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艾灸治療膿毒癥胃腸功能損傷的臨床觀察
發(fā)布時間:2022-10-19 15:07
目的:本研究通過觀察DAJ-23H(豪華)型多功能艾灸儀治療膿毒癥胃腸功能損傷患者,初次探討穴位艾灸神闕、中脘、關元、雙側天樞、雙側足三里的方法對促進膿毒癥患者胃腸功能恢復的臨床療效,科學評價穴位艾灸對膿毒癥患者胃腸功能恢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嘗試為臨床提供一種簡單、方便、安全、有效的促進膿毒癥患者胃腸功能恢復的方法。為下一步更好的發(fā)揮中醫(yī)藥特色療法的優(yōu)勢治療危重癥提供借鑒。方法:1.采用前瞻性、隨機、對照的研究方法,統(tǒng)計2017年5月~2018年3月入住東方醫(yī)院ICU且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32例,隨機分成對照組(16例)和治療組(16例)。2.兩組給予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及促胃腸動力藥的同時,予治療組穴位(神闕、中脘、關元、雙側天樞、雙側足三里)艾灸治療,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平均每日胃腸能量實際攝入量/理想能量需求比值、腸道菌群失調分度、APACHEII評分、AGI分級、胃腸功能障礙評分及腹內壓的變化。3.將記錄的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評價穴位艾灸對膿毒癥胃腸功能損傷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1.兩組患者入組時年齡、性別、基礎疾。ü谛牟、高血壓、糖尿。、SOFA評分、APA...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詞
綜述一 西醫(yī)對膿毒癥胃腸功能損傷的研究現(xiàn)狀
1 膿毒癥胃腸功能損傷的定義
2 膿毒癥胃腸功能損傷的發(fā)病機制
3 膿毒癥胃腸功能損傷的監(jiān)測及評價指標
4 膿毒癥胃腸功能損傷的西醫(yī)治療
參考文獻
綜述二 中醫(yī)對膿毒癥胃腸功能損傷的研究現(xiàn)狀
1 中醫(yī)對膿毒癥胃腸功能損傷的認識
2 膿毒癥胃腸功能損傷的病因病機
3 中醫(yī)對膿毒癥胃腸功能損傷的治療
4 本研究選取穴位艾灸治療膿毒癥胃腸功能的理論依據(jù)
參考文獻
前言
臨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對象
3 診斷標準
3.1 膿毒癥和膿毒癥休克最新診斷標準
3.2 急性胃腸功能損傷診斷標準
3.3 APACEH Ⅱ評分(評分細則見附錄)
3.4 病例納入標準
3.5 病例排除標準
3.6 剔除標準
3.7 脫落標準
3.8 不良反應觀察
4 研究方法
4.1 樣本量
4.2 治療方案
4.3 研究指標
4.4 數(shù)據(jù)處理及統(tǒng)計
4.5 技術路線
研究結果
1 基線均衡性分析
1.1 一般資料描述
1.2 基礎疾病比較
1.3 入組時病情比較
1.4 入組時感染部位比較
2 療效對比
2.1 兩組組內治療前后對比
2.2 兩組組間治療前后對比
3 結論
4 不良反應及安全性評價
討論
1 防治胃腸功能損傷是治療膿毒癥的關鍵
2 中醫(yī)治療膿毒癥胃腸功能損傷具有獨特優(yōu)勢
3 穴位艾灸治療胃腸功能損傷的優(yōu)勢
3.1 穴位療法的作用機制
3.2 穴位艾灸的治療優(yōu)勢
4 實驗結果分析
4.1 有效降低患者病情嚴重程度
4.2 改善患者胃腸功能及營養(yǎng)狀況,糾正腸道菌群失調
5 創(chuàng)新點
6 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簡歷
附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雙歧桿菌與復方谷氨酰胺腸溶膠囊聯(lián)合用藥對胃腸功能紊亂患者腸粘膜屏障功能以及炎癥因子的影響[J]. 鄭麗萍,文武. 四川生理科學雜志. 2018(02)
[2]腸道菌群與疾病關系的研究進展[J]. 謝玲林. 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 2017(11)
