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在腮腺腫瘤中的應用價值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27 23:41
目的:探討磁共振成像在腮腺腫瘤診斷與鑒別診斷中的價值。方法:選擇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1月63例經過手術病理證實的腮腺腫瘤病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病例均行常規(guī)MRI掃描、DWI掃描和動態(tài)增強掃描。1.分析良惡性腮腺腫瘤的一般資料和常規(guī)MRI征象。2.對不同病理類型腮腺腫瘤的ADCmean值、周圍腺體ADC值、腫瘤ADCmean值/周圍腺體ADC值比值(簡稱ADC比值)、ADCmin值進行分析,并對各組之間進行兩兩比較,采用ROC曲線計算曲線下面積并分析ADCmean值、周圍腺體ADC值、ADC比值、ADCmin值在腮腺腫瘤中的鑒別診斷效能,根據最大約登指數確定最佳診斷閾值,并計算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準確率。3.對時間-信號強度曲線(TIC)的達峰時間(Tpeak)和廓清率(WR)等參數進行分析,觀察總結腮腺腫瘤的TIC曲線特征。本研究將腮腺腫瘤的TIC曲線定義為四個類型,即A型(持續(xù)型),B型(廓清型),C型(平臺型)和D型(平坦型)。結果:1.63例腮腺腫瘤患者中,良性腫瘤52例,惡性腫瘤11例,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患者的平均年齡及性別...
【文章來源】:蚌埠醫(yī)學院安徽省
【文章頁數】: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不同組織學類型腮腺腫瘤數目占比圖
圖 2 腫瘤的 TIC 曲線類型2.4 統(tǒng)計學分析對數據進行整理、歸納,用 Excel 2003 建立數據庫,采用 SPSS 2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對計量資料采用 Komogorov-Smirnov 法進行正驗,用 Leneve 法進行方差齊性檢驗,數據若符合正態(tài)分布且方差齊性對樣本 t 檢驗或兩獨立樣本 t 檢驗;若數據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及方差齊性參數秩和檢驗。計數資料、形態(tài)學及 TIC 曲線類型的比較采用 2 檢驗確切概率法分析。P<0.05 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認為差異無義。對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指標繪制受試者工作特性曲線(Receiver OperaCharacteristic Curve,ROC),得出曲線下面積(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AUC 最大的指標表明其診斷效能最好。分析 ADCmean 值、周圍腺體ADC 比值、ADCmin 值鑒別不同腮腺腫瘤的診斷效能,根據最大約登登指數=敏感性+特異性-1),確定 ADCmean 值、周圍腺體 ADC 值、
ADC 比值平均數 0.987 1.429 1.703 1.006 1.767標準差 0.353 0.423 0.312 0.064 0.276上限 0.750 1.546 1.574 0.976 1.478下限 1.224 1.311 1.832 1.035 2.057ADCmin 值平均數 1.001 1.056 1.305 0.706 1.246標準差 0.318 0.327 0.195 0.086 0.114上限 0.788 0.965 1.224 0.667 1.125下限 1.215 1.147 1.385 0.746 1.366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ADC比值法對鑒別腮腺良惡性病灶的診斷價值[J]. 左志超,張衛(wèi),鄧文娟,寧瑞玲,董夢瑩,金觀橋,蘇丹柯,羅寧斌,賴少侶,李強. 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8(01)
[2]3.0T MR動態(tài)增強及DWI對腮腺腫瘤鑒別診斷的價值[J]. 鄭少燕,曾向廷,吳先衡,林斯宏,陳少賢,張奕偉. 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8(01)
[3]896例腮腺腫瘤臨床回顧分析[J]. 趙志國,高丹,王瑾,張力平. 上?谇会t(yī)學. 2017(06)
[4]磁共振動態(tài)定量掃描在鑒別腮腺腫瘤惡性度中的應用[J]. 桑鋆智,李醒,張?zhí)煊?李卉,呂偉揚. 中國醫(yī)療設備. 2017(08)
[5]擴散加權聯合動態(tài)對比增強磁共振成像鑒別診斷腮腺良惡性腫瘤[J]. 童娟,胡春洪,王小林,王振民,文偉.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17(08)
[6]磁共振擴散峰度成像鑒別不同腮腺疾病及診斷腮腺腺淋巴瘤的應用[J]. 俞順,石清磊,蘇家威,包強,庫雷志,鄭雪萍.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17(04)
[7]磁共振彌散峰度成像在腮腺腫瘤診斷與鑒別診斷的臨床價值[J]. 于金芬,王祥生,曹廣亮,王光彬,李傳亭. 中國醫(yī)學裝備. 2017(01)
