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透析方式對毒素清除及炎癥反應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不同透析方式對毒素清除及炎癥反應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血液透析 透析膜 尿毒癥毒素 炎性因子 氧化應激
【摘要】:目的比較不同透析方式和膜材料對維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尿毒癥毒素清除及患者炎癥反應和氧化應激狀態(tài)的影響。方法選擇MHD患者60人,隨機分為4組:⑴低通量雙醋酸纖維膜組11人(CA-HP-170型透析器,膜面積1.7m2,超濾系數UFR 9.7ml/h·mm Hg)⑵低通量聚砜膜組10人(F6HPS型透析器,膜面積1.3 m2,超濾系數UFR 5.5ml/h·mm Hg)⑶高通量聚砜膜組24人(Ts-1.3S型透析器,膜面積1.3 m2,超濾系數UFR 44ml/h·mm Hg)⑷血液透析合并血液透析濾過組15人(所用透析器同高通量聚砜膜組)。觀察各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甲狀旁腺素(i PTH)、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白細胞介素6(IL-6)、晚期氧化蛋白產物(AOPP)、丙二醛(MDA)水平變化。結果低通量聚砜膜組和低通量雙醋酸纖維膜組經治療6月后IL-6、Hs-CRP、AOPP和MDA較實驗前有所上升(P0.05),β2-MG和i PTH無明顯變化(P0.05)。高通量聚砜膜組治療6月后β2-MG、i PTH、IL-6、MDA和AOPP有所下降,與實驗前水平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治療3月時MDA和AOPP下降不明顯(P0.05)。HD+HDF組上述各項指標均隨治療時間下降(P0.05)。四組患者的Scr、BUN組間比較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論(1)高通量透析及血液透析聯合血液透析濾過相對于低通量透析,可增加大中分子毒素的清除,二者均可改善患者體內炎癥反應和氧化應激狀態(tài),且血液透析聯合血液透析濾過治療效果可能優(yōu)于高通量透析。(2)與雙醋酸纖維膜相比,聚砜膜對MHD患者體內炎癥反應和氧化應激狀態(tài)的影響較小。
【關鍵詞】:血液透析 透析膜 尿毒癥毒素 炎性因子 氧化應激
【學位授予單位】:青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692.5
【目錄】:
- 摘要2-3
- Abstract3-6
- 引言6-7
- 第一章 材料與方法7-10
- 1.1 研究對象7-8
- 1.1.1 入選人群7
- 1.1.2 研究分組7-8
- 1.2 實驗材料與方法8-9
- 1.2.1 觀察指標8
- 1.2.2 監(jiān)測指標方法8
- 1.2.3 主要儀器與器械8
- 1.2.4 主要試劑8
- 1.2.5 主要操作方法8-9
- 1.3 統(tǒng)計學方法9-10
- 第二章 結果10-12
- 2.1 四組患者實驗前基礎值比較10
- 2.2 各組患者治療前后毒素清除比較10
- 2.3 各組患者治療前后微炎癥狀態(tài)和氧化應激反應指標比較10-12
- 第三章 討論12-16
- 3.1 MHD患者普遍存在持續(xù)的微炎癥狀態(tài)12-13
- 3.2 高通量透析對毒素清除及炎癥反應的影響13-14
- 3.3 高通量透析合并血液透析濾過毒素清除及炎癥反應的影響14
- 3.4 透析膜材料對毒素清除及炎癥反應的影響14-16
- 第四章 結論16-17
- 第五章 參考文獻17-19
- 綜述19-30
- 綜述參考文獻27-30
-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30-31
- 致謝31-3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曹艷華;朱曉易;李牟;;不同血液凈化方法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癥的影響比較[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4年31期
2 劉駿峰;丁峰;顧勇;;高通量透析研究新進展[J];中國血液凈化;2014年04期
3 楊素娟;;高通量血液透析對血清CRP和β2-MG水平的影響[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4年02期
4 桑大華;王磊;;血液透析濾過和高通量血液透析對β_2-微球蛋白清除效果的比較[J];吉林醫(yī)學;2014年01期
5 Hadja Fatima Tbahriti;Djamel Meknassi;Rachid Moussaoui;Amar Messaoudi;Lakhdar Zemour;Abbou Kaddous;Malika Bouchenak;Khedidja Mekki;;Inflammatory status in chronic renal failure: The role of homocysteinemia and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J];World Journal of Nephrology;2013年02期
6 徐波;陳蘭;高清;林春華;凌毅生;關天俊;;不同血液凈化方式對清除晚期氧化蛋白產物的效果及對心血管預后的影響[J];臨床腎臟病雜志;2013年02期
7 陳歡;劉昕;陳瑋;燕宇;王梅;;三醋酸纖維素膜及低/高通量聚砜膜透析器對內毒素的截留能力研究[J];中國血液凈化;2012年08期
8 馬文錄;許見豐;苗小梅;楊金蓮;馮景麗;;Fxclass高通量血液透析器對尿毒癥透析患者氧化應激反應影響的臨床研究[J];國際移植與血液凈化雜志;2012年01期
9 李俊;王劍松;張之甲;;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癥狀態(tài)與心血管并發(fā)癥相關性研究[J];昆明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10 胡煬琳;俞雨生;;尿毒癥相關毒素研究進展[J];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2010年01期
,本文編號:5308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530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