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族群矛盾與省籍劃分
本文選題:臺灣社會 + 臺灣移民; 參考:《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摘要】:清朝時期,來自閩、粵的移民在開發(fā)建設(shè)臺灣的過程中,經(jīng)常為了爭奪生產(chǎn)資料和生活資源,結(jié)成以宗族或地域鄉(xiāng)親為主的宗派團體,共同對外,爭奪生存空間,因此產(chǎn)生族群矛盾,并長期存在。在國民黨政權(quán)遷臺以后,這一族群矛盾又轉(zhuǎn)變?yōu)槭〖。當?鼓吹臺灣獨立的政客就是利用民眾這種重感情、輕是非的心理,在選舉中故意把民眾分為本省籍、外省籍、客家籍、原住民等,挑動族群矛盾,宣傳臺獨意識,以達到個人的政治目的。
[Abstract]:During the Qing Dynasty, 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aiwan, immigrants from Fujian and Guangdong,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and building up and building, often fought for the p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and living resources, formed a sectarian group based on the patriarchal or regional villagers, and fought for the living space together, thus producing ethnic contradictions and existed for a long time. After the Kuomintang regime moved to the platform, the contradictions and contradictions of the ethnic groups changed and changed. At present, the advocacy of the independent politicians in Taiwan is to make use of the heavy feelings and light of the people. In the election, the people are deliberately divided into provincial, provincial, Hakka, Aboriginal, etc., to provoke ethnic contradictions and to publicize the consciousness of Taiwan independence in order to achieve personal political purposes.
【作者單位】: 泉州師范學院泉州學研究所;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儒學傳統(tǒng)下臺灣民眾民族精神與本土意識的互動”(09BZS047)
【分類號】:C955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林星;;閩南文化資源與晉江旅游業(yè)的發(fā)展[A];朱熹理學與晉江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范正義;民間信仰與地域社會——以閩臺保生大帝信仰為中心的個案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2 高致華;鄭成功信仰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3 張崇旺;明清時期自然災害與江淮地區(qū)社會經(jīng)濟的互動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4 鄒振東;臺灣政治文化的符號變遷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田冬梅;“烏鴉”文化象征意義的源流[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2 柯立紅;媽祖信仰中的民間裝飾設(shè)計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3 朱曉芳;明清以來福建沿海漁民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4 翁珠琴;東坡村:文化權(quán)力的困惑與媽祖女信徒的命運[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5 鐘晉蘭;鄉(xiāng)鎮(zhèn)墟市與民間信仰的歷史人類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6 周志明;明清時期閩臺多明我會關(guān)系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7 司瑞江;古代筆記小說中的民間土地神及其演變[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8 邱鐵輝;福建海神信仰與祭祀儀式[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9 駱婧;神圣與草根的交響[D];廈門大學;2007年
10 林賢明;閩南普度民俗信仰考察[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寧二;;讓臺灣的情感得到表達——“臺灣行動聯(lián)盟”的川震重建經(jīng)歷[J];南風窗;2008年20期
2 蔡振翔;;近年來臺灣僑務(wù)政策特點的回顧與前瞻[J];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3 一兵;臺灣地區(qū)移居海外僑民概況調(diào)查結(jié)果揭曉[J];八桂僑刊;2003年02期
4 海;資訊摘登(11則)[J];八桂僑刊;2005年04期
5 梁忠;;陳樹菊 一個菜販的慈善[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08期
6 陳文壽;;論現(xiàn)代華人移民[J];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993年01期
7 戴方;;大災見真情 兩岸同胞親——5·12四川地震涉臺抗震救災周年紀實[J];兩岸關(guān)系;2009年06期
8 令狐萍;從臺灣社會的發(fā)展看臺灣留美運動的興衰[J];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03年04期
9 代帆;全球化時代的中國現(xiàn)象——記第五屆加中移民人力資源管理圓桌會議[J];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05年03期
10 官有垣;;社會企業(yè)組織在臺灣地區(qū)的發(fā)展[J];中國非營利評論;2007年01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李莉;臺灣首富郭臺銘傳奇[N];中國國防報;2008年
2 ;感謝臺灣同胞和各界患難相助[N];人民日報;2008年
3 龍良賢;多難興邦 民族復興[N];經(jīng)理日報;2008年
4 郝時遠;臺灣少數(shù)民族稱謂的變化[N];中國民族報;2006年
5 曹衛(wèi)國;美國華人送禮,講究價廉物美[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6 李煒娜;海外華僑華人更重過春節(jié)[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年
7 邰文欣;震不碎的同胞情[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年
8 ;情系災區(qū)紙業(yè)在行動[N];消費日報;2008年
9 記者 張勇;中國國民黨身心障礙者保護基金會訪問團抵京參訪[N];人民日報;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楠;文化傳承與人的發(fā)展[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2 朱雷;臺灣民俗博物館與文化記憶的傳承[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3 吳海燕;全球化下的臺灣客家族群與客家電視臺:文化研究的視角[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8219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1821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