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騰與族群性:意識、實踐與不平等的標記
發(fā)布時間:2018-04-08 20:11
本文選題:族群性 切入點:分類 出處:《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7年05期
【摘要】:在學界的討論中,何為族群性(ethnicity)存在著諸多爭議。這一概念既被認為是一種需要被解釋的分析性對象,也被視作一種可用來理解人類存在之重要面向的解釋性原則。而族群性到底是否足以形塑我們日常的社會和物質生活,還是被另外的力量和結構所決定。更進一步而言,族群性與種族、階層和民族主義存在著怎樣的聯(lián)系?這些都是學界關于族群性研究的根本問題。本文借助非洲的例子,試圖從五個方面來闡釋族群性的本質,以期理解其歷史特征和在實際經(jīng)驗中的多種形式。
[Abstract]:In the discussion of the academic circle , there are many disputes about ethnicity . This concept is regarded as an analytic object which needs to be interpreted , and i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explanatory principle that can be used to understand the existence of human beings .
【作者單位】: 哈佛大學非洲與非洲-美洲研究院、人類學系;華東師范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西部地區(qū)城鎮(zhèn)化進程中的文化格局變遷:‘藏彝走廊’多個地點的歷史——人文區(qū)位學考察”(14JJD840005)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C912.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范可;西方學術視野中的民族主義與族群性問題[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2 馬建福;;香港華人穆斯林的族群性分析[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4期
3 肖坤冰;;媒介參與:大眾傳播語境下的羌族族群性建構——以5·12汶川地震后川西羌區(qū)為考察中心[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9期
4 張亞蕊;;關于中國少數(shù)民族性格的經(jīng)驗研究綜述[J];社會心理科學;2013年10期
5 陳心林;;族群理論與中國的族群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01期
6 曹一心;;從人生觀角度談藏族族群性格[J];青春歲月;2010年20期
7 T·K·奧門,李貝貝 ,李清華;種族、族群和階級:對三者交互關系的分析[J];國際社會科學雜志(中文版);1995年01期
8 ;[J];;年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吳婷;自愿選擇的族群性:都市族群性的表達[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2 黃詞;田野中的族群性表達[D];湖北民族學院;2012年
,本文編號:17231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172315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