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ESBL肺炎克雷伯菌的β-內酰胺類與氨基糖苷類和磺胺類耐藥元件分析
本文選題:肺炎克雷伯菌 + 耐藥 ; 參考:《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7年21期
【摘要】:目的調查一組20株產ESBL肺炎克雷伯菌中β-內酰胺類、氨基糖苷類與磺胺類獲得性耐藥元件基因的攜帶狀況,以及菌株間的親緣關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6月醫(yī)院住院患者標本中分離的20株產ESBL肺炎克雷伯菌,采用聚合酶鏈反應(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23種β-內酰胺類耐藥基因、11種氨基糖苷類耐藥基因、5種磺胺類耐藥基因、8種可移動遺傳元件遺傳標記,陽性耐藥基因測序后直接作BLAST比對,耐藥基因檢測結果作樣本聚類分析(UPGMA法)。結果 20株產ESBL肺炎克雷伯菌每株均檢出β-內酰胺類耐藥基因、磺胺類耐藥基因和可移動遺傳元件遺傳標記基因,陽性率達100.0%,有19株檢出氨基糖苷類藥物獲得性耐藥基因,陽性率95.0%;20株菌共檢出6種β-內酰胺酶類耐藥基因、4種氨基糖苷類耐藥基因、3種磺胺類耐藥基因、6種可移動遺傳元件遺傳標記,且陽性率較高;樣本聚類分析顯示菌株有聚集性,共有12-14號株、7-20號株、15-18-19號株、8-9號株4個克隆傳播。結論本組20株產ESBL肺炎克雷伯菌攜帶的β-內酰胺類耐藥基因、氨基糖苷類耐藥基因、磺胺類耐藥基因和可移動遺傳元件遺傳標記是對β-內酰胺類、氨基糖苷類、磺胺類產生耐藥的重要原因,本組菌檢出的四個克隆高度疑似醫(yī)院感染。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rrying status of 尾 -lactams, aminoglycosides and sulfamethylamine acquired drug resistance element genes in 20 strains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producing ESBL,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5, 20 strains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were isolated from hospitalized patient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sequence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ze 23 尾 -lactam resistance genes, 11 aminoglycoside resistance genes, 5 sulfamide resistance genes and 8 transportable genetic elements. The positive drug resistance genes were compared with BLAST directly after sequencing, and the results of drug resistance gene analysis were analyzed by UPGMA method. Results 尾 -lactam resistance genes, sulfamethylamine resistance genes and transportable element genetic marker genes were detected in 20 strains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The positive rate was 100.00.Aminoglycoside acquired drug resistance genes were detected in 19 strains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A total of 6 尾 -lactamases resistant genes, 4 aminoglycoside resistance genes, 3 sulfadiazine resistance genes and 6 transportable genetic element genetic markers were detected in 20 strains, and the positive rate was high, and the sample cluste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trains were clustered. A total of 12-14 strains, 7-20 strains, 15-18-19 strains and 8-9 strains were cloned and transmitted. Conclusion 20 strains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produced 尾 -lactam, aminoglycoside, sulfonamide-resistant and transportable genetic markers of 尾 -lactam, aminoglycoside, 尾 -lactam and aminoglycoside. Four clones were highly suspected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作者單位】: 湖北省監(jiān)利縣人民醫(yī)院檢驗科;寧波市第一醫(yī)院檢驗科;
【基金】:浙江省中醫(yī)藥基金資助項目(2011ZB126)
【分類號】:R446.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洪繼平,劉紅星,許冀陜;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的臨床特點及對策[J];當代醫(yī)學;2000年11期
2 馮瑞祥,王靖,鐘靜,王自衛(wèi);產超ESBL菌的耐藥表型及四種檢出方法比較[J];南京軍醫(yī)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3 李宏,楊衛(wèi)紅,譚曉虹;ESBL菌株的檢測及臨床意義[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4 何松彬;凌云;葉初陽;;產ESBL菌株的檢測及臨床研究[J];淮海醫(yī)藥;2006年04期
5 邵海楓,王衛(wèi)萍,張小衛(wèi),李珍大;用Vitek-ESBL試驗檢測超廣譜β-內酰胺酶的建議[J];臨床檢驗雜志;2002年02期
6 劉琰,徐小平;產ESBL菌流行趨勢及耐藥趨勢分析[J];實用臨床醫(yī)學;2005年08期
7 杜柯凝;宇亞娟;孫利偉;;新生兒病房產ESBL菌篩查的意義[J];中國婦幼保健;2012年19期
