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在肝硬化臨床Child-Pugh分級、結節(jié)識別領域中臨床價值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SWI在肝硬化臨床Child-Pugh分級、結節(jié)識別領域中臨床價值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慢性肝病纖維組織增生,進一步影響和破壞正常的肝功能,最終導致肝硬化(cirrhosis of liver)的發(fā)生。肝硬化是各種慢性肝病發(fā)展的晚期階段,病理上以肝細胞變性、壞死、結節(jié)樣增生及纖維組織增生和肝臟結構紊亂為特征,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進行性、彌漫性肝病。大約45%的肝硬化結節(jié)中會有選擇性鐵沉積。鐵攝取在肝實質內或肝硬化形成的各種結節(jié)內發(fā)生,稱為鐵沉積結節(jié)(siderotic nodules,SN)。磁敏感加權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是一種新興的MRI成像技術,它以T2*為基礎,是一種對血液及其代謝產物、靜脈血管、鈣化、鐵等十分敏感的磁共振序列。SWI是目前影像學中檢測SN最敏感的方法;本研究欲分析磁敏感加權成像(SWI)對肝硬化SN辨別和診斷效能,比較其與常規(guī)T1WI、T2WI、T2*WI的差異,通過測量肝硬化鐵沉積結節(jié)的數(shù)目來評估肝功能。方法:根據(jù)肝功能Child-Pugh分級標準,A、B、C各級分別選取20例肝硬化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級評估基于以下五個因素;肝性腦病、腹水、總膽紅素、凝血酶原時間和白蛋白濃度(A級:5-6分;B級:7-9分;C級:10-15分);并選取20例年齡、性別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對他們行MRI檢查,掃描序列包括平掃T1WI、T2 WI、T2*WI和SWI。由2名影像副主任醫(yī)師共同評價,肝實質內局灶性低信號定義為SN,其中3mm以下SN定義為微小SN。計數(shù)SN總數(shù)目及微小SN數(shù)目,將其顯示程度分為3個等級(1級:邊界模糊;2級:邊界欠清;3級:邊界銳利)。計算并比較4種圖像上的SN檢出率。根據(jù)病人的臨床資料,對肝硬化病人進行肝功能Child-Pugh分級評分。根據(jù)Couinanud肝段劃分法,將肝分為左半肝和右半肝,進而在分為5個葉,其中左半肝包括尾狀葉、左外葉和左內葉,右半肝包括右前葉和右后葉;在SWI圖像上,分別計算左半肝SN數(shù)目、右半肝SN數(shù)目和全肝SN數(shù)目,將所得評分分別與左半肝SN數(shù)目、右半肝SN數(shù)目和全肝SN數(shù)目進行相關性研究。結果:1應用T1WI、T2WI、T2*WI和SWI對肝硬化患者SN的檢出率分別為13.33%(8/60)、25%(15/60)、43.33%(26/60)和66.67%(40/60),SWI的SN檢出率明顯高于T1WI(χ2=35.56,P0.05)、T2WI(χ2=20.98,P0.05)和T2*WI(χ2=6.60,P0.05);正常對照組均未見SN檢出。2定量分析由4種采集方式探測到的40例患者的SN手動計數(shù)總數(shù)為:T1WI:N=39個(4.88±2.90);T2WI:N=144個(9.60±5.22);T2*WI:N=376個(14.46±6.31);SWI:N=1121個(28.03±6.36)。SWI探測到的SN數(shù)目最多,分別與其余三種方法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 T1WI、T2WI、T2*WI和SWI上檢測到SN分布;SWI序列較常規(guī)T1WI、T2WI、T2*WI顯示更多的彌散性SN。SWI檢測到220個直徑≤3.0mm的SN,T2*WI檢測到96個直徑≤3.0mm的SN。4 T1WI、T2WI、T2*WI和SWI上探測到SN顯示程度的情況。在T1WI上顯示程度最差,SWI上顯示最好。SWI比T2*WI檢測到的SN顯示程度更好,病變邊界銳利,與背景肝組織對比度更好。87.5%(35/40)的患者在SWI圖像上SN可見度表現(xiàn)為3級,30.77%(8/26)的患者在T2*WI圖像上SN可見度表現(xiàn)為3級,可見SWI圖像的清晰度有明顯優(yōu)勢。