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報發(fā)表異域地方性論文的思考
本文關鍵詞:高校學報發(fā)表異域地方性論文的思考
【摘要】:近年來高校學報發(fā)表異域地方性論文逐漸增多,且有形成一種現象之勢。學報發(fā)表這類論文,既有違學報編輯出版的初衷,也有違作者創(chuàng)作論文的初衷,甚至還可能掩蓋某種學術造假行為。
【作者單位】: 韶關學院學報編輯部;
【基金】:廣東省高校學報研究會2008年立項課題“學報的編輯出版與學術規(guī)范建設研究”(20080210)研究成果
【分類號】:G237.5
【正文快照】: 在20多年的學報編輯實踐中,筆者逐漸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即每當收到各兄弟院校寄來的新學報時,都要隨手翻閱一遍。在翻閱學報過程中,發(fā)現了一個現象,即一些地方性學報發(fā)表了一些異域地方性論文(所謂異域地方性論文,是指地方院校學報上發(fā)表的與本地關聯(lián)度不大或沒有關聯(lián)的明顯具有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鐵梁;“標志性文化統(tǒng)領式”民俗志的理論與實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2 朱廣新;;信賴保護理論及其研究述評[J];法商研究;2007年06期
3 石賢澤;;國際關系學的美國知識霸權:生成機理、維持機制及其影響評估[J];國際論壇;2007年06期
4 萬輔彬;從少數民族科技史到科技人類學[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5 海力波;審美人類學理論研究初探——從本質界定、功能分析到意義認知[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6 洪穎;;共域的多重場景定義:儀式、表演或游藝——一個村落藝術活動的民族志反觀[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7 張原,湯蕓;民族地區(qū)的消費文化研究與田野實踐探索[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8 陳金全;試論中國少數民族習慣法的性質與特征——以西南少數民族習慣法為中心的分析[J];貴州民族研究;2005年04期
9 邢啟順;;鄉(xiāng)土知識與社區(qū)可持續(xù)生計[J];貴州社會科學;2006年03期
10 周尚意,龍君;鄉(xiāng)村公共空間與鄉(xiāng)村文化建設——以河北唐山鄉(xiāng)村公共空間為例[J];河北學刊;2003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君仁;花兒王朱仲祿[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2 閻光才;識讀大學:組織文化的視角[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3 鮑江;象征與意義:葉青村納西族宗教儀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4 張曉瓊;變遷與發(fā)展[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5 畢天云;社會福利場域的慣習[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鄭傳貴;轉型期農村社區(qū)社會資本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5年
7 郭強;知識與行動:一種結構性關聯(lián)[D];上海大學;2005年
8 李波;審美情境與美感[D];復旦大學;2005年
9 蘇東曉;審美無利害說與審美關系問題[D];復旦大學;2005年
10 戴明朝;美的問題:人類學個案分析[D];復旦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星蕾;雙歧路向 靜穆人生——感知沈從文[D];西北大學;2001年
2 彭艷崇;當代中國村法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3 楊軍;論隱私權及其法律保護[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4 索龍高娃;文學人類學方法論辨析[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5 艾瓊;從鄉(xiāng)野的主人到城市的邊緣人[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張軍;安徽省青年志愿者行動組織架構及其運行模式研究[D];安徽大學;2005年
7 何煜元;科學終結思潮的解析[D];內蒙古大學;2006年
8 劉莉;白褲瑤銅鼓文化的傳承與保護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06年
9 張丁偉;作為社會認同建構策略的本土化[D];吉林大學;2007年
10 劉嶸;論犯罪嫌疑及其程序法效果[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陳何芳;;論大學學術發(fā)展的系統(tǒng)觀——大學學術生產力“八維度”剖析[J];復旦教育論壇;2006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讀者·作者·編者[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2 薛庶;魯迅美術學院學報《美苑》創(chuàng)刊[J];社會科學輯刊;1980年03期
3 董懷武;系統(tǒng)不確定度的均勻分布綜合法[J];儀器儀表學報;1980年02期
4 ;《儀器儀表學報》第一卷(1980年)總目錄[J];儀器儀表學報;1980年04期
5 本刊編輯部;提倡j新立up 鼓勵學術流派[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1期
6 汪毅夫;《〈波艇〉創(chuàng)刊號出版日期考》補證[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7 ;編者的話[J];財經理論與實踐;1980年01期
8 ;發(fā)刊詞[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1980年01期
9 慈云桂;;前言[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1980年01期
10 ;圖書館學資料選目[J];新世紀圖書館;198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玉昆;李秀梅;;略論閩臺王船信仰[A];宗教:世紀之交的多視角思維——福建省宗教研究會論文集(三)[C];1999年
2 程代榮;;學報發(fā)稿周期問題的探討[A];科技期刊編輯研究文集[C];1993年
3 徐安玉;;四川省高校學報編輯工作現代化現狀與發(fā)展趨勢[A];科技期刊編輯研究文集[C];1993年
4 劉雪松;;談市場經濟下學報的改革[A];科技期刊編輯研究文集(第三集)[C];1994年
5 范集才;;1992年四川科技論文統(tǒng)計源期刊統(tǒng)計與分析[A];科技期刊編輯研究文集(第三集)[C];1994年
6 鄒國良;;論高校學報編輯勞動的特性[A];科技期刊編輯研究文集(第三集)[C];1994年
7 萬永正;;編輯作者隨筆錄[A];科技期刊編輯研究文集(第三集)[C];1994年
8 駱秀瓊;潘春燕;;《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六年刊文統(tǒng)計與分析[A];科技期刊編輯研究文集(第四集)[C];1996年
9 秦瑜;袁瑞華;;提高學報質量之我見[A];科技期刊編輯研究文集(第四集)[C];1996年
10 向中銀;;淺析丁寶楨“拒聘洋員”的原因[A];全面的總結 科學的評價——丁寶楨誕辰180周年紀念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俞悅;通用意欲何為?[N];財經時報;2000年
2 ;當代大學生的驕傲[N];中國教育報;2000年
3 王建柱;花環(huán)中的李存葆[N];中國文化報;2000年
4 ;傳統(tǒng)道德的價值[N];光明日報;2000年
5 常向陽;五萬汝陽勞務工異域辛勤創(chuàng)業(yè)[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0年
6 畢建宏;龍協(xié)濤和北大學報[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
7 本報記者 任濤;鋪架經濟合作之橋[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
8 田曉東 楊帆 莊緒成;香山腳下的明珠[N];市場報;2000年
9 ;日本社會福利政策變革趨勢[N];中國社會報;2000年
10 趙R,
本文編號:12040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unwenfabiao/1204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