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TI丘腦分割的新方法
本文關鍵詞:基于DTI丘腦分割的新方法
【摘要】:目的利用概率跟蹤算法的原理對DTI序列進行處理,得到丘腦分割圖譜,為研究丘腦與皮層的連接關系提供參考依據。方法健康志愿者30例進行常規(guī)T2序列及DTI序列掃描,將采集到的數(shù)據進行轉換分析,利用概率跟蹤算法對其進行計算,得到丘腦分割圖譜。結果獲得的丘腦分割圖譜被不同顏色分成七個部分,分別顯示與七個頭腦皮層分區(qū)的連接方式。將丘腦分割圖譜與常規(guī)丘腦核團圖譜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其連接方式十分一致。結論丘腦分割圖譜與常規(guī)丘腦核團圖譜具有較強的一致性,有利于我們進一步認識丘腦的解剖及功能,為以丘腦為靶點的手術提供解剖依據。
【作者單位】: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影像科;
【關鍵詞】: DTI 概率跟蹤算法 丘腦分割
【基金】: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4A020212047;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4A020212044 深圳市科技計劃項目,項目編號JCYJ20150330102401084
【分類號】:R445.2
【正文快照】: 5131.2017.04.003丘腦是大腦的中轉站,其調解著大腦區(qū)域中感覺、運動之間的聯(lián)系,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在目前的影像方法如CT、常規(guī)MRI上,無法清晰地比較丘腦核團的細微差別。盡管有學者稱在磁共振的T1反轉圖像上可以顯示出丘腦內側背核(medialdorsal nucleus,MD)的位置[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曄;王德生;;雙側丘腦損害的神經影像學[J];中國臨床神經科學;2010年02期
2 米景龍;丘腦后部梗塞伴發(fā)腦腳幻覺[J];國外醫(yī)學.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分冊;1993年02期
3 吳定宗;楊立平;鄧春雷;;針刺對下丘腦后部與延髓排尿中樞及膀胱機能的影響[J];中國針灸;1982年05期
4 楊利孫,章翔,易聲禹,費舟,付洛安;下丘腦后部興奮與創(chuàng)傷性腦水腫發(fā)生的關系研究[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01年08期
5 馬琪林;魯叢霞;曲紅麗;童綏君;畢敏;王擁軍;廖曉凌;王伊龍;;丘腦不同區(qū)域梗死的神經心理學研究[J];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2008年04期
6 郭蓮軍,Philippu ATHINEOS;血流動力學改變對自由活動大鼠下丘腦后部牛磺酸釋放的影響(英文)[J];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1995年05期
7 陳躍進;王巍;;神經降壓素可升高家兔體溫[J];生理科學進展;1987年02期
8 郭蓮軍,向繼洲,A.Philippu;大鼠下丘腦后部谷氨酸的釋放及動脈血壓改變時對其釋放的影響[J];同濟醫(yī)科大學學報;1994年S2期
9 郭蓮軍;清醒自由活動大鼠下丘腦后部內源性γ-氨基丁酸的釋放[J];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志;1994年03期
10 郭蓮軍;動脈血壓改變對大鼠下丘腦后部GABA釋放的影響[J];藥學學報;1994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黃志力;曲衛(wèi)敏;;睡眠之謎:從基因到行為解析組胺能神經調節(jié)睡眠覺醒的分子機制[A];中國藥理學會第十次全國學術會議?痆C];2009年
2 黃志力;曲衛(wèi)敏;邱梅紅;Yoshihiro URADE;Osamu Hayaishi;;從基因到行為解析下丘腦睡眠覺醒調節(jié)的分子機制[A];2006年中國睡眠研究會第四屆學術年會知識更新講座[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趙鵬;神經肽S通過其受體激活下丘腦后部結節(jié)乳頭體核組胺能神經元促覺醒[D];蘭州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胡悅;30例丘腦梗塞的臨床分析[D];浙江大學;2012年
2 張欣;下丘腦后部GABA對大鼠睡眠—覺醒周期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研究[D];蘭州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5872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587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