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論“主體民族志”:走出“表述的危機”
本文關鍵詞: 主體民族志 表述的危機 符號扇面 裸呈 自律 出處:《民族研究》2014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解釋人類學與實驗民族志為走出"表述的危機"作出了種種努力,但這些努力終因對敘事合法性的質疑、掌握筆桿子的人的話語霸權、民族志陷于自白與懺悔之中等諸多原因而無法擺脫困境。本文在"表述者"問題上提出"自律性"要求,在"表述什么"問題上提出"符號扇面"的兩種敘事訴求,在"怎樣表述"問題上提出對巂主體的"裸呈"式整體展示,以這三個方面作為"主體民族志"重塑表述、走出危機的路徑探索。
[Abstract]:Explanatory anthropology and experimental ethnography have made all kinds of efforts to get out of the crisis of expression, but these efforts have resulted from questioning the legitimacy of narration and the discourse hegemony of the people who master the pen and pen. Ethnography is trapped in confessions and confessions and can not get rid of its predica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quirement of "self-discipline" on the issue of "narrator". Two kinds of narrative demands of "symbol sector" are put forward on the issue of "what to express", and "naked presentation" of the main body is put forward on the "how to express" question. Take these three aspects as the remolding expression of the subject ethnography, and explore the way out of the crisis.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社會學系;武漢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民族地區(qū)宗教文化的現(xiàn)代化調查研究”(項目編號:11ASH00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C95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敏;;解構主義誤讀理論批判[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2 鄭維偉;;反基礎主義、想象力與群體認同——試論理查德·羅蒂對女權主義的批判[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3 劉穎;;女性與自然的本源同構:生態(tài)女性主義的思想“原型”[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4 聶康麗;;生命的隱喻——從《長恨歌》的敘事功能談起[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11期
5 尹莉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伊格爾頓政治批評對當代中國文論的啟示[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6期
6 肖瑤;;神性 詩意的終點——論第三極神性詩寫的詩歌主張[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5期
7 李盛濤;徐光淼;;從《孤獨者》看魯迅小說的對話性[J];安康師專學報;2006年01期
8 范永康;;符號對文學要素的顛覆:后現(xiàn)代主義文論的考察與反思[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9 何小平;;論苗族作家龍寧英創(chuàng)作的審美人類學詩學特征[J];保定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10 麻國慶;全球化:文化的生產(chǎn)與文化認同——族群、地方社會與跨國文化圈[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唐小林;;歷史·記憶·經(jīng)典化寫作——何大草小說論[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下)[C];2012年
2 陳其榮;;唯科學主義:基本特征、合理性與局限性及其超越[A];第二屆中國南北哲學論壇暨“哲學的當代意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譚好哲;;關于文藝與意識形態(tài)關系問題的幾點思考[A];文藝意識形態(tài)學說論爭集[C];2006年
4 張冠華;;危機:文藝理論的正常狀態(tài)——“危機”話題討論之后的思考[A];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新時期文學理論研究的回顧與反思[C];2008年
5 韓彩英;;關于西方哲學-科學之形式邏輯范式的理性批判[A];山西大學2008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科學技術哲學)[C];2008年
6 范立民;張楠;;文化政治研究中的教育訴求——理查德·羅蒂的教育哲學述評[A];新規(guī)劃·新視野·新發(fā)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天津學術文庫》(上)[C];2011年
7 肖建榮;;文學倫理學批評與其他批評方法融合理論與實踐初探[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傅星寰;;政治中人的“異化”——珂塞沃伊形象解析[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陳亞軍;;論羅蒂的反諷自由主義理論[A];全國外國哲學學術研討會——紀念“蕪湖會議”暨“兩學會”成立30周年論文集[C];2008年
10 王俊;;羅蒂與二十世紀西方哲學的場景[A];全國“當代西方哲學的新進展”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傅美蓉;從反再現(xiàn)到承認的政治[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趙華;巴斯卡批判實在論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劉偉;文化翻譯視野下的“少數(shù)民族文學”[D];南開大學;2010年
