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息態(tài)功能磁共振方法學研究及其在抑郁癥中的應用
發(fā)布時間:2021-04-15 07:08
磁共振成像技術的出現(xiàn)極大地推動了腦科學的發(fā)展,全球對腦科學的研究空前活躍。人腦的功能活動異?赡軐е赂黝惥窦膊〉陌l(fā)生,比如抑郁癥。目前,抑郁癥已成為全球第一大精神疾病,給患者本人、家庭以及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但其發(fā)病機理及其治療的腦機制仍不清楚。靜息態(tài)功能磁共振成像通過測量人腦在靜息條件下的功能活動來直接刻畫大腦內在的功能組織模式。該技術已經被廣泛運用到神經精神疾病的研究中。本文以提出的靜息態(tài)功能連接模式同質性方法為基礎,研究抑郁癥及其治療的全腦功能連接模式的改變,從而解釋抑郁癥及其響應治療的腦機制。首先,大量研究表明大腦區(qū)域的功能取決于其外部連接模式,為了更好地研究大腦功能連接模式的相似性,我們引入了一種體素水平的表征全腦功能連接一致性的方法—功能連接一致性(Functional connectivity homogeneity,FcHo)。這種方法使用肯德爾系數(shù)來度量某指定體素及其鄰域內所有體素的全腦功能連接模式的相似性。通過針對不同的數(shù)據集和鄰域大小、被試的重復測試、與其它同類方法的比較以及應用此方法來確定中國職業(yè)棋手和新手之間功能連接模式的組間差異等方法研究FcHo的有效...
【文章來源】:電子科技大學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圖 1-2 人腦常用磁共振圖像示例彌散張量成像 DTI 主要利用水分子在大腦白質中各向異性(Anisotropy)的彌散特性來成像。在完全均質的溶質中,水向各個方向的彌散速度和概率在統(tǒng)計學中是相等的,這就是各向同性(Isotropy)。但在大腦白質中,受髓磷脂纖維和神經原纖維的阻隔作用,水分子沿白質纖維通道方向的彌散速度比垂直方向更快。從而,DTI 圖像可反映大腦白質纖維束的走向,通過纖維束跟蹤重建,就可以構建大腦網絡,了解大腦的結構和功能,為各類腦部疾病提供診斷和治療依據[5]。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 用來研究人腦中各種各樣的神經生理活動。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就是血氧水平依賴法(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成像。大腦在進行思維等活動時需要消耗氧氣,從而使附近血管中的氧合血紅蛋白轉化成脫氧血紅蛋白。由于脫氧血紅蛋白是順磁性,而氧合血紅蛋白具有抗磁性,這一特點使得脫氧血紅蛋白就是天然的對比劑,其含量變化可以反映到磁共振信號的增強或減弱,從而得到神經元的活動情況[6]。早期的功能磁共振成像主要是任務態(tài)方式,即讓被試配合完成某種任務,如記憶任務或認知任務等,然后通過檢測此
究人員得到了很多重要發(fā)現(xiàn)。由于藥物使用可能對分析結果產生影響,我們了部分使用未服藥 MDD 被試的研究進展[127-132],并綜合這些研究中報告的峰NI 坐標,如圖 1-3 所示?梢姡琈DD 病人的默認模式網絡、背側注意網絡、網絡、控制和視覺網絡都有異常的局部功能活動。另外,小腦也參與了 MDD的病理發(fā)展過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聯(lián)合靜息態(tài)與DTI探究AD患者大腦的早期改變[J]. 林亞妹,王曉陽,付麗媛,肖慧,李輝,陳建新,陳自謙.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7(02)
[2]Molecular,Functional,and Structural Imaging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 Kai Zhang,Yunqi Zhu,Yuankai Zhu,Shuang Wu,Hao Liu,Wei Zhang,Caiyun Xu,Hong Zhang,Takuya Hayashi,Mei Tian. Neuroscience Bulletin. 2016(03)
[3]基于ReHo方法的顳葉癲癇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J]. 成文蓮,錢志余,張志強,陳志立,鐘元,譚啟富,盧光明. 生物物理學報. 2008(06)
本文編號:3138872
【文章來源】:電子科技大學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圖 1-2 人腦常用磁共振圖像示例彌散張量成像 DTI 主要利用水分子在大腦白質中各向異性(Anisotropy)的彌散特性來成像。在完全均質的溶質中,水向各個方向的彌散速度和概率在統(tǒng)計學中是相等的,這就是各向同性(Isotropy)。但在大腦白質中,受髓磷脂纖維和神經原纖維的阻隔作用,水分子沿白質纖維通道方向的彌散速度比垂直方向更快。從而,DTI 圖像可反映大腦白質纖維束的走向,通過纖維束跟蹤重建,就可以構建大腦網絡,了解大腦的結構和功能,為各類腦部疾病提供診斷和治療依據[5]。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 用來研究人腦中各種各樣的神經生理活動。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就是血氧水平依賴法(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成像。大腦在進行思維等活動時需要消耗氧氣,從而使附近血管中的氧合血紅蛋白轉化成脫氧血紅蛋白。由于脫氧血紅蛋白是順磁性,而氧合血紅蛋白具有抗磁性,這一特點使得脫氧血紅蛋白就是天然的對比劑,其含量變化可以反映到磁共振信號的增強或減弱,從而得到神經元的活動情況[6]。早期的功能磁共振成像主要是任務態(tài)方式,即讓被試配合完成某種任務,如記憶任務或認知任務等,然后通過檢測此
究人員得到了很多重要發(fā)現(xiàn)。由于藥物使用可能對分析結果產生影響,我們了部分使用未服藥 MDD 被試的研究進展[127-132],并綜合這些研究中報告的峰NI 坐標,如圖 1-3 所示?梢姡琈DD 病人的默認模式網絡、背側注意網絡、網絡、控制和視覺網絡都有異常的局部功能活動。另外,小腦也參與了 MDD的病理發(fā)展過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聯(lián)合靜息態(tài)與DTI探究AD患者大腦的早期改變[J]. 林亞妹,王曉陽,付麗媛,肖慧,李輝,陳建新,陳自謙.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7(02)
[2]Molecular,Functional,and Structural Imaging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 Kai Zhang,Yunqi Zhu,Yuankai Zhu,Shuang Wu,Hao Liu,Wei Zhang,Caiyun Xu,Hong Zhang,Takuya Hayashi,Mei Tian. Neuroscience Bulletin. 2016(03)
[3]基于ReHo方法的顳葉癲癇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J]. 成文蓮,錢志余,張志強,陳志立,鐘元,譚啟富,盧光明. 生物物理學報. 2008(06)
本文編號:31388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313887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