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及少年頸部淋巴結病變及其超聲聲像圖特征分析
本文關鍵詞:兒童及少年頸部淋巴結病變及其超聲聲像圖特征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比較兒童及少年與成人頸部淋巴結病變構成比的區(qū)別,初步探討兒童及少年頸部淋巴結病變的超聲聲像圖特點。方法:回顧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經超聲檢查診斷為頸部淋巴結腫大患者的臨床、病理及超聲檢查資料,其中≥18歲的成人患者1432例,18歲的兒童及少年患者289例,對比成人組與兒童及少年組頸部淋巴結疾病構成比及聲像圖特征,分析成人組與兒童及少年組頸部淋巴結病變的發(fā)病情況,初步探討兒童及少年頸部淋巴結病變的超聲聲像圖特點。結果:兒童及少年與成人頸部淋巴結病變的構成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兒童及少年組與成人組頸部淋巴結病變中均以良性反應性增生為主(兒童及少年87.20%,成人54.89%),而兒童及少年組中的惡性病變僅占極少部分(3.45%),成人組中惡性病變比例(31.64%)明顯高于兒童及少年組;兒童及少年頸部淋巴結良、惡性病變聲像圖特征中L/S、淋巴門位置形態(tài)、淋巴結內血流信號類型間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中兒童及少年頸部淋巴結良惡性病變的超聲聲像圖表現如下:良性病變聲像圖特征L/S≥2(93.90%),淋巴門位置居中、形態(tài)規(guī)則(82.44%),淋巴結內血流信號呈淋巴門型(84.23%);惡性病變聲像圖特征L/S2(60.00%);淋巴門位置居中且規(guī)則(60.00%),淋巴結內的血流信號為淋巴門型或混合型(各占40.00%)。結論:兒童及少年與成人的頸部淋巴結的病變構成比存在差異,超聲作為診斷頸部淋巴結病變的首選檢查方法,對兒童及少年頸部淋巴結病變的診斷具有重要價值。
【關鍵詞】:彩色多普勒超聲 兒童及少年 頸部淋巴結
【學位授予單位】:新疆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445.1;R522
【目錄】: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前言10-11
- 研究內容與方法11-14
- 1. 研究對象11-13
- 1.1 納入標準11
- 1.2 排除標準11
- 1.3 臨床資料11-13
- 1.4 分組13
- 2. 研究方法13
- 2.1 儀器及設置13
- 2.2 檢查方法及觀察指標13
- 3. 統計學處理13-14
- 結果14-17
- 討論17-25
- 小結25-26
- 致謝26-27
- 參考文獻27-30
- 綜述30-38
- 參考文獻35-38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位論文38-39
- 導師評閱表3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苗月芬,刁連君;淋巴結病變細針吸取細胞學檢查274例分析[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4年01期
2 白云;楊鳳;劉俊平;杜景;王秋梅;李智慧;張向叢;;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對淺表淋巴結病變的相關因素定量分析[J];河北醫(yī)藥;2008年08期
3 朱光第;涎腺淋巴結的愛滋病相關淋巴結病變[J];國外醫(yī)學.口腔醫(yī)學分冊;1986年04期
4 虞積仁,李競賢;進一步提高淋巴結病變的正確診斷[J];中華內科雜志;1994年05期
5 程艷,李翔,黃華,唐敏;彩色超聲顯像技術在頸部淋巴結病變診斷中的應用[J];云南醫(yī)藥;2000年02期
6 李銳,汪宇宏,李慶生,羅軼瑛;365例淋巴結病變細針吸取細胞學檢查診斷分析[J];重慶醫(yī)學;2005年09期
7 邢偉;陳杰;田建明;;淋巴結病變影像學診斷進展[J];國際醫(yī)學放射學雜志;2009年02期
8 曹兵生;張華;梁建琴;劉倩;鄧娟;;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對頸部淋巴結病變的診斷價值[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10年04期
9 周志韶,喬振亞;容易誤診的淋巴結病變[J];診斷病理學雜志;1997年04期
10 唐石初,吳澤惠,楊通明,劉世平,程智;彩色多普勒能量圖在淺表淋巴結病變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02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鄭葆春;壽柏泉;孟昭業(yè);;腮腺淋巴結病變35例臨床分析[A];FDI、CSA臨床口腔進展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9年
2 胡蓉菲;王怡;王利英;;計算機輔助診斷系統診斷淺表淋巴結病變的價值[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二次全國淺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3 孫彬;陳文衛(wèi);初洪鋼;郭瑞強;孫有剛;;超聲在淺表淋巴結病變診斷中的應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六次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1年
4 陳克敏;;腹腔內淋巴瘤和淋巴結病變的診斷及活檢[A];第十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術研討會暨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研究與診斷學習班資料匯編[C];2009年
5 湛瑛;王麗;羅艷;楊學平;張瑤;趙紅心;;AIDS合并淋巴結病變的超聲表現[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十一屆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2年
6 孫卓貴;劉立靜;;彩色多普勒超聲在淺表淋巴結病變診斷及鑒別中的應用價值[A];第九屆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7 毛新峰;祝躍明;金中高;趙育英;;頸部淋巴結病變的CT診斷與鑒別診斷[A];2007年浙江省放射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8 萬淑華;付志勇;管湘霞;佘凱;;彩超對頸部淋巴結病變的良惡性鑒別診斷[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二次全國淺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9 萬淑華;付志勇;管湘霞;佘凱;;彩超對頸部淋巴結病變的良惡性鑒別診斷[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八屆全國腹部超聲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10 王朝夫;;淋巴結病變的病理診斷體會[A];第十一屆中國抗癌協會全國淋巴瘤學術大會教育論文集[C];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淑香;全身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在淋巴結病變中的應用價值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2 李巍煒;兒童及少年頸部淋巴結病變及其超聲聲像圖特征分析[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6年
3 孫睿;頸部淋巴結病變的多層螺旋CT鑒別診斷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3年
4 劉妍;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及動態(tài)增強MRI在淋巴結病變鑒別診斷中的價值[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5 高峰;頸部淋巴結病變CT灌注成像表現與血管生成狀態(tài)的相關性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2年
6 石夢昀;雙源CT雙能量掃描在頸部淋巴結病變中的臨床應用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4年
7 楊慧遠;CT能譜成像在鑒別頸部不同性質淋巴結病變中的臨床價值[D];鄭州大學;2012年
8 張秀玲;常規(guī)MR結合DWIBS成像在淋巴結病變中的應用[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2年
9 曾泳瀚;頸部淋巴結病變的DWI與常規(guī)MRI圖像融合的應用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8年
10 吳芳;探討灰階及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頸部淋巴結病變的價值[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兒童及少年頸部淋巴結病變及其超聲聲像圖特征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661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266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