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F-FDG PET/CT在乳腺癌術前評估中的臨床價值
發(fā)布時間:2021-05-28 08:50
目的探究18F-FDG PET/CT在乳腺癌術前診斷中的作用及其對治療方案的影響。探究乳腺癌免疫組化結果和分子分型與腫瘤攝取SUVmax之間的關系。材料與方法收集2017年5月—2018年8月就診于我院乳腺外科并于核醫(yī)學科行18F-FDG PET/CT全身掃描的共計182例乳腺腫塊患者的臨床資料。分別采用視覺分析法和半定量分析法,由兩位有經(jīng)驗的核醫(yī)學科醫(yī)師對原發(fā)腫瘤及轉(zhuǎn)移灶的18F-FDG PET/CT圖像進行分析并診斷,并結合臨床資料與病理結果進行對照分析。結果在入組的182例患者中,以病人為單位診斷乳腺癌,PET/CT視覺分析法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和準確率分別為96.1%、63.0%和86.3%;采用半定量分析法,選取最佳閾值SUVmax為3.35,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和準確率分別為92.1%、61.1%和83.0%。以病灶數(shù)為單位診斷乳腺癌,PET/CT視覺分析法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和準確率分別為92.8%、73.1%和85.6%。采用半定量分析法,選取最佳閾值SUVmax為3.29,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和準確率分...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縮略詞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資料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檢查方法
2.3~(18)F-FDG PET/CT圖像分析
2.4 病理與免疫組化
2.5 統(tǒng)計學方法
第3章 結果
3.1 乳腺腫塊患者的基本信息
3.2~(18)F-FDG PET/CT對乳腺癌原發(fā)灶的診斷
3.3~(18)F-FDG PET/CT對乳腺癌腋窩淋巴結轉(zhuǎn)移的診斷
3.4~(18)F-FDG PET/CT對乳腺癌遠處轉(zhuǎn)移的診斷
3.5 SUVmax與病理相關參數(shù)的關系
第4章 討論
4.1~(18)F-FDG PET/CT對乳腺癌原發(fā)灶的診斷
4.2 SUVmax與病理相關參數(shù)的關系
4.3~(18)F-FDG PET/CT對乳腺原位癌和特殊類型癌的診斷
4.4~(18)F-FDG PET/CT對乳腺癌腋窩淋巴結轉(zhuǎn)移的診斷
4.5~(18)F-FDG PET/CT對乳腺癌遠處轉(zhuǎn)移的診斷
第5章 結論
參考文獻
第6章 綜述
6.1 PET/CT原理
6.2~(18)F-FDG PET/CT對乳腺癌原發(fā)病灶的診斷
6.3~(18)F-FDG PET/CT對乳腺癌淋巴結轉(zhuǎn)移的評價
6.4~(18)F-FDG PET/CT對乳腺癌遠處轉(zhuǎn)移和局部復發(fā)的診斷
6.5~(18)F-FDG PET/CT對乳腺癌治療療效和預后的評價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及在學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18F-FDG PET/CT診斷乳腺癌及腋窩淋巴結轉(zhuǎn)移的價值[J]. 廖建英,蒙銳,李詩運.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17(04)
[2]18F-FDG PET/CT顯像偶發(fā)甲狀腺癌的葡萄糖代謝與臨床病理學的相關性研究[J]. 李雪娜,尹雅芙,杜補林,李亞明. 中國癌癥雜志. 2016(06)
[3]18F-FDG PET/CT在乳腺癌腋窩淋巴結轉(zhuǎn)移上的診斷價值[J]. 李雪艷,段鈺,于麗娟. 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 2016(04)
[4]18F-FDG PET/CT在非小細胞肺癌早期化療療效評價中的應用[J]. 邢軍,趙銘,任基偉,郝雅靜,靳宏星. 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 2015(03)
[5]乳腺癌預后與腋窩淋巴結轉(zhuǎn)移的關系[J]. 陳松濤,牟正華. 中國婦幼保健. 2013(12)
[6]PET-CT在確定乳腺癌腋窩淋巴結轉(zhuǎn)移的價值[J]. 毛俊峰,施民新,施冬輝.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2(36)
[7]18F-FDG PET-CT CT在診斷乳腺癌腋窩淋巴結轉(zhuǎn)移狀態(tài)的對比研究[J]. 朱湘,徐文貴,馬文超,宋秀宇,戴東,朱磊. 中國腫瘤臨床. 2010(07)
