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尿管軟鏡碎石術后發(fā)生尿膿毒血癥4例臨床資料分析
本文關鍵詞:輸尿管軟鏡碎石術后發(fā)生尿膿毒血癥4例臨床資料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輸尿管軟鏡(retrograde intrarenal surgery RIRS) 尿膿毒血癥(urosepsis) 病例臨床資料分析
【摘要】:目的:通過回顧性分析4例輸尿管軟鏡術后發(fā)生尿膿毒血癥患者的一般資料、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治療方法、臨床結局等因素,從而提高對尿膿毒癥的診治水平。方法:對2013年09月~2015年09月期間在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泌尿外科行輸尿管軟鏡手術后確診發(fā)生尿源性膿毒血癥的4例患者的一般資料、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治療方法、臨床結局等因素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4例患者均為女性;年齡25~59歲,平均41歲。4例患者中腎結石3例,輸尿管上段結石1例,其中1例為雙腎結石。3例患者因腰部酸脹、發(fā)熱、少尿等不適初次就診,1例體檢行彩超檢查發(fā)現(xiàn)腎結石。查體示3例患者腎區(qū)叩擊痛陽性,1例病人未見明顯異常。4例患者術前尿常規(guī)均提示尿路感染,WBC++~++++。2例術前中段尿培養(yǎng)均見大腸埃希菌生長,對頭孢替安敏感。所有患者均給予抗菌藥物治療至尿路感染控制后進行輸尿管軟鏡碎石術。4例手術均順利完成,手術時間分別是70分鐘、90分鐘、55分鐘、100分鐘。術后即刻常規(guī)查血尿常規(guī)、尿培養(yǎng)、PCT、CRP、腎功能,或在其第一次發(fā)熱或寒戰(zhàn)即刻復查前訴項目并行血培養(yǎng)。病例1術后最先出現(xiàn)異常的是白細胞計數;病例2術后最先出現(xiàn)異常的是體溫、呼吸、脈搏、白細胞計數、血紅蛋白;病例3術后最先出現(xiàn)異常的是體溫、血紅蛋白和血糖;病例4術后最先出現(xiàn)異常的是脈搏、呼吸、血紅蛋白。當患者出現(xiàn)上述異常時,即刻給與補充血容量和對癥支持治療,同時復查前述檢查項目以明確診斷。病例1于術后2小時升級抗生素;病例2于術后1.5小時升級抗生素;病例3于術后第五天出現(xiàn)發(fā)熱后6小時升級抗生素;病例4于術后5小時升級抗生素。經過上述及時干預后,患者生命體征、實驗室指標都于逐漸好轉,實驗室指標的改善晚于臨床癥狀的改善,其中外周血白細胞改善最快、PCT和CRP次之、血小板及血紅蛋白恢復最慢。4例患者都分別于術后8、13、12、6天治愈出院。結論:1、尿膿毒血癥臨床表現(xiàn)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具有多樣性及非特異性,反映了其起病隱匿的特點。2、尿膿毒血癥臨床表現(xiàn)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常在短時間內迅速改變,具有發(fā)病迅速的特點。3、尿膿毒血癥的早期診斷至關重要,尤其要重視外周血白細胞、一般生命體征、血紅蛋白等可能是尿膿毒癥發(fā)生的早期預警信號的變化。4、早診斷及早治療可以明顯改善尿膿毒血癥的預后。
【關鍵詞】:輸尿管軟鏡(retrograde intrarenal surgery RIRS) 尿膿毒血癥(urosepsis) 病例臨床資料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699;R459.7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8
- 英文縮略詞表8-10
- 前言10-13
- 資料與方法13-21
- 結果21-23
- 討論23-30
- 結論30-31
- 參考文獻31-35
- 綜述 腔鏡內碎石相關的尿膿毒癥的診治進展35-55
- 參考文獻49-55
- 個人簡歷55-56
- 致謝5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敬東;陳陽;;一種新的對膿毒血癥有效的早期治療方案[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6年05期
2 魏芳;王立華;姜埃利;;膿毒血癥與內皮細胞功能異常[J];國際移植與血液凈化雜志;2006年05期
3 侯著法;向詩非;張曉華;;顯性DIC評分對40例膿毒血癥患者預后的評估[J];內科急危重癥雜志;2006年06期
4 暢怡;雒志明;聶秀紅;;膿毒血癥所致膈肌功能改變特點及機制[J];山西醫(yī)藥雜志;2007年08期
5 劉琪;肖東;;腹腔感染致膿毒血癥患者的臨床分析[J];新疆醫(yī)學;2008年10期
6 劉延媛;;膿毒血癥的治療與預防(附126例分析)[J];航空航天醫(yī)藥;2009年11期
7 李娜;美克拉依·阿不都克里木;肖東;;42例膿毒血癥的臨床分析[J];新疆醫(yī)學;2010年02期
8 崔微艷;陸潔;;重度膿毒血癥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變化的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0年16期
9 駱婷婷;陳如昌;何雄平;方?;;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檢測對膿毒血癥患者的臨床意義[J];檢驗醫(yī)學;2013年01期
10 張冠增;宮東堯;T3太璜;任},
本文編號:5718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571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