[8]囊變在腮腺病變MRI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 劉培俊,張衛(wèi),王敏,文建榮,徐茂林. 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6(08)
[9]基于體素內不相干運動的擴散加權成像在涎腺腫瘤中的初步應用[J]. 童娟,胡春洪,王小林,段曉峰,尚滔,眭賀. 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6(06)
[10]腮腺單發(fā)腫塊的MRI診斷[J]. 楊靜,孫聚葆,詹浩輝. 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6(03)
本文編號:2942721
【文章來源】:蚌埠醫(yī)學院安徽省
【文章頁數】: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不同組織學類型腮腺腫瘤數目占比圖
圖 2 腫瘤的 TIC 曲線類型2.4 統(tǒng)計學分析對數據進行整理、歸納,用 Excel 2003 建立數據庫,采用 SPSS 2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對計量資料采用 Komogorov-Smirnov 法進行正驗,用 Leneve 法進行方差齊性檢驗,數據若符合正態(tài)分布且方差齊性對樣本 t 檢驗或兩獨立樣本 t 檢驗;若數據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及方差齊性參數秩和檢驗。計數資料、形態(tài)學及 TIC 曲線類型的比較采用 2 檢驗確切概率法分析。P<0.05 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認為差異無義。對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指標繪制受試者工作特性曲線(Receiver OperaCharacteristic Curve,ROC),得出曲線下面積(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AUC 最大的指標表明其診斷效能最好。分析 ADCmean 值、周圍腺體ADC 比值、ADCmin 值鑒別不同腮腺腫瘤的診斷效能,根據最大約登登指數=敏感性+特異性-1),確定 ADCmean 值、周圍腺體 ADC 值、
ADC 比值平均數 0.987 1.429 1.703 1.006 1.767標準差 0.353 0.423 0.312 0.064 0.276上限 0.750 1.546 1.574 0.976 1.478下限 1.224 1.311 1.832 1.035 2.057ADCmin 值平均數 1.001 1.056 1.305 0.706 1.246標準差 0.318 0.327 0.195 0.086 0.114上限 0.788 0.965 1.224 0.667 1.125下限 1.215 1.147 1.385 0.746 1.366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ADC比值法對鑒別腮腺良惡性病灶的診斷價值[J]. 左志超,張衛(wèi),鄧文娟,寧瑞玲,董夢瑩,金觀橋,蘇丹柯,羅寧斌,賴少侶,李強. 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8(01)
[2]3.0T MR動態(tài)增強及DWI對腮腺腫瘤鑒別診斷的價值[J]. 鄭少燕,曾向廷,吳先衡,林斯宏,陳少賢,張奕偉. 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8(01)
[3]896例腮腺腫瘤臨床回顧分析[J]. 趙志國,高丹,王瑾,張力平. 上?谇会t(yī)學. 2017(06)
[4]磁共振動態(tài)定量掃描在鑒別腮腺腫瘤惡性度中的應用[J]. 桑鋆智,李醒,張?zhí)煊?李卉,呂偉揚. 中國醫(yī)療設備. 2017(08)
[5]擴散加權聯合動態(tài)對比增強磁共振成像鑒別診斷腮腺良惡性腫瘤[J]. 童娟,胡春洪,王小林,王振民,文偉.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17(08)
[6]磁共振擴散峰度成像鑒別不同腮腺疾病及診斷腮腺腺淋巴瘤的應用[J]. 俞順,石清磊,蘇家威,包強,庫雷志,鄭雪萍.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17(04)
[7]磁共振彌散峰度成像在腮腺腫瘤診斷與鑒別診斷的臨床價值[J]. 于金芬,王祥生,曹廣亮,王光彬,李傳亭. 中國醫(yī)學裝備. 2017(01)
[8]囊變在腮腺病變MRI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 劉培俊,張衛(wèi),王敏,文建榮,徐茂林. 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6(08)
[9]基于體素內不相干運動的擴散加權成像在涎腺腫瘤中的初步應用[J]. 童娟,胡春洪,王小林,段曉峰,尚滔,眭賀. 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6(06)
[10]腮腺單發(fā)腫塊的MRI診斷[J]. 楊靜,孫聚葆,詹浩輝. 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6(03)
本文編號:29427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294272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