[3]穴位艾灸促進腹部術后胃腸康復的研究進展[J]. 劉晶,王志軍,常萍. 雙足與保健. 2017(21)
[4]早期血液濾過對重癥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間隔室綜合征的影響[J]. 田湘萍,劉蘭霞,許建民,趙存新. 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 2017(23)
[5]膿毒癥脾胃功能損傷病因病機及保護策略[J]. 何虹材,謝若琳,黎波. 江西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7(04)
[6]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聯(lián)合大承氣湯對膿毒癥患者胃腸功能的影響及其機制探討[J]. 通晴,胡蘇. 中國中醫(yī)急癥. 2017(06)
[7]艾灸促進腹部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研究進展[J]. 王慧欣,張廣清. 光明中醫(yī). 2017(09)
[8]大黃附子湯治療膿毒癥胃腸功能障礙臨床研究[J]. 李雄輝,張東山. 河北中醫(yī). 2017(03)
[9]2016年膿毒癥與膿毒性休克處理國際指南[J]. 江利冰,李瑞杰,張斌,劉孜卓,劉麗麗,陳夢飛,曾蘭蘭,蔣守銀,姜生茂,張茂. 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 2017 (03)
[10]急性胃腸損傷分級聯(lián)合序貫器官衰竭評估對嚴重膿毒癥預后評估的價值[J]. 董科奇,鄧杰,潘景業(yè),蔣凱.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7(05)
博士論文
[1]針刺俞募穴改善FC小鼠胃腸傳輸功能的GDNF-PI3K-AKT信號轉導機制研究[D]. 張微.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2016
[2]從腦腸軸途徑探討隔藥餅灸對FGIDs肝郁脾虛模型大鼠胃腸動力障礙和感覺異常影響的作用機制[D]. 劉未艾.湖南中醫(yī)藥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大黃游離蒽醌對SAP大鼠腸淋巴系統(tǒng)免疫功能及腸道菌群的影響[D]. 陳立.西南醫(yī)科大學 2016
[2]膿毒癥胃腸功能障礙中醫(yī)用藥規(guī)律探討[D]. 王慧慧.山東中醫(yī)藥大學 2015
[3]溫里通下法治療膿毒癥胃腸功能障礙陽虛腑實證臨床研究[D]. 羅玉鳳.廣州中醫(yī)藥大學 2015
[4]消痰通腑方對膿毒癥患者胃腸功能及炎癥反應的影響[D]. 石變.第二軍醫(yī)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693596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詞
綜述一 西醫(yī)對膿毒癥胃腸功能損傷的研究現(xiàn)狀
1 膿毒癥胃腸功能損傷的定義
2 膿毒癥胃腸功能損傷的發(fā)病機制
3 膿毒癥胃腸功能損傷的監(jiān)測及評價指標
4 膿毒癥胃腸功能損傷的西醫(yī)治療
參考文獻
綜述二 中醫(yī)對膿毒癥胃腸功能損傷的研究現(xiàn)狀
1 中醫(yī)對膿毒癥胃腸功能損傷的認識
2 膿毒癥胃腸功能損傷的病因病機
3 中醫(yī)對膿毒癥胃腸功能損傷的治療
4 本研究選取穴位艾灸治療膿毒癥胃腸功能的理論依據(jù)
參考文獻
前言
臨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對象
3 診斷標準
3.1 膿毒癥和膿毒癥休克最新診斷標準
3.2 急性胃腸功能損傷診斷標準
3.3 APACEH Ⅱ評分(評分細則見附錄)
3.4 病例納入標準
3.5 病例排除標準
3.6 剔除標準
3.7 脫落標準
3.8 不良反應觀察
4 研究方法
4.1 樣本量
4.2 治療方案
4.3 研究指標
4.4 數(shù)據(jù)處理及統(tǒng)計
4.5 技術路線
研究結果
1 基線均衡性分析
1.1 一般資料描述
1.2 基礎疾病比較
1.3 入組時病情比較
1.4 入組時感染部位比較
