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孤獨癥患兒照顧者照顧負擔、積極感受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08-10 06:26

  本文關鍵詞:孤獨癥患兒照顧者照顧負擔、積極感受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孤獨癥 照顧者 照顧負擔 積極感受


【摘要】:目的調(diào)查孤獨癥患兒照顧者的照顧負擔和積極感受狀況,并探討其影響因素,為今后進一步制定干預性措施,改善孤獨癥患兒照顧者照顧負擔與積極感受狀況,進一步指導提高照顧者家庭功能和生活中應急事件的應對能力提供決策性依據(jù)。方法便利抽取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期間在河南某專科醫(yī)院心理行為中心就診的符合納入及排除標準的200例孤獨癥患兒照顧者進行調(diào)查。對調(diào)查對象進行問卷調(diào)查,運用的問卷包括孤獨癥患兒及其照顧者一般資料調(diào)查表、照顧者負擔量表、照顧者積極感受量表、簡易應對方式問卷和家庭功能評定量表。對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進行的統(tǒng)計描述、單因素分析、相關分析及多重線性回歸分析時運用SPSS17.0軟件包進行。結(jié)果1.本次調(diào)查對200例符合納入、排除標準的孤獨癥患兒照顧者進行問卷調(diào)查,收回198份問卷,剔除其中4份無效問卷,最終的有效回收率為97%。2.本次調(diào)查的194例孤獨癥照顧者的照顧負擔總得分為(62.40±11.45)分,其理論值范圍為0-96分,各維度得分從高到低依次是情感性負擔(14.78±3.04)分、生理性負擔(14.77±2.21)分、時間依賴性負擔(11.52±3.17)分、社交性負擔(11.51±3.17)分和發(fā)展受限性負擔(9.84±3.14)分。3.單因素分析結(jié)果顯示:孤獨癥患兒照顧者的照顧負擔在照顧者的不同年齡、家庭月收人及患兒不同年齡、醫(yī)療費用支付方式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相關分析結(jié)果表明,孤獨癥照顧者照顧負擔得分與消極應對方式及家庭功能各維度之間呈正相關(P0.01),與積極應對方式呈負相關關系(P0.01)。4.以與照顧負擔總分相關的變量及單因素分析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變量為自變量,以孤獨癥照顧者照顧負擔總分為因變量,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分析結(jié)果顯示,家庭總的功能、溝通、家庭角色以及消極應對方式等因子進入回歸方程,此回歸方程對照顧者照顧負擔得分有預測性(P0.01),解釋照顧者照顧負擔變異度的69.4%。5.本調(diào)查的194例孤獨癥患兒照顧者的積極感受總分(25.10±5.65)分,其中自我肯定維度得分(15.52±2.79)分,生活展望維度得分(9.59±3.38)分。6.單因素分析顯示:孤獨癥患兒照顧者的積極感受在照顧者是否為孤獨癥患兒主要照顧者、與患兒關系、照顧者的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的有無、職業(yè),家庭月收入、居住地之間,以及孤獨癥患兒不同的年齡、醫(yī)療費用支付方式等之間的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相關分析結(jié)果顯示,孤獨癥照顧者積極感受得分與積極應對方式呈正相關關系(P0.01),與家庭功能各維度及消極應對方式之間均呈負相關關系(P0.01)。7.以與積極感受總分相關的變量及單因素分析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變量為自變量,以孤獨癥患兒照顧者積極感受總分為因變量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家庭總的功能、情感反應能力和行為控制,以及積極應對方式、照顧者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和醫(yī)療費用支付方式等因子進入回歸方程,此方程對照顧者積極感受得分有預測性(P0.01),解釋照顧者積極感受變異度的70.3%。結(jié)論1.孤獨癥患兒照顧者的照顧負擔較重,其主要影響因素是家庭總的功能、溝通、家庭角色分工及消極應對方式,需要加以引導和幫助。2.孤獨癥患兒照顧者積極感受較低,處于中等偏低水平,其主要影響因素有照顧者的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患兒醫(yī)療費用支付方式以及家庭總的功能、情感反應能力、行為控制、積極應對方式。
【關鍵詞】:孤獨癥 照顧者 照顧負擔 積極感受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473.74
【目錄】:
  • 摘要4-7