8 張永恩;陳茜;牛肖梅;彭麗娥;;產ESBL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臨床分布及耐藥性特點[J];海南醫(yī)學;2013年02期
9 穆新林,閔宏林,周昭彥,倪才妹;雙紙片試驗檢測產ESBL菌的敏感性及特異性研究[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01年05期
10 沈麗珍;張愛鳴;陳素菜;李坤;;ESBL顯色培養(yǎng)基的顯色評價[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0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傅愛玲;李希華;;ESBL菌株在檢測報告中應注意的問題[A];第6次全國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2 王榮芳;;ESBL~+肺炎患兒的臨床護理[A];全國內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全國心臟內、外科?谱o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3 沈麗珍;陳洪敏;陳素菜;李坤;;ESBL顯色培養(yǎng)基的顯色評價[A];2009年浙江省檢驗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4 羅燕萍;張秀菊;田芳;潘光娟;沈定霞;;產ESBL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腸埃希菌的分布及不同來源的ESBL耐藥性[A];中華醫(yī)院管理學會第十一屆全國醫(yī)院感染管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4年
5 賀愛民;黃榮平;陳文萍;劉空前;;細菌耐藥菌株檢測[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和超廣譜b內酰氨酶(ESBL)菌株的檢測]及藥敏分析討論[A];第五次全國中青年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6 張文利;沈定霞;李星萍;羅燕萍;劉軍;王新玉;施星海;;產酸克雷伯菌ESBL與AmpC酶耐藥表型及基因型研究[A];第五次全國中青年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7 原英;孫宏莉;王輝;寧永忠;徐英春;謝秀麗;;β內酰胺類抗生素對產CTX-M型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大腸桿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接種效應[A];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第十三屆全國醫(yī)院感染管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8 張文利;;產酸克雷伯菌ESBL與AmpC酶耐藥表型及基因型研究[A];第五次全國中青年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9 徐昕;崔金環(huán);馬均寶;許燕卿;源孔文;左亞沙;司建華;;社區(qū)及醫(yī)院感染中產ESBL的E.coli和Kp細菌耐藥性及質粒分析[A];中華醫(yī)院管理學會第十一屆全國醫(yī)院感染管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4年
10 萬珊;費櫻;楊煥婕;劉寶;;1051株臨床肺炎克雷伯菌藥敏分析[A];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第十八屆全國醫(yī)院感染管理學術年會論文資料匯編[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蔡璇;ICU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質粒介導喹諾酮耐藥基因檢測和耐藥機制研究[D];武漢大學;2014年
2 喻瑋;磷霉素單用及聯(lián)合對產KPC酶肺炎克雷伯菌的PK/PD和基因組學研究[D];浙江大學;2017年
3 齊艷;產KPC型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分子分型及傳播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4 趙麗娜;基層醫(yī)療機構大腸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氟喹諾酮耐藥分子流行及遺傳特征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5 李君杰;產KPC酶肺炎克雷伯菌對磷霉素耐藥及傳播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風軍;ESBL陽性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腸埃希菌對常用抗生素的耐藥性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2 藍惠華;產ESBLs大腸埃希菌耐藥基因水平轉移元件的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7年
3 杜柯凝;新生兒病房ESBL菌感染狀況的分析及預防[D];吉林大學;2012年
4 郭業(yè)彬;水中產ESBL大腸埃希菌bla CTX-M耐藥基因轉移及在燒傷傷口定殖實驗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1年
5 楊永清;蘭州地區(qū)臨床分離大腸埃希菌與肺炎克雷伯菌產ESBLs的基因型及耐藥性研究[D];寧夏醫(yī)科大學;2015年
6 黃婭鈴;耐碳青酶烯類肺炎克雷伯菌產酶耐藥機制及同源性分析[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5年
7 蒲姝麗;碳青霉烯非敏感肺炎克雷伯菌耐藥機制及分子流行病學初步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5年
8 李玲霞;肺炎克雷伯菌的臨床分離及耐藥性分析[D];吉林大學;2016年
9 鐘雪珊;健康人、腹瀉兒童與鼠形動物腸道肺炎克雷伯菌的病原學特征和耐藥性分析[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6年
10 全晶晶;中國社區(qū)發(fā)作血流感染產ESBLs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現(xiàn)狀和危險因素分析[D];浙江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9041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1904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