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毒素注射治療脊髓損傷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臨床研究
本文關鍵詞: 脊髓損傷 神經(jīng)源性腸道 出口梗阻型排便障礙 肉毒毒素 出處:《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7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研究肉毒毒素注射對脊髓損傷所致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治療效果。方法:對脊髓損傷后慢性便秘經(jīng)系統(tǒng)腸道功能康復訓練無效的86例患者,應用結腸傳輸試驗、肛腸動力學檢查等明確診斷為出口梗阻型并肛管壓力過高的便秘患者25例,選擇在肛門的1、5、7、11共4點將肉毒毒素注入肛門直腸環(huán)內,肉毒毒素用量32—48U;注射后1個月、3個月分別觀察排便情況,注射后1個月復查肛腸動力學指標變化,分析其療效。結果:25例患者的排便頻率由注射前1.72±0.24次/周增加到第1個月的4.00±0.25次/周(P0.01)、第3個月的3.36±0.25次/周(P0.01);每次排便耗時由注射前29.60±1.83min減少到第1個月的15.52±1.29min(P0.01)、第3個月的21.20±1.77min(P0.01),需要栓劑及手掏大便等輔助排便方式的病例減少;肛管最大收縮壓由注射前的171.34±27.09mmHg降至第1個月的112.09±31.09mmHg(P0.01);直腸-肛管弛緩反射異常例數(shù)由24例減為13例(P0.01),球囊迫出成功例數(shù)由3例增至16例(P0.01)。結論:肉毒毒素肛門直腸環(huán)注射對脊髓損傷出口梗阻型便秘是一個簡便有效的治療方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botulinum toxin injection on 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 caused by spinal cord injury. Colonic transit test and anorectal dynamic examination were used to diagnose 25 patients with constipation with outlet obstruction and high anal pressure. (11) Botulinum toxin was injected into the anorectal ring at 4 points and the dosage of botulinum toxin was 32-48 U; Defecation was observed 1 month and 3 months after injection, and the changes of anorectal dynamics were reexamined 1 month after injection. Results the defecation frequency increased from 1.72 鹵0.24 times per week before injection to 4.00 鹵0.25 times per week at the first month (P0.01). In the third month, 3.36 鹵0.25 times per week (P 0.01); The time of each defecation was reduced from 29.60 鹵1.83 min before injection to 15.52 鹵1.29 min (P0.01) in the first month. In the third month (21.20 鹵1.77 min),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ho needed suppositories and hand defecation and other auxiliary defecation methods was reduced. The maximum systolic pressure of anal canal decreased from 171.34 鹵27.09mmHg before injection to 112.09 鹵31.09mmHg at the first month. The number of abnormal rectoanal flaccid reflex was reduced from 24 to 13 (P 0.01). The number of successful cases was increased from 3 cases to 16 cases (P 0.01). Conclusion: botulinum toxin anorectal ring injection is a simple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outlet obstruction constipation of spinal cord injury.