  • Abstract7-13
  • 引言13-19
  • 1 研究背景及意義13-16
  • 1.1 研究背景13-15
  • 1.2 研究的意義15-16
  • 2 研究目的與研究假設16
  • 2.1 研究目的16
  • 2.2 研究假設16
  • 3 操作性定義16-19
  • 3.1 孤獨癥(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16-17
  • 3.2 照顧者(Caregiver)17
  • 3.3 主要照顧著(Main caregiver)17
  • 3.4 家庭功能(Family Function)17
  • 3.5 應對方式(Coping Style)17
  • 3.6 照顧負擔(Caregiving Burden)17-18
  • 3.7 積極感受(Positive Aspects)18-19
  • 對象與方法19-25
  • 1 研究對象19-20
  • 1.1 樣本的納入及排除標準19
  • 1.2 抽樣方法19
  • 1.3 樣本量計算19-20
  • 2 研究方法20-24
  • 2.1 調(diào)查工具20-21
  • 2.2 資料的收集21-22
  • 2.2.1 資料收集前的準備21-22
  • 2.2.2 資料收集的方法22
  • 2.3 統(tǒng)計分析方法22
  • 2.4 質(zhì)量控制及倫理原則22-24
  • 2.4.1 質(zhì)量控制22-23
  • 2.4.2 倫理原則23-24
  • 3 技術路線(見下頁)24-25
  • 結(jié)果25-38
  • 1 調(diào)查對象的基本社會學特征25-27
  • 1.1 孤獨癥患兒照顧者的基本特征25-26
  • 1.2 孤獨癥患兒的基本特征26-27
  • 2 孤獨癥患兒照顧者的照顧負擔水平及影響因素27-32
  • 2.1 孤獨癥患兒照顧者的照顧負擔水平27-28
  • 2.2 不同孤獨癥患兒照顧者特征的照顧負擔得分情況28-29
  • 2.3 孤獨癥患兒不同特征照顧者的照顧負擔得分情況29-30
  • 2.4 孤獨癥患兒照顧者的照顧負擔與家庭功能、應對方式的相關性分析30-31
  • 2.5 孤獨癥患兒照顧者的照顧負擔影響因素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31-32
  • 3 孤獨癥患兒照顧者的積極感受情況及影響因素32-38
  • 3.1 孤獨癥患兒照顧者的積極感受得分情況32
  • 3.2 孤獨癥患兒照顧者不同特征下積極感受得分情況32-34
  • 3.3 孤獨癥患兒不同特征照顧者的積極感受得分情況34-36
  • 3.4 孤獨癥患兒照顧者的積極感受與家庭功能、應對方式的相關性分析36
  • 3.5 孤獨癥患兒照顧者的積極感受影響因素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36-38
  • 討論38-46
  • 1 一般人口學資料分析38-39
  • 1.1 孤獨癥患兒照顧者的一般人口學資料分析38
  • 1.2 孤獨癥患兒的一般人口學資料分析38-39
  • 2 孤獨癥患兒照顧者的照顧負擔比較重,值得關注39-40
  • 3 孤獨癥患兒照顧者體會到的積極感受水平有待提高40
  • 4 孤獨癥患兒照顧者照顧負擔的相關影響因素結(jié)果分析40-42
  • 4.1 影響孤獨癥患兒照顧者照顧負擔水平的單因素分析結(jié)果分析40-42
  • 4.1.1 一般資料對孤獨癥患兒照顧者照顧負擔水平的影響40-41
  • 4.1.2 孤獨癥患兒照顧者的照顧負擔狀況與應對方式、家庭功能的相關性分析41-42
  • 4.2 孤獨癥患兒照顧者照顧負擔水平的影響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結(jié)果分析42
  • 5 孤獨癥患兒照顧者積極感受的相關因素結(jié)果分析42-44
  • 5.1 孤獨癥患兒照顧者積極感受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結(jié)果分析42-44
  • 5.1.1 一般資料對孤獨癥患兒照顧者積極感受水平的影響42-43
  • 5.1.2 孤獨癥患兒照顧者的積極感受與應對方式、家庭功能的相關性分析43-44
  • 5.2 孤獨癥患兒照顧者積極感受水平相關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結(jié)果分析44
  • 6 本研究特點與研究展望44-46
  • 6.1 本研究的特點44-45
  • 6.2 本研究的局限之處45
  • 6.3 研究展望45-46
  • 結(jié)論46-47
  • 參考文獻47-52
  • 綜述52-61
  • 參考文獻57-61
  • 附錄61-69
  • 個人簡歷69-70
  • 致謝7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郗春艷;華天懿;趙云靜;劉曉梅;;孤獨癥患兒發(fā)育倒退特征的研究[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0年10期

