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護理對顱腦外傷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集束化護理對顱腦外傷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的影響
【摘要】:目的觀察集束化護理對顱腦外傷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DVT)發(fā)生率的影響。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3月到2015年7月收治的顱腦外傷患者93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n=48)與對照組(n=45)。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措施,觀察組應用集束化護理。比較兩組搶救時間、搶救費用住院時間、住院花費及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結果觀察組搶救時間與搶救費用均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住院花費均低于對照組,GCS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尿路感染、低氧血癥、低血壓發(fā)生率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肺部感染與下肢DVT發(fā)生率分別為2.1%(1/48)、4.2%(2/48),均低于對照組13.3%(6/45)、17.8%(8/4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集束化護理在顱腦外傷患者中的應用可為患者急救提供參照,縮短搶救時間與費用,并將醫(yī)療質量管理融入術后護理,將相關政策及指南轉化為具體護理措施,利于患者快速康復及術后并發(fā)癥的減少,下肢DVT發(fā)生率大幅降低。
【作者單位】: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醫(yī)院神經外科;
【關鍵詞】: 顱腦外傷 集束化護理 深靜脈血栓
【分類號】:R473.6
【正文快照】: 顱腦損傷通常為外界暴力所致,具有較高致死率及死亡率,重型顱腦損傷在顱腦外傷患者中所占比例高達50%以上[1],患者病情變化快,預后差,高效搶救及優(yōu)質術后護理對患者康復有重要影響。集束化干預最早由美國健康研究所提出,系指應用一系列有循證基礎的治療或護理措施對某種疾患進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顧愛紅;;人工氣道集束化護理策略對重癥顱腦損傷患者肺部感染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4年20期
2 余永強;谷欣;劉毅君;;GCS評分和止血藥物使用時間對顱腦外傷術后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4年13期
3 谷欣;余永強;劉毅君;龍宏杰;;顱腦外傷術后深靜脈血栓的臨床流行病學研究[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3年10期
4 曹德茂;武永康;;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深靜脈血栓的預防及治療進展[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2012年05期
5 單君;朱健華;顧艷葒;;集束化護理理念及其臨床應用的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0年10期
6 潘旭;;重型腦外傷患者急救過程中的護理路徑研究[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1年2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謝艷群;唐小麗;曾蕊珠;林東彩;;集束化護理預防ICU非計劃性拔管效果觀察[J];承德醫(yī)學院學報;2017年04期
2 賴偉蘭;蔡海榮;郭永寧;陳少如;黃秋萍;趙帥;;中醫(yī)集束化護理在重癥胰腺炎胃腸功能障礙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7年07期
3 李萬華;;亞低溫聯(lián)合早期機械通氣治療重型顱腦損傷30例[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7年12期
4 靳英輝;李紫夢;魏洪悅;王云云;許良燕;韓蕙安;楊柳;;多途徑轉化護理研究成果 促進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J];中國研究型醫(yī)院;2017年03期
5 郭菁;郝素娟;王祖晶;倪衛(wèi)燕;許文娟;魯林微;;集束化護理預防留置針靜脈炎的效果[J];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7年06期
6 余霞;;集束化護理干預在ICU人工氣道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7年11期
7 項明;易敏;張柯;汪婭;鄭顯蘭;;集束化護理在兒童膈膨升胸腔鏡術后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年11期
8 任小莉;程青虹;張小玉;王芳;;集束化鎮(zhèn)靜鎮(zhèn)痛干預策略的臨床應用研究[J];全科護理;2017年15期
9 吳曉麗;梁藝帝;吳夢陽;代新惠;張艷艷;;ICU重型顱腦外傷患者并肺部感染的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7年10期
10 靳莉莉;李靜;;人工氣道專業(yè)護理對建立人工氣道患者肺部感染的影響[J];中國校醫(yī);2017年05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杰夫;項勁馳;;CT圖像計分與格拉斯哥評分預測顱腦損傷的臨床及預后作用比較[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年03期
2 郭莉莉;趙凱軍;鄭美娜;;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靜脈血栓78例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3年02期
3 王瑩;馬潔;惠彩紅;宋文靜;;間斷聲門下灌洗結合持續(xù)聲門下吸引在經口氣管插管患者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中的作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3年01期
4 夏海龍;孫彥龍;楊剛;;22例口服抗血栓藥相關腦出血患者的臨床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2年30期
5 冀蓁;王珊珊;李鑫;董超;;早期實施肺部物理治療對降低高齡腦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2年19期
6 馮潔惠;高春華;徐建寧;;集束干預策略應用于機械通氣鎮(zhèn)痛鎮(zhèn)靜患者的效果評價[J];中華護理雜志;2012年07期
7 胡亞玲;王海燕;;不同吸痰深度對重型顱腦損傷機械通氣患者顱內壓力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2年01期
