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巴族婦女的社會地位現(xiàn)狀分析——米林縣南伊珞巴民族鄉(xiāng)為例
本文關鍵詞:珞巴族婦女的社會地位現(xiàn)狀分析——米林縣南伊珞巴民族鄉(xiāng)為例 出處:《西藏研究》2013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課題組對米林縣南部珞巴民族鄉(xiāng)三個自然村中的珞巴族家庭進行入戶調研,將所獲取的一手材料進行整理、分析、并與己有研究成果進行對比,可以看出如今的珞巴族婦女在政治、經(jīng)濟、家庭、社會等方面的地位有著極為顯著的改善和提升。
[Abstract]:These group of southern Milin County Township three villages of Luoba families of the household survey, the obtained first-hand materials were collected, analysis, and has compared the research results, it can be seen now the Lhoba women in the political, economic, family, social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tatus of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and upgrading.
【作者單位】: 西藏大學理學院地球科學與資源學系;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珞巴族婦女性別角色與社會地位變遷”(項目編號:XZ1109)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442.6;C95
【正文快照】: 一、調查對象的基本狀況(一)民族:本次調查地點是林芝地區(qū)米林縣南伊珞巴民族自治鄉(xiāng)3個行政村即南伊村、瓊林村和才召村。本調查年齡組在15歲~55歲之間。每個村共有女性159人,其中珞巴族占68.7%,藏族占25%,門巴族占6.3%。本調查僅限于珞巴族女性,排除藏族、門巴族及在各省市學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陳立明;;門巴族、珞巴族的歷史發(fā)展與當代社會變遷[J];中國藏學;2010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次仁央宗;;簡述珞巴族社會生活的變遷[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3年10期
2 符瓊;;珞巴族研究綜述[J];黑龍江史志;2014年13期
3 王明利;;珞巴族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研究綜述[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4年12期
4 靳坤;;門巴族研究綜述[J];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15年02期
5 王天玉;;藏族女性的角色與地位:文獻回顧與研究展望[J];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6 杜社會;;人口較少民族人口可持續(xù)發(fā)展特別法律保障研究——兼議人口與計劃生育的立法完善[J];云南社會科學;2011年04期
7 丁玲輝;覺安拉姆;尼瑪歐珠;;認知傳承變遷:門巴、珞巴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調查[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10期
8 丁玲輝;尼瑪歐珠;;門巴族、珞巴族傳統(tǒng)體育變遷與傳承的探討[J];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5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周泓;婦女人類學的社會性別與女性地位、權力研究[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1期
2 李丹,陳昌文;現(xiàn)實與制度的沖突——川西藏區(qū)婚姻家庭調查[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12期
3 徐安琪;夫妻權力模式與女性家庭地位滿意度研究[J];浙江學刊;2004年02期
4 譚深;男女平等:對婦女發(fā)展的關注[J];浙江學刊;1995年05期
5 譚琳;婚姻、家庭變革中婦女問題的國際比較研究[J];中國人口科學;1994年06期
6 雷明光;近代藏族婚姻家庭研究[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3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陽;蔣中彬;;淺析女職工在改革中的社會地位[J];重慶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1期
2 張丹;關于提高女職工社會地位的思考[J];工會理論與實踐.中國工運學院學報;1995年05期
3 肖建安;加強對婦女的賦權教育 改善婦女的社會地位[J];婁底師專學報;1995年04期
4 周長城;國有企業(yè)中職工的社會地位與層化——某有限公司的個案研究[J];社會科學研究;1999年02期
5 張妍;現(xiàn)代韓國女性的社會地位[J];東北亞論壇;2001年04期
6 付少平,胡安勞;農(nóng)民社會地位分化與農(nóng)村社會穩(wěn)定[J];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7 金校衛(wèi);農(nóng)民社會地位的歷史變遷及啟示[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8 蔣愛群;姚旖;;農(nóng)村老年女性的生存狀況、社會地位與發(fā)展對策——以第三期北京市婦女社會地位調查樣本為例[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13年03期
9 ?;中國迷宮[J];新聞周刊;2002年22期
10 楊劍利;;論清代婦女的社會地位——從清法典看[J];江海學刊;200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孔德法;;老年人的社會地位前景看好[A];中國老年學學會2006年老年學學術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6年
2 金燁;李宏彬;吳斌珍;;收入差距與社會地位尋求:一個高儲蓄率的原因[A];經(jīng)濟學(季刊)第10卷第3期[C];2011年
3 陳業(yè)理;;老年人的社會地位[A];中國老年學學會2006年老年學學術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6年
4 李之圣;張學義;曹慕俊;;淺談老年人的社會地位、作用和希望[A];中國老年學學會2006年老年學學術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6年
5 陳業(yè)理;;老年人的社會地位[A];第二屆中國老年人才論壇論文集[C];2006年
6 李舒雅;胡平;巢穎怡;潘德宇;周悅捷;楊夕瑾;;中國中上層群體社會地位認同偏差研究[A];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7 何明新;;論老年社會地位與和諧社會創(chuàng)建[A];中國老年學學會2006年老年學學術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6年
8 陳東濠;劉銘;陳宇豪;曾柏然;孫彤;;高低社會地位條件下對于情緒面孔的趨避反應[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9 王生和;;試談老年人的社會地位問題[A];中國老年學學會2006年老年學學術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6年
10 李瓊;郭永玉;;社會支配傾向、社會地位與對農(nóng)民工的偏見的關系[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尚栩;更多法國中年人不滿意自己社會地位[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2 ;人才社會地位日益提高[N];組織人事報;2004年
3 林四;關注工人農(nóng)民的經(jīng)濟社會地位[N];亞太經(jīng)濟時報;2004年
4 譚年瓊;幸福夫妻為何多“相似”,原來有科學根據(jù)[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5 中國經(jīng)濟導報記者 陳孟;衡量一個人社會地位:戶籍削弱 經(jīng)濟所有權增強[N];中國經(jīng)濟導報;2013年
6 記者 孫行之;“中產(chǎn)”正急著確認自己的社會地位[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4年
7 青連斌;“知識改變命運”今天還可信嗎[N];解放日報;2007年
8 沈葵;近代中國鄉(xiāng)紳階層及其社會地位[N];光明日報;2001年
9 記者劉小菁通訊員龍秋霞郭靜;男女社會地位差距在縮小[N];中國婦女報;2002年
10 鐘振宇 記者 陽亞舟;協(xié)力提高職業(yè)教育社會地位[N];四川政協(xié)報;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廣勤;經(jīng)濟社會地位對老年人健康狀況的影響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澤剛;宋代婦女的再嫁、貞節(jié)與社會地位[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3 董黎莉;我國海洋漁民社會地位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4 趙曉玲;淺析社會地位與言語行為之間的關系[D];西北大學;2014年
5 馮華潤;青少年同伴群體中的社會地位[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6 王云平;建國以來知識分子社會地位的變遷[D];河南師范大學;2011年
7 唐曉偉;從文醫(yī)關系看醫(yī)生社會地位的變遷[D];蘭州大學;2008年
8 王大偉;群體地位與接觸收益對群際接觸動機的影響[D];蘇州大學;2013年
9 張迎娟;農(nóng)民工社會地位低下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10 石中堅;轉型期工人階級地位變化的社會資本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4190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1419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