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油茶對木里及其周邊地區(qū)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影響研究
[Abstract]:Muli Tibetan Autonomous County in the east of Zang Yi Corridor is inhabited by ethnic minorities. In Muli Tibetan Autonomous County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Tibetan, Yi, Han ethnic groups like to drink buttered tea. Butter tea is a cultural link that connects with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of the people of all nationalities in the scattered area.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author analyzes that the culture of ghee tea comes from the Han region and develops in the Tibetan area, which is the product of the blending of Han and Tibetan culture. It is pointed out that buttered tea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the social progres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harmonious co-habitation of all nationalities in Muli Tibetan area.
【作者單位】: 西昌學院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
【分類號】:C95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安輝;;藏族的茶炊茶具[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1期
2 尹邦志;;吐蕃宗論的和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4期
3 葛艷玲;李世勇;;淺析蒙元與甘青藏族關(guān)系的建立及民族間的友好往來[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01期
4 吳錫端;;全國茶葉市場大巡禮——走進西藏茶葉市場[J];茶葉經(jīng)濟信息;2003年09期
5 王紅梅;;元代吐蕃高僧與畏兀兒的關(guān)系述論[J];昌吉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6 楊銘;SOG—PO源流考[J];中國藏學;1994年01期
7 楊嘉銘,琪梅旺姆;藏族茶文化概論[J];中國藏學;1995年04期
8 石碩;達磨滅佛對佛教在藏區(qū)傳播趨勢的影響[J];中國藏學;1996年02期
9 張亞莎;阿里日土曲嘎爾羌巖畫試析——附論巖畫與女國·蘇毗相關(guān)的問題[J];中國藏學;1999年02期
10 那木吉拉;元明清時期蒙古人的摩訶葛剌神崇拜及相關(guān)文學作品研究[J];中國藏學;2001年01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卓嘎;藏族天文歷算傳承模式及其變遷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龍珠多杰;藏傳佛教寺院建筑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3 王蓓;《格薩爾王傳》與多康地區(qū)藏族族群認同[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鄧前程;明代藏地施政的特殊性:古代中央王朝治理藏區(qū)的一種范式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5 孫林;西藏中部農(nóng)區(qū)民間宗教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6 趙改萍;元明時期藏傳佛教在內(nèi)地的發(fā)展及影響[D];四川大學;2007年
7 凡建秋;藏傳唐卡繪畫風格研究[D];中央美術(shù)學院;2008年
8 姜東成;元大都城市形態(tài)與建筑群基址規(guī)模研究[D];清華大學;2007年
9 楊紅偉;循化藏區(qū)權(quán)力運作機制的文化考察[D];蘭州大學;2008年
10 黨燕妮;晚唐五代宋初敦煌民間佛教信仰研究[D];蘭州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家樂;論川藏邊茶馬古道上的城鎮(zhèn)[D];西藏民族學院;2011年
2 張元;格魯派在五臺山的發(fā)展[D];西藏民族學院;2011年
3 羅布次仁;淺析吐蕃王朝時期的經(jīng)濟基礎(chǔ)[D];西藏大學;2011年
4 豆珍惜;藏傳佛教在甘肅永靖地區(qū)的傳播歷史及現(xiàn)狀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1年
5 劉漢凱;反對政治分裂與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相關(guān)思考[D];青島大學;2011年
6 周云水;吐蕃倫理文化研究[D];西藏民族學院;2007年
7 廖方容;淺析《造像量度經(jīng)》中的象征性因素[D];四川大學;2007年
8 陳重;西藏和平解放后漢藏音樂、舞蹈文化交流[D];西藏大學;2008年
9 宮權(quán);宋元時期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化進程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10 秦才郎加;摩訶衍禪法在吐蕃的傳播與影響[D];西北民族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藏族[J];今日民族;2007年08期
2 德吉;李建敏;;藏族取名新思路[J];中國西藏(中文版);2010年04期