2 陳瑜;裴濤;張寧;;孤獨癥患兒家庭應激狀況調(diào)查[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年12期

3 郭振東;及早發(fā)現(xiàn)和教育孤獨癥患兒[J];家庭醫(yī)學;1999年10期

4 張日鑒;;動物療法[J];家教博覽;2000年06期

5 方靜;;我是怎樣訓練孤獨癥患兒的[J];家庭醫(yī)藥;2002年06期

6 李思特,李雪榮;對孤獨癥患兒的心理干預[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1年01期

7 葉楚君;孤獨癥患兒腦脊液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 水平低下[J];國外醫(yī)學.神經(jīng)病學神經(jīng)外科學分冊;2002年01期

8 郗春艷,華天懿,趙淑霞;輕型孤獨癥患兒行為特征的探討[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2年04期

9 卜茹,范連梅;60例孤獨癥患兒的臨床分析[J];中國民政醫(yī)學雜志;2002年06期

10 于銘,曲明苓;芻議孤獨癥患兒家長的心理分析及健康指導[J];山東醫(yī)藥;2002年2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雪;楊文;張曉麗;賈美香;劉靖;;孤獨癥患兒靜息狀態(tài)腦功能磁共振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九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2 耿香菊;宋麗佳;;孤獨癥患兒行為異常與食物不耐受相關性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七次全國兒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下冊)[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衣曉峰 通訊員 董宇翔;孤獨癥患兒未能得到足夠關注[N];健康報;2013年

2 記者 趙嬋莉 見習記者 陳桂花;全社會共同關注 讓孤獨癥患兒遠離孤獨[N];華興時報;2011年

3 陳建樹;如何盡早發(fā)現(xiàn)孤獨癥患兒[N];大眾衛(wèi)生報;2007年

4 見習記者 王成龍 記者 曾莉 實習生 唐良霄;扶“星星的孩子”康復路上走好[N];湖北日報;2012年

5 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王小衡;孤獨癥患兒多是“乖孩子”[N];大眾衛(wèi)生報;2008年

6 楊群芳;孤獨癥患兒也能打開“話匣子”[N];保健時報;2005年

7 賀瀾起;調(diào)研謹嚴求真 操作規(guī)范務實[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8 文文;六成孤獨癥患兒父母是高知[N];廣東科技報;2004年

9 本報特約撰稿人 陸志城;神經(jīng)科學“大片”在美上演[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5年

10 本報記者  李晶琳;孤獨中的抗爭[N];黑龍江日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阿爾祖古麗·牙合甫;孤獨癥患兒不同教育場所教育現(xiàn)狀及康復訓練效果分析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6年

2 武恒雙;孤獨癥患兒照顧者照顧負擔、積極感受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D];鄭州大學;2016年

3 呂新峰;孤獨癥患兒腦的波譜特點與ABC量表評分的相關性研究[D];暨南大學;2009年

4 姚滔濤;孤獨癥患兒DTI及MRS的神經(jīng)機制研究[D];暨南大學;2012年

,

本文編號:64926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64926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71c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