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西族祭天儀式中的女性禁忌及其變遷
本文選題:納西族 切入點:祭天 出處:《云南社會科學》2015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在云南納西族東巴教最大的儀式也是納西族民間最大的節(jié)日"祭天"中,存在著多樣化的女性禁忌,迄今這些禁忌在發(fā)生著不同變遷,地域之間也有了明顯的區(qū)別。納西族自身對這一禁忌的起源有自己的解釋,而西方人類學家對祭天女性禁忌習俗產(chǎn)生的解釋闡發(fā)了新的觀點和認識。
[Abstract]:There are various female taboos in the largest ceremony of Dongba religion in Naxi nationality in Yunnan Province, which is also the largest festival among the Naxi people. So far, differen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se taboos. The Naxi people have their own explanation of the origin of this taboo, while Western anthropologists have a new view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explanation of the taboo custom of sacrificing women.
【作者單位】: 云南省社會科學院;
【基金】: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點項目“納西東巴文獻搜集、釋讀刊布的深度開發(fā)研究”(項目號:11AZDO73)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K892.29;C9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苑利;華北地區(qū)女性祈雨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陳雪蓮;;《木氏宦譜》所載木氏土司聯(lián)姻分析[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4年05期
2 趙亞偉;;納西族東巴教象形文字里的音樂[J];北方音樂;2014年13期
3 張同勝;;“水滸”文化與祈雨風俗[J];民俗研究;2006年03期
4 光映炯;黃靜華;光映霞;;旅游展演·行為實踐·社會交流——以麗江玉水寨“東巴法會”為例[J];廣西民族研究;2014年04期
5 郭志合;;地方性知識與族群標識:文化的傳承與建構(gòu)——云南迪慶汝柯村瑪麗瑪薩人文化及節(jié)日考察[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6期
6 張強;;中國古代“以龍求雨”巫術(shù)[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07年04期
7 和智;;元代云南政區(qū)名詞“察罕章”與“哈剌章”考辨[J];云南社會科學;2014年04期
8 肖云澤;;碎片化的信仰——論民族民間信仰中的“文化化”建構(gòu)[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6期
9 郭志合;;文化網(wǎng)絡:族群謀求權(quán)利與權(quán)力的實踐——以汝柯村瑪麗瑪薩人為個案研究[J];原生態(tài)民族文化學刊;2014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間中的湫神信仰儀式及其口頭傳統(tǒng)[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2 李曉亮;西方納西學史研究(1867-1972)[D];西南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力勇;清代順天府旱災與禳災初探[D];暨南大學;2011年
2 臺文澤;信仰、儀式與象征[D];蘭州大學;2011年
3 喬文紅;納西族支系瑪麗瑪薩人及其文化變遷[D];云南大學;2011年
4 李艷芬;《搜神記》中的祈雨習俗研究[D];云南大學;2011年
5 王新文;古代山東地區(qū)的祈雨風俗考述[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6 張強;中國以龍求雨習俗變遷研究[D];湘潭大學;2008年
7 曹慶榕;祈天憂人[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8 焦寧;清及民國時期華北地區(qū)祈雨儀式[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李筱利;明清皖北地區(qū)的災荒與神廟信仰的歷史演變[D];廈門大學;2014年
10 和虎;傳承與變遷:樂竹村納西族祭天儀式研究[D];西南大學;201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福泉;;略論東巴教與納西民俗之間的關系[J];西南邊疆民族研究;2009年00期
2 和鐘華;;論東巴教的女性崇拜及其演變[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04期
3 和力民;麗江東巴教現(xiàn)狀研究[J];云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02期
4 余嘉華;明代木氏土司對東巴教的認同和影響[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5期
5 拉巴次仁;芻析納西族東巴教中的“東巴”一詞[J];西藏研究;2002年03期
6 恢復東巴教求壽儀式課題組;夏宇繼;;恢復納西東巴教求壽儀式的調(diào)查[J];民間文化論壇;2006年02期
7 ;木氏的治理時期的東巴教音樂[J];音樂研究;2006年02期
8 和紅燦;;東巴教圣地——三壩白地[J];今日民族;2008年08期
9 楊福泉;;略論東巴教的本土神yG譜系[J];思想戰(zhàn)線;2009年01期
10 楊福泉;;略論納西族東巴教的“威靈”、“威力”崇拜[J];思想戰(zhàn)線;201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楊福泉;;論東巴教對納西族社會的影響[A];民族學研究第十二輯——中國民族學學會第六屆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1997年
2 史晶英;;俄亞東巴教祭風儀式調(diào)查[A];學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2期[C];2011年
3 史晶英;;從東巴教禳鬼儀式看納西族古代的軍事思想[A];學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1期[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楊福泉;東巴與民間的生態(tài)保護[N];云南日報;2004年
2 楊福泉 云南省社會科學院;東巴教的多元宗教因素和哲學觀念[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鮑江;象征與意義:葉青村納西族宗教儀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2 陳正勇;自然、神性與美[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磊;麗江塔城洛固村東巴教與藏傳佛教的文化交融與變遷研究[D];云南大學;2010年
2 偶芳;“人與自然是兄弟”——對云南麗江納西族環(huán)境保護習慣法的文化解讀[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5774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1577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