3 黃亞琪;;從信念到習性——對藏族裝飾圖紋的民俗學考察[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4 毛公寧;鐵木爾;;真摯感情的傾注--讀連載通訊《西藏紀行》[J];中國民族;1987年12期
5 蔡如鵬;;在北京安家[J];中國新聞周刊;2009年07期
6 李雪倩;;藏族與哈達文化[J];青年作家(中外文藝版);2011年02期
7 陸銘寧;陸文熙;;木里《藏族婚禮祝福歌》的經(jīng)濟學價值[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8 蕭亮中;;夏那人家[J];今日民族;2006年03期
9 張東平;;香格里拉的藏民生活[J];今日民族;2007年08期
10 恰嘎.康珠才讓;;藏族——牦牛背上的生態(tài)民族[J];生態(tài)經(jīng)濟;2006年09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桑才讓;;卡力崗“藏回”現(xiàn)象的再調(diào)查與研究[A];宗教與民族(第五輯)[C];2007年
2 班班多杰;扎洛;周拉;孫悟湖;;近年來藏族宗教生活中出現(xiàn)的若干新現(xiàn)象[A];宗教與民族(第六輯)[C];2009年
3 周拉;;藏族神山崇拜及其文化功能分析[A];宗教與民族(第四輯)[C];2006年
4 南文淵;;藏族生態(tài)文化與青藏高原環(huán)境保護[A];2000年青海海峽兩岸昆侖文化考察與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5 沈玉萍;;卡力崗現(xiàn)象及其分析[A];第十四次全國回族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6 劉濤;;多民族聚居地區(qū)的文化身份識別及其公共性探析——基于甘肅省積石山縣的民族志調(diào)查[A];中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信息傳播與社會發(fā)展論叢(2009年刊)[C];2010年
7 王佐龍;;少數(shù)民族公民意識與藏區(qū)治理的文化路徑[A];民族法學評論(第七卷)[C];2010年
8 徐君;;理想在現(xiàn)實中幻滅:05年三江源生態(tài)移民調(diào)查——以青海玉樹州玉樹縣A鄉(xiāng)為例(摘要)[A];西藏及其他藏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與社會變遷論文集[C];2006年
9 李萍;;多宗教并存格局的形成與共處歷程——以云南省怒江州丙中洛為個案[A];宗教與民族(第六輯)[C];2009年
10 陳育倫;;“譜牒研究與華僑華人”學術(shù)研討會開幕詞(代序一)[A];《譜牒研究與華僑華人》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澤軍 本報記者 王云;日子一年比一年紅火[N];四川日報;2009年
2 馬文祥 本報記者 王澤軍;木里:著力提高藏區(qū)干部“雙語”水平[N];涼山日報(漢);2010年
3 ;百名慈善家齊聚金陵共促慈善文化繁榮發(fā)展[N];新華日報;2009年
4 吳晶 田雨 崔靜 李惠子;藏學專家:藏族人民希望國家穩(wěn)定 擁護民族團結(jié)[N];各界導報;2008年
5 黃龍布;木里十世香根活佛宣傳民族宗教政策[N];涼山日報(漢);2006年
6 本報記者 曾逸農(nóng);情系木里藏區(qū)[N];西南電力報;2005年
7 沙德康;落實“三個更加注重” 促社會和諧發(fā)展[N];涼山日報(漢);2007年
8 本報記者 蔡曉華;爭取把木里建設(shè)成為我國康巴藏區(qū)第一縣[N];涼山日報(漢);2010年
9 本報記者 古岳;一個貧困藏族的世紀突圍戰(zhàn)[N];青海日報;2011年
10 本報記者 呷龍;木里:2010年防汛工作堅持“六到位”[N];涼山日報(漢);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切吉卓瑪;藏族傳統(tǒng)婚姻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2 祁文壽;卓倉藏族社會歷史文化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3 謝冰雪;擴大的家族——洮河流域藏族傳統(tǒng)民間組織沙尼調(diào)查[D];蘭州大學;2011年
4 鐘梅燕;當代裕固族族際通婚及影響研究[D];蘭州大學;2013年
5 王陽文;族群·身體·表征[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6 張明;藏地人類學紀錄片研究[D];西南民族大學;2012年
7 常海燕;歷史鏡像中的“撒拉爾”[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8 王瑜卿;民族交往的多維審視[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9 旦正加;文昌帝君信仰藏族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10 扎巴;苯教神話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閆腦吾;藏族護身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2 溫夢煜;藏族食魚規(guī)避的成因與演變[D];蘭州大學;2012年
3 張萍芬;宕昌藏族民俗文化變遷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2年
4 云霞;當代藏族招婿婚姻的實證調(diào)查[D];蘭州大學;2010年
5 盧紅娟;藏族定居城市后社會調(diào)查適應研究[D];蘭州大學;2012年
6 寧昊然;漢鼎孤煙—青海省同仁藏族自治縣漢族移民文化變遷傳播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7 樊秋麗;藏吧:藏族傳統(tǒng)文化都市化的新模式[D];蘭州大學;2008年
8 陳笑鷗;藏族的色彩審美和藏族文化[D];蘭州大學;2007年
9 羅南;從“青稞”到“樹苗”[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10 王媛;棲居·信仰·發(fā)展[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2426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2242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