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的“華夷之辨”:清代百苗圖與苗疆歷史的視覺表述
[Abstract]:As a kind of important national atlas, the hundred Miao maps of Qing Dynasty depict the appearance, culture and life of "Miao Man" in the southwest frontier of China in the way of picture and text, and build the bridge between visual language and written language in a frame map.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isual expression of the hundred Miao Tu and the ancient Chinese "differentiation of Hua Yi" and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situation of Miao Xinjiang in Qing Dynasty makes it a kind of typical social art. The picture category of hundred Miao Tu is the reproduction of imagination and concrete image of Qing imperial frontier area, and it is a creative "translation" of social and historical situation of Miao Xinjiang with visual media as its carrier. The text analysis of Baimiao Tu based on narratology and semiotics can give a glimpse of the reappearance strategy of the Qing Dynasty countries to the frontier "dissidents" and interpret the cultural codes and symbolic meanings contained in the image texts.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后流動站;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圖繪邊民’:中國西南的民族形象表述研究”(項目號:12YJC850001)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C9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廷貴;酒素;;苗族“鼓社”娍查報告[J];貴州民族研究;1980年03期
2 楊庭碩;“百苗圖”貴州現(xiàn)存抄本述評[J];貴州民族研究;2001年04期
3 李治亭;;論清代邊疆問題與國家“大一統(tǒng)”[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韋啟光;也談苗族鼓社、議榔的起源問題[J];貴州民族研究;1983年02期
2 楊正偉;試論苗族始祖神話與圖騰[J];貴州民族研究;1985年01期
3 李錦平;苗語俗語的文化分析[J];貴州民族研究;2000年04期
4 譚衛(wèi)華;羅康隆;;《百苗圖》傳世抄本收藏情況概說[J];貴州文史叢刊;2010年01期
5 賀雨微;王天;趙淵杰;;內蒙古呼和浩特地區(qū)三大宗教和諧共存的政策原因[J];黑河學刊;2011年06期
6 范瑞凰;;“百苗圖”與19世紀初貴州各民族文化[J];懷化學院學報;2009年07期
7 馬國君;;苗族歷史文獻及研究述評[J];懷化學院學報;2009年10期
8 胡進;“百苗圖”源流考略——以《黔苗圖說》為范本[J];民族研究;2005年04期
9 嚴奇巖;;《八十二種苗圖并說》的成書年代考證——以余上泗《蠻峒竹枝詞》為研究文本[J];民族研究;2010年01期
10 范瑞凰;;《百苗圖》的收藏情況與學術價值[J];文史博覽(理論);2010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安麗哲;從“遺產(chǎn)”中解讀長角苗服飾文化[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陳海燕;貴州黔東南苗族聚集地區(qū)村民委員會糾紛調解制度研究[D];貴州大學;2009年
2 陳偉華;貴州苗族習慣法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梁銳;康雍乾時期綏遠地區(qū)的木材流動[D];山西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李治亭;;清代民族“大一統(tǒng)”觀念的時代變革[J];社會科學輯刊;2006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弘澮;“夏變于夷”的爨──漢文化與云南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融合[J];創(chuàng)造;1999年01期
2 何平;一個涉及中國和中南半島諸國多民族歷史的訛誤——關于“撣國”的最新研究與結論[J];世界民族;2000年01期
3 胡曉東;漢民族進入夜郎新探[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4 尹記遠;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云南民族政策述評[J];學術探索;2002年05期
5 莊成余;賀蕓;;西南民族文化對外宣傳中的幾個典型誤譯辨析[J];東南亞縱橫;2006年05期
6 王文光;段麗波;;昆明族源流考釋[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7 王文光;仇學琴;;《史記》“四裔傳”與秦漢時期的邊疆民族史研究[J];思想戰(zhàn)線;2008年02期
8 石碩;;“邛籠”解讀[J];民族研究;2010年06期
9 陶家禮;;赫章民族的源流和發(fā)展[J];烏蒙論壇;2006年04期
10 樊秋麗;洲塔;;歷史的延續(xù)與實踐的寬廣——試論木里藏族的歷史淵源[J];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劉復生;;族群問題三議——以藏彝走廊民族為例[A];“藏彝走廊歷史文化”學術討論會會議論文[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蕭易;叩響大石墓中的邛人[N];成都日報;2006年
2 婁貴品;不遠萬里,為謀團結[N];中國民族報;2009年
3 彭武麟;中國近代民族關系史:民族問題研究的歷史表述與現(xiàn)實關照[N];中國民族報;2009年
,本文編號:23463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2346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