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少數民族的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統(tǒng)一性
[Abstract]:National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are important forms of identity within a multi-ethnic country. The conflict and tension between the two identities directly promote the symbiosis of various identities. Whether the two are coordinated or not is an important issue of harmony and unity between nations and nations. By focusing on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national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chieve the harmony and unity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on the basis of the common ident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作者單位】: 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
【分類號】:C95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巖;;淺析多民族國家的國家認同[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2 巴拉吉;黃巖;;民族發(fā)展政治的目標探析[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3 石維有;;華裔國家認同與泰國1932年立憲革命[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4 范宏云;;國際法的國家同一性理論與兩岸國家認同[J];特區(qū)實踐與理論;2011年03期
5 楊毅周;一個中國原則的法理與情感——重建兩岸同胞共同的中國認同[J];臺聲;2003年10期
6 孫際;試論文化對美國外交的影響[J];中國科技信息;2005年13期
7 郭艷;;《反分裂國家法》與臺灣社會“國家認同”的塑造[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8 金玉萍;;媒介中的國家認同建構——以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為例[J];理論界;2010年01期
9 左高山;;政治忠誠與國家認同[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0年02期
10 歐陽彬;;論貨幣與國家認同的建構[J];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旭東;;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國家認同之關系:幾個概念的辨析[A];北京論壇(2009)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危機的挑戰(zhàn)、反思與和諧發(fā)展:“化解危機的文化之道——東方智慧”中文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9年
2 張東寧;;國際視角下的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與中國社會發(fā)展[A];第九屆中國世界民族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3 胡文生;;臺灣民眾國家認同問題的由來、歷史及現實[A];臺灣建省與抗日戰(zhàn)爭研究: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暨臺灣建省12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徐黎麗;;國家認同——影響西北少數民族地區(qū)民族關系的核心因素[A];當代中國民族宗教問題研究(第4集)[C];2009年
5 應小萍;陳午晴;王兵;王俊秀;楊宜音;;國家認同和體育觀念關系初探[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8年全國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6 蔡水清;;新加坡培育青少年國家認同感的教育措施[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7 饒印莎;;大學生國家認同對其與奧運卷入的影響研究[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8年全國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8 陸小聰;;論體育的符號意義及其社會功能[A];北京論壇(2008)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文明的普遍價值和發(fā)展趨向:“奧運精神與世界和諧”奧林匹克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8年
9 雷琳;;公民意識與國家認同:西北邊疆執(zhí)政安全理念構設[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學術研討會暨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2009年
10 李宜強;;對區(qū)域一體化文化認同的研究:以法國與歐盟為例[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城市與區(qū)域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盧荻秋;國慶盛典讓國家認同深入心田[N];桂林日報;2009年
2 于福堅;一杯雞尾酒:美國民族與國家認同的構建[N];中國民族報;2009年
3 劉力達;法國移民與國家認同部“立與廢”的糾結[N];中國民族報;2011年
4 韓震 北京師范大學;全球化時代的國家認同[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5 馮紹雷 華東師范大學國際關系與地區(qū)發(fā)展研究院院長 俄羅斯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難以抉擇:多重因素影響下的俄羅斯國家認同[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6 王立新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美國的國家認同及面臨的挑戰(zhàn)[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7 劉力達;法國:國家認同大討論解決了什么問題[N];中國民族報;2010年
8 李洪峰 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系講師;移民問題困擾法國國家認同[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9 楊年熙 (巴黎)(作者系聯(lián)合報系《歐洲日報》主編);法國的“國家認同”往何處去[N];東方早報;2007年
10 中國政法大學軍事法學2005級碩士研究生 林曉坤;《止損》:對國家認同和忠誠是軍人斗志的核心[N];檢察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瑞君;當代新疆民族文化現代化與國家認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2 黃沙;納西族國家認同研究[D];云南大學;2013年
3 柳翔浩;和合視域下跨境民族地區(qū)中學生國家認同教育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4 南長森;西北少數民族地區(qū)新聞傳播與國家認同研究[D];武漢大學;2012年
5 侯微;戰(zhàn)爭電影與國家認同[D];復旦大學;2009年
6 時春麗;俄羅斯族民族認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7 郭艷;全球化語境下的國家認同[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8 蘇曉龍;當代中國國際意識的變遷與國家認同的重構[D];山東大學;2009年
9 陳靜;當代文學中的新疆經驗與書寫[D];蘇州大學;2006年
10 祁進玉;不同情景中的群體認同意識[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白皓;軟傳播對國家認同影響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2 姜寶蓮;我國蒙古族青少年國家認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鄭慧;初中生國家認同教育研究[D];鄭州大學;2012年
4 劉媛媛;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國家認同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5 王娟;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國家認同狀況實證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3年
6 曹婭;國家認同影響因素比較分析[D];廈門大學;2014年
7 駱春梅;公民身份視角下的我國國家認同建設研究[D];云南大學;2013年
8 馬海莉;西藏地區(qū)藏族高中生國家認同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3年
9 李媛;基于認同視角下新疆南疆的區(qū)域治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10 范兆飛;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下的壯族國家認同狀況研究[D];廣西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2101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2210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