【作者單位】: 廣東省工傷康復醫(yī)院顱腦損傷康復科;廣東省工傷康復醫(yī)院脊髓損傷康復科;廣東省工傷康復醫(yī)院放射科;廣東省工傷康復醫(yī)院外科;
【基金】:廣東省醫(yī)學科學基金資助項目(A2013482)
【分類號】:R651.2;R574.62;R493
【正文快照】: 脊髓損傷(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個嚴重影響機體功能的疾病,其所致的運動、感覺和排尿等功能障礙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與之相比,SCI后腸道功能障礙或稱神經(jīng)源性腸道(neurogenic bowel dysfunction,NBD)并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其所致的排便障礙的處理目前仍然是一個極為棘手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丁曙睛;;肛腸動力學檢查在盆腔臟器脫垂病情評估中的應用及臨床價值[J];中國醫(yī)刊;2014年04期
2 李建軍;王方永;;脊髓損傷神經(jīng)學分類國際標準(2011年修訂)[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1年10期
3 鄭櫻;周紅俊;李建軍;劉根林;郝春霞;張纓;王一吉;康海瓊;衛(wèi)波;;國際脊髓損傷腸功能基礎數(shù)據(jù)集[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0年03期
4 徐青;高飛;王磊;岳軍忠;劉文國;張鋒良;龍志華;余微波;李建軍;;脊髓損傷后腸道功能障礙:美國臨床實踐指南解讀[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0年01期
5 梁志平;楊冬生;李向民;;不透X線標志物法對胃排空及胃腸通過時間的測定[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雜志;2006年03期
6 汪志杰 ,喻德洪;結腸運輸試驗的價值、診斷標準及臨床應用[J];大腸肛門病外科雜志;2003年02期
7 李實忠;結腸直腸肛管動力學改變及其臨床意義[J];大腸肛門病外科雜志;2002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曉倩;高云;高松;;針灸聯(lián)合康復治療對不同程度脊髓損傷患者神經(jīng)功能的影響[J];世界中醫(yī)藥;2017年04期
2 張啟富;吳小平;陳在娟;周開斌;曹錫忠;;前庭康復訓練治療脊髓損傷伴上運動神經(jīng)元膀胱的療效觀察[J];廣西醫(yī)學;2017年04期
3 陳余思;孔祥玉;賈晉榮;;針灸治療脊髓損傷后神經(jīng)源性膀胱功能障礙臨床研究[J];新中醫(yī);2017年04期
4 陶曉春;林暉;徐偉祥;潘友珍;鐘盛蘭;曹永清;;拖線置管墊棉綜合療法治療復雜性肛瘺臨床研究[J];陜西中醫(yī);2017年04期
5 李建軍;楊明亮;楊德剛;高峰;杜良杰;廖利民;陳伯華;周方;張雪松;孫天勝;張保中;項曉培;陳麗霞;周紅俊;劉松懷;孫知寒;劉穎;劉璇;胡春英;黃秋晨;吳娟;黃富表;張曉穎;李軍;陳亮;劉宏煒;宮慧明;;“創(chuàng)傷性脊柱脊髓損傷評估、治療與康復”專家共識[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7年03期
6 譚護群;宋蘇閩;歐杏枝;吳均玲;黎慶衛(wèi);;不完全性脊髓損傷患者的個體化分階段護理[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17年03期
7 馮程程;申才良;宋旆文;章仁杰;董福龍;;急性頸脊髓損傷繼發(fā)低鈉血癥影響因素分析[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7年04期
8 劉秀平;王占國;;脊髓損傷神經(jīng)源性腸道功能障礙的中西醫(yī)管理策略[J];光明中醫(yī);2017年05期
9 宗慧燕;何毅;郭華;丁明甫;胡榮慶;肖澤釗;王曉紅;;脊髓損傷社區(qū)康復轉介模式探索[J];華西醫(yī)學;2017年03期
10 耿丹;鐘丹;;電針關元穴治療脊髓損傷患者逼尿肌反射亢進的療效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7年06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金洵;丁義江;王玲玲;丁曙晴;舒琳;蔣亞文;霍維宇;;針刺治療慢性功能性便秘療效觀察[J];中國針灸;2010年02期
2 謝禹昌 ,張根福;結腸運輸試驗及排糞造影X線診斷與應用[J];大腸肛門病外科雜志;2001年01期
3 汪志杰,喻德洪;鋇糊法與鋇液法排糞造影效果比較[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1999年04期
4 邢進宏,柯美云,陳元方,王智鳳,孫綱,,張淑琴,徐競英;奧美拉唑對人胃膽囊排空的影響及其相關機制研究[J];中華消化雜志;1997年04期
5 張秀蘭,柯美云,潘國宗;測定便秘患者胃腸通過的一種簡便方法[J];基礎醫(yī)學與臨床;1995年S1期