2 療效對比
2.1 兩組組內治療前后對比
2.2 兩組組間治療前后對比
3 結論
4 不良反應及安全性評價
討論
1 防治胃腸功能損傷是治療膿毒癥的關鍵
2 中醫(yī)治療膿毒癥胃腸功能損傷具有獨特優(yōu)勢
3 穴位艾灸治療胃腸功能損傷的優(yōu)勢
3.1 穴位療法的作用機制
3.2 穴位艾灸的治療優(yōu)勢
4 實驗結果分析
4.1 有效降低患者病情嚴重程度
4.2 改善患者胃腸功能及營養(yǎng)狀況,糾正腸道菌群失調
5 創(chuàng)新點
6 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簡歷
附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雙歧桿菌與復方谷氨酰胺腸溶膠囊聯(lián)合用藥對胃腸功能紊亂患者腸粘膜屏障功能以及炎癥因子的影響[J]. 鄭麗萍,文武. 四川生理科學雜志. 2018(02)
[2]腸道菌群與疾病關系的研究進展[J]. 謝玲林. 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 2017(11)
[3]穴位艾灸促進腹部術后胃腸康復的研究進展[J]. 劉晶,王志軍,常萍. 雙足與保健. 2017(21)
[4]早期血液濾過對重癥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間隔室綜合征的影響[J]. 田湘萍,劉蘭霞,許建民,趙存新. 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 2017(23)
[5]膿毒癥脾胃功能損傷病因病機及保護策略[J]. 何虹材,謝若琳,黎波. 江西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7(04)
[6]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聯(lián)合大承氣湯對膿毒癥患者胃腸功能的影響及其機制探討[J]. 通晴,胡蘇. 中國中醫(yī)急癥. 2017(06)
[7]艾灸促進腹部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研究進展[J]. 王慧欣,張廣清. 光明中醫(yī). 2017(09)
[8]大黃附子湯治療膿毒癥胃腸功能障礙臨床研究[J]. 李雄輝,張東山. 河北中醫(yī). 2017(03)
[9]2016年膿毒癥與膿毒性休克處理國際指南[J]. 江利冰,李瑞杰,張斌,劉孜卓,劉麗麗,陳夢飛,曾蘭蘭,蔣守銀,姜生茂,張茂. 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 2017 (03)
[10]急性胃腸損傷分級聯(lián)合序貫器官衰竭評估對嚴重膿毒癥預后評估的價值[J]. 董科奇,鄧杰,潘景業(yè),蔣凱.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7(05)
博士論文
[1]針刺俞募穴改善FC小鼠胃腸傳輸功能的GDNF-PI3K-AKT信號轉導機制研究[D]. 張微.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2016
[2]從腦腸軸途徑探討隔藥餅灸對FGIDs肝郁脾虛模型大鼠胃腸動力障礙和感覺異常影響的作用機制[D]. 劉未艾.湖南中醫(yī)藥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大黃游離蒽醌對SAP大鼠腸淋巴系統(tǒng)免疫功能及腸道菌群的影響[D]. 陳立.西南醫(yī)科大學 2016
[2]膿毒癥胃腸功能障礙中醫(yī)用藥規(guī)律探討[D]. 王慧慧.山東中醫(yī)藥大學 2015
[3]溫里通下法治療膿毒癥胃腸功能障礙陽虛腑實證臨床研究[D]. 羅玉鳳.廣州中醫(yī)藥大學 2015
[4]消痰通腑方對膿毒癥患者胃腸功能及炎癥反應的影響[D]. 石變.第二軍醫(yī)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6935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369359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