[8]PET/CT成像原理、優(yōu)勢及臨床應用[J]. 孫濤,韓善清,汪家旺. 中國醫(yī)學物理學雜志. 2010(01)
[9]PET/CT成像原理概述[J]. 李廣義,李軍,劉松濤,劉慶偉. 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04(08)
[10]PET-CT在乳腺癌保乳微創(chuàng)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 趙桐,王永勝,楊國仁,孫曉蓉. 腫瘤研究與臨床. 2004(02)
本文編號:3207950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縮略詞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資料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檢查方法
2.3~(18)F-FDG PET/CT圖像分析
2.4 病理與免疫組化
2.5 統(tǒng)計學方法
第3章 結果
3.1 乳腺腫塊患者的基本信息
3.2~(18)F-FDG PET/CT對乳腺癌原發(fā)灶的診斷
3.3~(18)F-FDG PET/CT對乳腺癌腋窩淋巴結轉(zhuǎn)移的診斷
3.4~(18)F-FDG PET/CT對乳腺癌遠處轉(zhuǎn)移的診斷
3.5 SUVmax與病理相關參數(shù)的關系
第4章 討論
4.1~(18)F-FDG PET/CT對乳腺癌原發(fā)灶的診斷
4.2 SUVmax與病理相關參數(shù)的關系
4.3~(18)F-FDG PET/CT對乳腺原位癌和特殊類型癌的診斷
4.4~(18)F-FDG PET/CT對乳腺癌腋窩淋巴結轉(zhuǎn)移的診斷
4.5~(18)F-FDG PET/CT對乳腺癌遠處轉(zhuǎn)移的診斷
第5章 結論
參考文獻
第6章 綜述
6.1 PET/CT原理
6.2~(18)F-FDG PET/CT對乳腺癌原發(fā)病灶的診斷
6.3~(18)F-FDG PET/CT對乳腺癌淋巴結轉(zhuǎn)移的評價
6.4~(18)F-FDG PET/CT對乳腺癌遠處轉(zhuǎn)移和局部復發(fā)的診斷
6.5~(18)F-FDG PET/CT對乳腺癌治療療效和預后的評價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及在學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18F-FDG PET/CT診斷乳腺癌及腋窩淋巴結轉(zhuǎn)移的價值[J]. 廖建英,蒙銳,李詩運.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17(04)
[2]18F-FDG PET/CT顯像偶發(fā)甲狀腺癌的葡萄糖代謝與臨床病理學的相關性研究[J]. 李雪娜,尹雅芙,杜補林,李亞明. 中國癌癥雜志. 2016(06)
[3]18F-FDG PET/CT在乳腺癌腋窩淋巴結轉(zhuǎn)移上的診斷價值[J]. 李雪艷,段鈺,于麗娟. 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 2016(04)
[4]18F-FDG PET/CT在非小細胞肺癌早期化療療效評價中的應用[J]. 邢軍,趙銘,任基偉,郝雅靜,靳宏星. 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 2015(03)
[5]乳腺癌預后與腋窩淋巴結轉(zhuǎn)移的關系[J]. 陳松濤,牟正華. 中國婦幼保健. 2013(12)
[6]PET-CT在確定乳腺癌腋窩淋巴結轉(zhuǎn)移的價值[J]. 毛俊峰,施民新,施冬輝.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2(36)
[7]18F-FDG PET-CT CT在診斷乳腺癌腋窩淋巴結轉(zhuǎn)移狀態(tài)的對比研究[J]. 朱湘,徐文貴,馬文超,宋秀宇,戴東,朱磊. 中國腫瘤臨床. 2010(07)
[8]PET/CT成像原理、優(yōu)勢及臨床應用[J]. 孫濤,韓善清,汪家旺. 中國醫(yī)學物理學雜志. 2010(01)
[9]PET/CT成像原理概述[J]. 李廣義,李軍,劉松濤,劉慶偉. 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04(08)
[10]PET-CT在乳腺癌保乳微創(chuàng)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 趙桐,王永勝,楊國仁,孫曉蓉. 腫瘤研究與臨床. 2004(02)
本文編號:32079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320795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