4 廖述務;身體:美學的與實踐的[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5 李蓉;論庫恩科學哲學的社會學轉向[D];武漢大學;2010年
6 李笑頻;民族民間藝人生活的苦樂原則[D];云南大學;2010年
7 文浩;接受美學在中國文藝學中的“旅行”:整體行程與兩大問題[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8 王成;晚清詩學的演變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劉鵬;疑難案件中法律裁判的規(guī)范性來源[D];吉林大學;2011年
10 王學謙;酒神狂歌與刑天之舞[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于樹軍;50至70年代合作化小說情愛敘事分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季婧;理查德·羅蒂新實用主義真理觀探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唐皓;同質社會的異質存在:《一九八四》和《發(fā)條橙》中反英雄角色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陽功慶;論特雷·伊格爾頓的文化批評觀[D];湘潭大學;2010年
5 代麗君;論哈羅德·布魯姆的文學史觀[D];湘潭大學;2010年
6 席志武;雅克·德里達解構符號學與美學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賈學艷;對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中過度闡釋的思考[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肖麗;黔東南《苗族古歌》“數(shù)字”原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袁雯;語文教學的限度[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龐紅蕊;節(jié)慶祭祀與替罪羊之死[D];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銀兵;;批判與反思:實踐民族志建構的必然性探析[J];云南社會科學;2013年04期
2 彭官章;樸永子;;關于民族志編纂中的幾個問題[J];民族論壇;1985年04期
3 ;《黑龍江省志·民族志》編修方案[J];黑龍江民族叢刊;1985年03期
4 史萍;;十省區(qū)民族志篇目座談會在貴陽舉行[J];民族論壇;1987年03期
5 盤國金;堅持實事求是 不斷提高民族志質量[J];民族工作;1994年03期
6 高丙中;民族志經(jīng)驗研究[J];思想戰(zhàn)線;2005年03期
7 張進;;民族志[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6年03期
8 洪穎;;共域的多重場景定義:儀式、表演或游藝——一個村落藝術活動的民族志反觀[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9 麻國慶;;民族志經(jīng)驗反思 主持者言[J];思想戰(zhàn)線;2007年03期
10 李銀兵;;對民族志品質問題的反思[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崔迪;;跨越線上/線下的二分觀念 論網(wǎng)絡民族志多元化的“田野環(huán)境”(英文)[A];2013年“兩岸三地五院研究生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2 ;海外民族志[A];共識(2010春刊03)[C];2010年
3 岳淼;;臺灣高山族影像紀錄和民族志電影[A];中國與世界影視文化多樣性的現(xiàn)實與前景——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一屆年會暨第4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6年
4 吳扎拉克堯;;黑龍江省民族志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淺議[A];黑龍江省第二輪修志“質量年”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周相卿;;黔東南雷山縣掌批村婚姻習慣法研究[A];貴州省2004年憲法學年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昌都地委黨校 巴桑曲措;關于民族志的真實性問題[N];西藏日報(漢);2012年
2 本報記者 張清俐 張杰;本土化民族志在范式反思中超越西方傳統(tǒng)[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3 記者 毛翠香;《青海省志?民族志》首發(fā)式舉行[N];青海日報;2009年
4 張佩國 上海大學社會學系暨人類學研究所;整體的歷史與彌散的道德[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5 南方日報記者 吳敏 實習生 梁小麗 高熒;梁釗韜 他的經(jīng)歷本身堪稱一部人類民族志[N];南方日報;2013年
6 北京師范大學民俗學碩士 孫艷艷;民族志中的個人化書寫可以走多遠[N];中國出版?zhèn)髅缴虉?2013年
7 黃柏權;一個土家山鄉(xiāng)的真實記錄與深度思考[N];中國民族報;2011年
8 陳湘邋王珍;被淡忘的民族志電影[N];中國民族報;2007年
9 陳建樾;從著眼過去到關注現(xiàn)代: 林惠祥與臺灣少數(shù)民族研究[N];中國民族報;2011年
10 王敏;民族志視角中的現(xiàn)代伊犁贊歌[N];中國民族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茆曉君;風雨中的飄搖[D];上海大學;2011年
2 李笑頻;民族民間藝人生活的苦樂原則[D];云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牟小梅;沉默、面子、禮貌,,及跨文化交際[D];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
2 李碩;文化、權力與市場[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3 郭吉晟;石門的日常生活及個體化呈現(xiàn)[D];西北師范大學;2013年
4 童菊芬;“民族志”書寫與文化審思[D];重慶師范大學;2012年
5 陳紅升;傳統(tǒng)儀式與現(xiàn)代適應[D];廣西民族大學;2006年
6 朱彤;白領群體加班勞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4931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1493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