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散峰度成像對兒童特發(fā)性全面性癲癇腦白質改變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08 23:40
目的:應用擴散峰度成像技術(及基于纖維束示蹤的空間統計分析方法)研究兒童特發(fā)性全面性癲癇患者腦白質微觀結構改變,分析其與臨床變量(病程、語言智商、操作智商、總智商)的相關性。方法:收集在2016年3月2018年12月就診于遵義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兒科門診與住院常規(guī)MRI檢查陰性的24例特發(fā)性全面性癲癇患者(男10例,女14例)作為病例組,另招募一般資料與病例組相匹配的28例(男14例,女14例)健康志愿者作為對照組。病例組與對照組性別使用卡方檢驗,年齡以及受教育程度使用雙樣本t檢驗。病例組患兒接受6-18歲適用的中國-韋氏兒童智力量表進行智力測試。所有受試者采用GE Signa HDxt 3.0T型超導型磁共振掃描儀行顱腦MRI檢查,掃描序列包括T1WI、T2-FLAIR和DKI序列。圖像處理:首先用將dicom格式轉換為nii格式,而后,將所有DKI圖像用DKE軟件進行批處理,獲得各向異性分數(fraction anisotropy,FA)、平均擴散率(mean diffusicity,MD)、平均峰度(mean kurt...
【文章來源】:遵義醫(yī)科大學貴州省
【文章頁數】:4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DKI參數詳細圖
圖 2 圖像預處理流程圖1.5 統計分析1.5.1 在 SPSS17.0 軟件下,對病例組與對照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等)進行統計分析,兩組資料年齡、受教育程度比較采用雙樣本 t 檢驗(two sample t-test),性別采用卡方檢驗(chi-square test),p<0.05 為有差異。1.5.2 利用 FSL 軟件中“randomise”命令,采用 n=5000 的置換試驗,對患者和對照組進行多次比較和無閾值聚類增強校正(threshold-free cluster enhancement, TFCE),p<0.05作為顯著性閾值。TBSS分析方法使用JHUICBM-DTI-81腦模板顯示差異腦區(qū)。1.5.3 利用 FSL 軟件在 p<0.05 的區(qū)域提取相關參數值。在 GraphPad Prism 6.0 軟件下,采用 Spearman 相關分析(Spearman correlation)觀察相關參數值與臨床變量(病程、VIQ、PIQ、FIQ)是否存在相關性并繪圖。
DKI圖像預處理及分析流程圖
本文編號:3126484
【文章來源】:遵義醫(yī)科大學貴州省
【文章頁數】:4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DKI參數詳細圖
圖 2 圖像預處理流程圖1.5 統計分析1.5.1 在 SPSS17.0 軟件下,對病例組與對照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等)進行統計分析,兩組資料年齡、受教育程度比較采用雙樣本 t 檢驗(two sample t-test),性別采用卡方檢驗(chi-square test),p<0.05 為有差異。1.5.2 利用 FSL 軟件中“randomise”命令,采用 n=5000 的置換試驗,對患者和對照組進行多次比較和無閾值聚類增強校正(threshold-free cluster enhancement, TFCE),p<0.05作為顯著性閾值。TBSS分析方法使用JHUICBM-DTI-81腦模板顯示差異腦區(qū)。1.5.3 利用 FSL 軟件在 p<0.05 的區(qū)域提取相關參數值。在 GraphPad Prism 6.0 軟件下,采用 Spearman 相關分析(Spearman correlation)觀察相關參數值與臨床變量(病程、VIQ、PIQ、FIQ)是否存在相關性并繪圖。
DKI圖像預處理及分析流程圖
本文編號:31264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312648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