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健康教育對PCI術后患者冠心病危險因素認知及報告結局的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07 18:30
目的評估冠心病患者PCI術后對心血管危險因素的認知程度和PCI術后患者的報告結局;探討個性化健康教育對PCI術后患者心血管危險因素認知的影響和對患者報告結局的影響;為PCI術后患者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為相關護理干預提供理論研究依據,改善患者的報告結局。方法選取開封市某三甲醫(yī)院心內科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符合研究條件的110例患者,按入院順序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兩組各55例。兩組患者的藥物應用、手術治療和護理措施無差別,住院期間和出院時接受常規(guī)的心內科健康教育,發(fā)放健康教育宣傳冊,出院后隨訪。出院后對照組常規(guī)處理,干預組患者繼續(xù)給予健康指導及健康問題反饋,干預時間為6個月。干預組患者建立獨立的病歷檔案,根據病歷資料制定健康教育計劃,并加入PCI術后微信群,群內每周循環(huán)推送冠心病相關知識;門診或電話隨訪的頻率為兩周一次,提供24小時電話熱線咨詢,教育內容包括冠心病及PCI術的相關知識,危險因素、日常飲食、規(guī)范用藥、掌握適當的活動量、相關心理指導等。兩組患者分別在干預前和出院后3個月、6個月接受心血管危險因素的認知情況和結局問卷調查及冠心病相關知識常規(guī)宣教。危險因素認知問卷根據冠心...
【文章來源】:河南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7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英漢縮略語名詞對照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冠心病的流行病學
1.1.2 冠心病的介入治療現狀
1.1.3 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及認知狀況
1.1.4 報告結局(PRO)的概念
1.1.5 報告結局研究現狀
1.1.6 健康教育干預與患者的報告結局(PRO)
1.2 理論框架
1.3 研究目的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類型
2.2 研究對象
2.2.1 研究總體與樣本
2.2.2 納入標準
2.2.3 排除標準
2.3 技術路線
2.4 研究方法
2.4.1 干預方法、內容及方式
2.4.2 對照組
2.4.3 干預組(個性化健康教育)
2.5 研究工具
2.5.1 一般資料調查表
2.5.2 自制冠心病高危因素認知問卷
2.5.3 PCI術后依從性問卷
2.5.4 患者癥狀、滿意度、軀體活動和疾病認知問卷
2.5.5 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2.6 資料收集
2.7 質量控制
2.8 倫理原則
2.9 統(tǒng)計學方法
3 結果
3.1 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情況
3.1.1 研究對象一般人口學資料
3.1.2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資料對比
3.1.3 兩組患者住院期間臨床疾病資料調查結果
3.2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各項情況對比
3.2.1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心血管危險因素認知及各維度得分對比
3.2.2 干預前后干預組和對照組患者結局問卷得分
3.2.3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焦慮得分對比
3.2.4 干預后兩組患者血壓對比
3.2.5 干預后兩組患者血糖對比
3.2.6 干預后兩組患者血脂對比
3.2.7 干預3個月、6個月后兩組患者依從性及各維度比較
3.3 兩組患者干預效果組內比較
3.3.1 焦慮狀況組內效應及交互效應的比較
3.3.2 認知狀況組內效應及交互效應的比較
3.3.3 結局狀況組內效應及交互效應的比較
4 討論
4.1 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特征
4.2 兩組患者健康教育干預效果分析
4.3 個性化健康教育對干預效果分析
4.3.1 個性化健康教育對心血管危險因素認知情況的影響
4.3.2 個性化健康教育對焦慮情況的影響
4.3.3 個性化健康教育對癥狀、滿意度、軀體活動及疾病認知的影響
4.3.4 個性化健康教育對依從性的影響
4.3.5 個性化健康教育對血壓、血糖和血脂的影響
4.4 個性化健康教育的優(yōu)勢
4.5 本研究的不足與展望
4.5.1 不足
4.5.2 展望
5 結論
參考文獻
文獻綜述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老年心血管病研究進展[J]. 楊庭樹. 中華保健醫(yī)學雜志. 2017(06)
[2]延續(xù)性護理對PCI術后優(yōu)化藥物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孫紅,陳玉紅,常蕓,黃天熠,劉芳,鄭雪梅,袁夏霖,莫秋鵑,倪明鮮,楊陽. 江蘇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 2017(06)
[3]知信行模式護理健康教育對冠心病患者行為習慣、自我護理及生命質量的影響[J]. 王妍,王萍,李學文. 貴州醫(yī)藥. 2017(10)
[4]延續(xù)性護理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術后心理狀態(tài)及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 張慧紅,劉青,毛素芳,趙青青,張偉. 中國現代醫(yī)生. 2017(30)
[5]延續(xù)性護理對PCI術后病人生活質量及預后結局的影響[J]. 劉青. 護理研究. 2017(29)
[6]冠心病患者PCI術后的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 付佳. 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 2017(25)
[7]雙心診療在心臟康復中的作用[J]. 斯琴高娃. 中國醫(yī)刊. 2017(09)
[8]急性心肌梗死擇期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遠期療效觀察[J]. 李艷飛,王文星. 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7(08)
