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學科視角下民族心理研究的分歧與整合
本文選題:民族心理學 切入點:心理學 出處:《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民族心理學是心理學和民族學的交叉學科,但隨著母體學科研究范式之間的差異日益擴大,民族心理學的交叉學科優(yōu)勢正在逐漸淡化,其表現(xiàn)在或者受制于心理學出現(xiàn)了個體化傾向嚴重、群體心理受忽視和推崇量化研究、缺乏質性分析等問題,或者受制于民族學出現(xiàn)了缺乏規(guī)范性、后繼的驗證工作難以進行和研究止于現(xiàn)象描述、缺失成因分析等問題。造成民族心理學研究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在整合心理學和民族學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實證主義與解釋學、量化研究與質化研究的分歧。因此,今后的研究方向應該更加明確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內容、整合民族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以及優(yōu)化民族心理學的學科建設,培養(yǎng)高素質的研究隊伍。
[Abstract]:National psychology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discipline of psychology and ethnology. However, with the increasing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esearch paradigms of parent subjects, the advantages of national psychology are gradually desalinated. It is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problems: the individualized tendency of psychology is serious, the group psychology is neglected and respected quantitative research, the lack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so on, or the lack of standardization in ethnology, and so on. The following verification work is difficult to carry out and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such as phenomenon description,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missing, etc.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predicament of nat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is the positivism and hermeneutic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ng psychology and ethnology. Therefore, the research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should be more clear about the research content of national psychology, integrat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national psychology and optimizing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psychology. Cultivate a high quality research team.
【作者單位】: 蘭州大學西北少數(shù)民族研究中心;西北師范大學旅游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自我調節(jié)在宗教信仰與生活適應關系中的調解效應”(13XZJ016)
【分類號】:C95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鄭曉瑛;;交叉學科的重要性及其發(fā)展[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2 閻麗娟,鐘福國;裕固族心理素質透視[J];西北史地;1998年01期
3 周興茂;論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質[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4 熊錫元;;試論回回民族共同心理素質[J];思想戰(zhàn)線;1986年02期
5 熊錫元;傣族共同心理素質探微——民族心理研究之五[J];思想戰(zhàn)線;1990年04期
6 楊圣敏;;民族學是什么[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廖建新;;“氏族”研究綜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3期
2 俞天鵬;;從原始狩獵巫儀主要元素看儺的史前遺跡[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3期
3 周良平;從漢字的發(fā)展過程看造字法[J];安徽大學學報;1999年03期
4 徐敏;略論加強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J];安徽大學學報;1999年06期
5 何根海;大禹治水與龍蛇神話[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6期
6 倪蔭林;關于概念與其對象及定義的新見解[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7 周良平;從原始思維看《詩經(jīng)》興體詩的文化底蘊[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8 趙Z,
本文編號:15920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1592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