8 曾定芬;向明芳;劉真君;胡秀蓉;張萱;;ICU氣管切開術后兩種聲門下滯留物吸引方法的效果比較[J];中華護理雜志;2012年01期
9 李曉興;馬建華;季海明;劉藝春;印佳;封林森;;顱腦外傷后血漿凝血及纖溶指標的變化及意義[J];廣東醫(yī)學;2011年24期
10 龐啟英;戈娜;;口腔沖洗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Meta分析[J];護理研究;2011年3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勤,李成建;我國顱腦外傷主要期刊初步調查[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01年06期
2 黃美琴;醉酒后顱腦外傷的觀察護理[J];右江醫(yī)學;2001年06期
3 李展興;35例醉酒后顱腦外傷臨床分析[J];醫(yī)學文選;2001年S1期
4 陳朝暉,陳巧妃;醉酒后顱腦外傷的救治[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01年05期
5 王旭,馬愛紅;輕度顱腦外傷致青少年Ⅲ度房室傳導阻滯1例[J];西北國防醫(yī)學雜志;2003年03期
6 武繼玲,王學玲;8例顱腦外傷并發(fā)ARDS患者的體會[J];山東醫(yī)藥;2004年08期
7 張桂菊;張爽;;顱腦外傷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工企醫(yī)刊;2005年04期
8 黃少偉,吳全理,李齊廣,韓方華;2520例顱腦外傷的臨床分析[J];醫(yī)學文選;2005年06期
9 卞曉星;楊貴平;陳斌;魏文峰;陳紅春;王弈清;劉平;姜亞琴;楊明珠;金荷娣;奚偉紅;;顱腦外傷患者的血鉀變化[J];江蘇醫(yī)藥;2006年07期
10 費國忠;;顱腦外傷的現場急救[J];農村百事通;2008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慧梅;連銘鋒;;隨車搶救顱腦外傷61例護理體會[A];華東地區(qū)第二次急診醫(yī)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1993年
2 卞曉星;楊貴平;陳斌;魏文峰;陳紅春;王弈清;劉平;姜亞琴;金荷娣;奚偉紅;;不同程度顱腦外傷的血鉀特征[A];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神經外科醫(yī)師分會首屆全國代表大會論文匯編[C];2005年
3 王文雁;;顱腦外傷的護理與營養(yǎng)[A];中國營養(yǎng)學會第六屆臨床營養(yǎng)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1997年
4 鐘小晶;林瑞瓊;;醉酒后顱腦外傷的急救及觀察護理[A];第三屆全國急診創(chuàng)傷學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5 朱世友;;顱腦外傷后遲發(fā)性癲癇[A];2000年全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0年
6 李婉玲;陳莉;;老年患者顱腦外傷臨床特點和護理對策[A];全國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3年
7 陳福海;;高壓氧治療顱腦外傷589例臨床體會[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高壓氧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8 朱培楊;陳建龍;祝林茂;;顱腦外傷后遲發(fā)性病變的原因分析[A];2006年華東六省一市暨浙江省放射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9 徐德均;皇甫恩;王小英;陶培堅;苗丹民;孫慧心;;顱腦外傷患者腦功能障礙的探討[A];全國第六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87年
10 李文放;林兆奮;楊興易;;顱腦外傷合并傷及嚴重并發(fā)癥的救治體會[A];2008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會議學術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費國忠;顱腦外傷的現場急救[N];家庭醫(yī)生報;2008年
2 匡遠深;我國顱腦外傷醫(yī)療市場問題多[N];中國醫(yī)藥報;2001年
3 北京天壇醫(yī)院;顱腦外傷該咋辦[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7年
4 周濤;顱腦外傷的現場急救[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7年
5 趙建軍;顱腦外傷的院前急救[N];農村醫(yī)藥報(漢);2007年
6 張?zhí)N增;警惕顱腦外傷的四種并發(fā)癥[N];健康報;2008年
7 何衛(wèi)娥;小兒顱腦外傷兇險 家長時時處處防范[N];中國醫(yī)藥報;2001年
8 戴啟麟;癲癇多因顱腦外傷[N];醫(yī)藥經濟報;2006年
9 王好坤;顱腦外傷的急救方法[N];農村醫(yī)藥報(漢);2012年
10 北京天壇醫(y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yī)師 呂剛邋朱麗麗 整理;顱腦外傷治療分四級[N];健康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濮宏建;實驗性顱腦外傷的神經保護及其機制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強;顱腦外傷后血清中α-促黑細胞刺激素(α-MSH)的含量變化[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2 劉光杰;缺氧預處理對顱腦外傷大鼠內質網應激蛋白P-eIF2α、GADD34表達影響的實驗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6年
3 劉棋斌;6398例兒童顱腦外傷的臨床特點分析[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6年
4 唐驥文;電針優(yōu)選腧穴聯(lián)合五感刺激在顱腦外傷后昏迷中的臨床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5 張孫富;顱內消淤湯在顱腦外傷治療中的價值[D];瀘州醫(yī)學院;2011年
6 拉赫曼;顱腦外傷后血漿凝血及纖溶指標的臨床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6年
7 張凡;顱腦外傷患者應用右美托咪定的效果評價[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4年
8 張劍濤;大鼠顱腦外傷后生長相關蛋白-43及突觸素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表達[D];吉林大學;2007年
9 王雪;成人顱腦外傷患者圍術期高血糖和胰島素抵抗相關分析[D];吉林大學;2012年
10 潘文平;體感音樂療法治療顱腦外傷的初步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7632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763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