[9]延續(xù)性護理對PCI術后冠心病患者依從性及不良事件的影響[J]. 王永瓊,代昱虹,何躍敏.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7(14)
[10]《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6》要點解讀[J]. 陳偉偉,王文,隋輝,馬麗媛. 中華高血壓雜志. 2017(07)
碩士論文
[1]西雅圖心絞痛量表(SAQ)中文譯本的信度、效度、反應度[D]. 劉淑紅.天津醫(yī)科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328311
【文章來源】:河南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7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英漢縮略語名詞對照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冠心病的流行病學
1.1.2 冠心病的介入治療現狀
1.1.3 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及認知狀況
1.1.4 報告結局(PRO)的概念
1.1.5 報告結局研究現狀
1.1.6 健康教育干預與患者的報告結局(PRO)
1.2 理論框架
1.3 研究目的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類型
2.2 研究對象
2.2.1 研究總體與樣本
2.2.2 納入標準
2.2.3 排除標準
2.3 技術路線
2.4 研究方法
2.4.1 干預方法、內容及方式
2.4.2 對照組
2.4.3 干預組(個性化健康教育)
2.5 研究工具
2.5.1 一般資料調查表
2.5.2 自制冠心病高危因素認知問卷
2.5.3 PCI術后依從性問卷
2.5.4 患者癥狀、滿意度、軀體活動和疾病認知問卷
2.5.5 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2.6 資料收集
2.7 質量控制
2.8 倫理原則
2.9 統(tǒng)計學方法
3 結果
3.1 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情況
3.1.1 研究對象一般人口學資料
3.1.2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資料對比
3.1.3 兩組患者住院期間臨床疾病資料調查結果
3.2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各項情況對比
3.2.1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心血管危險因素認知及各維度得分對比
3.2.2 干預前后干預組和對照組患者結局問卷得分
3.2.3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焦慮得分對比
3.2.4 干預后兩組患者血壓對比
3.2.5 干預后兩組患者血糖對比
3.2.6 干預后兩組患者血脂對比
3.2.7 干預3個月、6個月后兩組患者依從性及各維度比較
3.3 兩組患者干預效果組內比較
3.3.1 焦慮狀況組內效應及交互效應的比較
3.3.2 認知狀況組內效應及交互效應的比較
3.3.3 結局狀況組內效應及交互效應的比較
4 討論
4.1 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特征
4.2 兩組患者健康教育干預效果分析
4.3 個性化健康教育對干預效果分析
4.3.1 個性化健康教育對心血管危險因素認知情況的影響
4.3.2 個性化健康教育對焦慮情況的影響
4.3.3 個性化健康教育對癥狀、滿意度、軀體活動及疾病認知的影響
4.3.4 個性化健康教育對依從性的影響
4.3.5 個性化健康教育對血壓、血糖和血脂的影響
4.4 個性化健康教育的優(yōu)勢
4.5 本研究的不足與展望
4.5.1 不足
4.5.2 展望
5 結論
參考文獻
文獻綜述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老年心血管病研究進展[J]. 楊庭樹. 中華保健醫(yī)學雜志. 2017(06)
[2]延續(xù)性護理對PCI術后優(yōu)化藥物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孫紅,陳玉紅,常蕓,黃天熠,劉芳,鄭雪梅,袁夏霖,莫秋鵑,倪明鮮,楊陽. 江蘇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 2017(06)
[3]知信行模式護理健康教育對冠心病患者行為習慣、自我護理及生命質量的影響[J]. 王妍,王萍,李學文. 貴州醫(yī)藥. 2017(10)
[4]延續(xù)性護理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術后心理狀態(tài)及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 張慧紅,劉青,毛素芳,趙青青,張偉. 中國現代醫(yī)生. 2017(30)
[5]延續(xù)性護理對PCI術后病人生活質量及預后結局的影響[J]. 劉青. 護理研究. 2017(29)
[6]冠心病患者PCI術后的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 付佳. 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 2017(25)
[7]雙心診療在心臟康復中的作用[J]. 斯琴高娃. 中國醫(yī)刊. 2017(09)
[8]急性心肌梗死擇期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遠期療效觀察[J]. 李艷飛,王文星. 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7(08)
[9]延續(xù)性護理對PCI術后冠心病患者依從性及不良事件的影響[J]. 王永瓊,代昱虹,何躍敏.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7(14)
[10]《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6》要點解讀[J]. 陳偉偉,王文,隋輝,馬麗媛. 中華高血壓雜志. 2017(07)
碩士論文
[1]西雅圖心絞痛量表(SAQ)中文譯本的信度、效度、反應度[D]. 劉淑紅.天津醫(yī)科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3283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332831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