方式詮釋中原文化的厚重[N];河南日報;2007年
2 朱詠;認識宗教文化[N];學習時報;2005年
3 記者袁曉婕 通訊員郁冠棟;港閘宗教文化開發(fā)受肯定[N];南通日報;2011年
4 ;臨夏的宗教文化傳統(tǒng)值得研究[N];民族日報;2010年
5 記者 徐墉;挖掘優(yōu)秀宗教文化 豐富歷史文化內(nèi)涵[N];杭州日報;2011年
6 ;挖掘宗教文化價值 服務(wù)和諧社會建設(shè)[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1年
7 本報記者 李衛(wèi);陜西宗教文化游 待開發(fā)的寶藏[N];陜西日報;2003年
8 張進;發(fā)揮宗教文化的積極作用 為構(gòu)建和諧社會服務(wù)[N];聯(lián)合日報;2006年
9 許德忠;市政協(xié)舉辦“民族宗教文化與旅游”論壇[N];武威日報;2007年
10 牟鐘鑒;繼承和發(fā)揚中國宗教文化的優(yōu)良傳統(tǒng)[N];中國民族報;200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毅;宗教與戲劇的文化交融[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2 王志耕;宗教文化語境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D];北京師范大學;2000年
3 帕林達;臨夏的清真寺文化[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4 許宏;巴布宗教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5 李暢;文學作品中的宗教文化元素與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6 黃洽;《聊齋志異》與宗教文化[D];山東大學;2005年
7 劉正平;宗教文化與唐五代筆記小說[D];復旦大學;2005年
8 魏賢玲;卓尼藏族研究[D];蘭州大學;2007年
9 賀彥鳳;當代中國宗教問題的文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10 張偉麗;《閱微草堂筆記》之宗教文化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梅;南詔宗教文化的多元性與開放性[D];云南師范大學;2003年
2 緱文學;保安族宗教信仰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3 張淑偉;藏族文化對首飾設(shè)計的影響[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09年
4 吳雪梅;《大師和瑪格麗特》人物的宗教文化闡釋[D];西南大學;2009年
5 戈雙劍;論無名氏創(chuàng)作中的文化意蘊[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5年
6 白關(guān)峰;宗教與社會整合[D];蘭州大學;2009年
7 徐睿;涼山畢摩教和彝族女性——宗教對性別角色的塑造[D];四川大學;2004年
8 吳悅川;現(xiàn)實與浪漫的雙重奏[D];吉林大學;2007年
9 李強;濰坊市宗教文化資源旅游開發(fā)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10 馮英杰;從文化信息傳遞視角探析《紅樓夢》英譯本的宗教文化翻譯策略[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3782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2378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