6 劉世信;張殿文;吳菲;謝瑞碧;張培達;馬東旺;孟凡澄;肖寇生;湯惠琴;;結腸運輸試驗對診斷便秘的價值[J];中華醫(yī)學雜志;1993年02期
7 李實忠;喻德洪;屠岳;;頑固性便秘的結腸運輸試驗[J];中國肛腸病雜志;1990年03期
8 高利利;吳本儼;邵勇;李園;;老年特發(fā)性便秘患者結腸動力學變化[J];中國肛腸病雜志;2001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瑞峰,才書春,張強,張杰,晉記龍,靳建明;低場強MRI掃描對脊髓損傷的評價[J];山西臨床醫(yī)藥;2000年12期
2 關驊,唐和虎;脊髓損傷早期康復[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0年04期
3 吳文堅;脊髓損傷的心理效應[J];國外醫(yī)學(創(chuàng)傷與外科基本問題分冊);2000年02期
4 詹海英;脊髓損傷患者的膀胱訓練[J];現(xiàn)代康復;2001年06期
5 于笑難,蔣品;脊髓損傷患者偏癱與血清瘦素的關系[J];現(xiàn)代康復;2001年20期
6 鄧寧;脊髓損傷的治療及研究展望[J];醫(yī)學文選;2001年06期
7 任少華;脊髓損傷患者的咳嗽閾值[J];中國康復;2001年04期
8 邱卓英 ,施紅梅 ,馬洪卓;脊髓損傷患者的心理特點及其康復策略[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02年06期
9 ;修復脊髓損傷的新方法[J];河南醫(yī)學研究;2002年04期
10 ;社區(qū)脊髓損傷患者對多方位擴大服務范圍的需求[J];中國臨床康復;2002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于鐵強;馮世慶;;216例外傷性脊髓損傷住院患者分析[A];第七屆全國創(chuàng)傷學術會議暨2009海峽兩岸創(chuàng)傷醫(yī)學論壇論文匯編[C];2009年
2 葉英;;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的研究進展[A];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第十三次全國急診醫(yī)學學術年會大會論文集[C];2010年
3 張澤華;許以秀;黃小虹;;脊髓損傷早期康復進展[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會議論文集[C];2003年
4 呂衛(wèi)軍;;脊髓損傷康復的觀察[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五屆全國康復治療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5 孫陽;呂政;高敏;李勝活;;脊髓損傷早期康復在我院開展現(xiàn)狀及開展早期康復理由[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物理醫(yī)學與康復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6 吳波;任先軍;郭樹章;;少突膠質前體細胞移植治療脊髓損傷[A];第八屆全國脊柱脊髓損傷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7 蔡培強;湯遜;;脊髓損傷的移植治療研究現(xiàn)狀及進展[A];第八屆全國脊柱脊髓損傷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8 白躍宏;;脊髓損傷的康復[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五次全國老年康復學術大會上海市康復醫(yī)學會成立20周年暨老年康復診療提高班論文匯編[C];2008年
9 萬里;史文博;廖利民;;夜間陰莖勃起測定系統(tǒng)對不同平面脊髓損傷者的觀測[A];中華醫(yī)學會男科學分會第十三次全國男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10 周謀望;;脊髓損傷康復進展[A];2013浙江省物理醫(yī)學與康復學學術年會暨第八屆浙江省康復醫(yī)學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于亞軍;首屆全國脊髓損傷外科治療與康復研討會在我市召開[N];呼和浩特日報(漢);2009年
2 ;北京:脊髓損傷發(fā)病率過高[N];健康時報;2003年
3 編譯 于娜;早期脊髓損傷有新療法[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9年
4 通訊員 陳亞偉 記者 徐丹鹿;我國每年脊髓損傷者數(shù)萬人[N];光明日報;2003年
5 上海楊浦 朱群邦;脊髓損傷患者的家居環(huán)境改進[N];上海中醫(yī)藥報;2012年
6 上海浦東 陸至順;脊髓損傷患者的心理特征[N];上海中醫(yī)藥報;2013年
7 ;脊髓損傷康復趕早[N];保健時報;2005年
8 鄭穎t
本文編號:14424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1442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