5肝硬化臨床Child-Pugh分級A、B、C三級在SWI顯示SN的病人數(shù)分別為11例、15例、14例;計算各例所檢測出的左半肝SN數(shù)目、右半肝SN數(shù)目和全肝SN數(shù)目,并計算相應的Child-Pugh評分;對評分及左半肝SN數(shù)目進行Spearman相關性分析,結果相關系數(shù)為-0.17,P=0.30,按P=0.05水準,可以認為兩者之間沒有相關關系;對評分及右半肝SN數(shù)目進行Spearman相關性分析,結果相關系數(shù)為-0.50,P=0.76,按P=0.05水準,可以認為兩者之間沒有相關關系;對評分及全肝SN數(shù)目進行Spearman相關性分析,結果相關系數(shù)為-0.11,P=0.49,按P=0.05水準,可以認為兩者之間沒有相關關系。對左半肝SN數(shù)目和右半肝SN數(shù)目進行配對t檢驗比較,統(tǒng)計量t為1.81,雙側檢驗P=0.08,按P=0.05水準,可以認為左半肝SN數(shù)目和右半肝SN數(shù)目沒有差異。結論:研究結果表明,與常規(guī)的T1WI、T2WI和T2*WI相比,SWI圖像對比度更好。SWI在SN的檢出率以及檢出數(shù)量上優(yōu)于常規(guī)T1W1、TZWI和T2*WI,SWI序列可以提供肝臟SN的詳細信息。是檢查肝硬化SN最敏感的方法,也是常規(guī)MR掃描的有益補充。然而,SWI圖像上檢測出的SN數(shù)目及相應Child-Pugh評分進行Spearman相關性分析,結果兩者之間沒有相關關系,因此SN的數(shù)目不是肝硬化嚴重程度與預后的預測因子?傊,SWI有望成為肝臟鐵過載無創(chuàng)性評價的新方法。
【關鍵詞】:磁敏感加權成像 肝功能Child-Pugh分級 肝硬化 鐵沉積結節(jié)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575.2;R445.2
【目錄】:
- 中文摘要4-7
- 英文摘要7-11
- 英文縮寫11-12
- 前言12-13
- 材料與方法13-18
- 結果18-19
- 附圖19-21
- 附表21-23
- 討論23-27
- 結論27-28
- 參考文獻28-33
- 綜述 磁敏感加權成像在肝臟疾病中的應用進展33-45
- 參考文獻41-45
- 致謝45-46
- 個人簡歷4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鄒立秋;潘靚;成先義;馮飛;戚玉龍;邢偉;;MR磁敏感加權成像診斷兔肝纖維化分期的價值[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5年08期
2 李麗娜;張輝;王效春;譚艷;張鎖旺;王樂;吳曉峰;;磁敏感加權成像在肝臟良惡性病變臨床應用價值的初探[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3年08期
3 李云芳;李宏軍;趙大偉;;SWI成像對肝細胞癌和肝血管瘤的鑒別診斷價值[J];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年03期
4 曾蒙蘇;李若坤;;磁共振磁敏感加權成像在肝硬化結節(jié)多步癌變中的臨床應用[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3年01期
5 陳財忠;李若坤;曾蒙蘇;饒圣祥;戴勇鳴;;MR磁敏感加權成像檢出肝硬化鐵沉積結節(jié)的比較研究[J];放射學實踐;2012年12期
6 陶冉;崔進國;張久權;王健;;應用磁敏感加權成像評價肝硬化患者肝臟鐵沉積及其與血清鐵蛋白含量的相關性[J];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2年05期
7 陶冉;張久權;王健;崔進國;;磁敏感加權成像在顯示肝細胞癌包膜中的作用[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2年05期
8 李靜;周代全;陳偉;黎川;季冰;賴力;文亞名;唐代迪;;SWI技術在肝硬化鐵質沉積再生結節(jié)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12年04期
9 李秋云;肖恩華;李華兵;卞讀軍;賀忠;;磁敏感成像技術在肝臟局灶性病變的初步應用[J];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11年02期
10 胡科;戈偉;;腫瘤血管網(wǎng)及微環(huán)境特點[J];微循環(huán)學雜志;2010年02期
本文關鍵詞:SWI在肝硬化臨床Child-Pugh分級、結節(jié)識別領域中臨床價值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307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430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