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肝脾相關”辨治兒科疾病
本文關鍵詞:從“肝脾相關”辨治兒科疾病 出處:《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7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肝脾相關 肝常有余 脾常不足 脾胃病 肝膽病 兒童多動癥 抽動癥
【摘要】:結(jié)合小兒"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生理、病理特點,"肝脾相關"理論可運用于小兒治未病,小兒脾胃疾病、肝膽疾病、兒童多動癥及抽動癥等疾病的診治,亦可運用此理論。在治未病中,未病先防需健脾疏肝,病后調(diào)養(yǎng)應健脾調(diào)肝;小兒脾胃疾病除了運脾開胃,還應疏肝清肝、調(diào)暢氣機;小兒肝膽病除了疏肝利膽,還應健脾化濕;兒童多動癥及抽動癥需抑木扶土、肝脾同治。正確理解"肝脾相關"理論并在兒科的臨床實踐中注重肝脾同治,對提高兒科診治療效具有重要作用。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xcess of liver" and "deficiency of spleen", the theory of "liver and spleen correlation" can be applied to treat diseases in children, diseases of spleen and stomach in children, and diseases of liver and gallbladde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s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nd tic disorder can also be applied to this theory.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spleen and relieve the liver before the disease, and then to nourish the spleen and regulate the liver; Children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 in addition to the spleen appetizer, but also should soothe liver and liver, unobstructed Qi; In addition to soothing liver and gallbladder, children with hepatobiliary disease should strengthen spleen and dehumidify. Children with ADHD and THD need to suppress wood and support soil, liver and spleen should be treated together. It is important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theory of "liver and spleen correlation" and pay attention to simultaneous treatment of liver and spleen in clinical practice of pediatrics,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curative effect of pediatr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作者單位】: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兒科;
【基金】:廣東省第二批名中醫(yī)師承項目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李宜瑞嶺南名老中醫(y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項目(編號:201593)
【分類號】:R272
【正文快照】: 肝脾相關理論是中醫(yī)學五臟相關理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醫(yī)內(nèi)科的臨床診治中應用廣泛。在兒科疾病的臨床診治中,結(jié)合小兒五臟的生理、病理特點,運用“肝脾相關”理論辨治小兒各種疾病亦能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論述如下。1“肝脾相關”理論的闡釋20世紀80年代中醫(yī)學家鄧鐵濤教授提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新平,廖伯年,鄧正萬;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治療兒童多動癥30例[J];四川中醫(yī);2005年07期
2 陳學智;;推拿結(jié)合中藥治療兒童多動癥50例[J];浙江中醫(yī)雜志;2009年11期
3 宋知行,張永;兒童多動癥65例證治報告[J];新中醫(yī);1986年06期
4 李宏偉;安笑然;;王烈教授治兒童多動癥的經(jīng)驗[J];吉林中醫(yī)藥;1992年01期
5 李小芳,劉麗勤,陸潤基;益智合劑治療兒童多動癥50例[J];中國藥業(yè);2003年04期
6 李元翰;中藥治療兒童多動癥體會[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7 于作洋,王基鑫;靜寧湯加減治療兒童多動癥68例臨床觀察[J];中醫(yī)兒科雜志;2005年01期
8 蘆紅偉;;兒童多動癥的中醫(yī)辯證與防治[J];甘肅科技縱橫;2006年04期
9 張樹和;莊然;;中藥治療兒童多動癥198例[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7年05期
10 劉芳琴;田小剛;;芍藥甘草湯加味配合耳穴按壓治療兒童多動癥47例[J];甘肅中醫(yī);2008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家林;呂同華;;中藥分型治療兒童多動癥18例臨床研究[A];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學會第七屆精神疾病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2年
2 陳杰奎;;中醫(yī)推拿防治兒童多動癥[A];2011中國針灸學會年會論文集(摘要)[C];2011年
3 陳杰奎;劉振寰;;中醫(yī)推拿防治兒童多動癥[A];第七屆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醫(yī)外治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4 陳杰奎;劉振寰;;中醫(yī)推拿防治兒童多動癥[A];第28次全國中醫(yī)兒科學術大會暨2011年名老中醫(yī)治療(兒科)疑難病臨床經(jīng)驗高級專修班論文匯編[C];2011年
5 陳杰奎;劉振寰;;中醫(yī)推拿防治兒童多動癥[A];廣東省針灸學會第十二次學術研討會暨全國腦卒中及脊柱相關性疾病非藥物診療技術培訓班論文集[C];2011年
6 唐彥;何平;;中藥復方治療兒童多動癥的動物實驗研究進展[A];第二十九次全國中醫(yī)兒科學術大會暨“小兒感染性疾病的中醫(yī)藥防治”培訓班論文匯編[C];2012年
7 韓新民;;兒童多動癥心肝火旺證探析[A];中醫(yī)藥學術發(fā)展大會論文集[C];2005年
8 馬翠翠;馬融;張喜蓮;李瑞仕;;“益腎填精”法治療兒童多動癥的臨證體會[A];第二十九次全國中醫(yī)兒科學術大會暨“小兒感染性疾病的中醫(yī)藥防治”培訓班論文匯編[C];2012年
9 丁惠玲;;王霞芳老師治療兒童多動癥的經(jīng)驗[A];第23屆全國中醫(yī)兒科學術研討會暨兒科名中醫(yī)講習班論文匯編[C];2006年
10 周懷明;;針藥結(jié)合治療兒童多動癥臨床觀察[A];中華醫(yī)學會第三次全國兒科基層醫(yī)師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高新軍;兒童多動癥 中醫(yī)綜合治療有優(yōu)勢[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2年
2 ;刮痧耳壓治療兒童多動癥[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3年
3 陳永輝;兒童多動癥的中醫(yī)診治[N];家庭醫(yī)生報;2005年
4 王坤一;兒童多動癥的辨證治療[N];中國醫(yī)藥報;2001年
5 本報記者 徐亞靜;中醫(yī)已探索出治療多動癥的系統(tǒng)方法[N];中國醫(yī)藥報;2012年
6 王雪飛;兒童多動癥有了療效預測模型[N];健康報;2006年
7 肖達(上海市針灸經(jīng)絡研究所副主任醫(yī)師);兒童多動癥、弱智的綜合調(diào)治[N];上海中醫(yī)藥報;2006年
8 李典云;治兒童多動癥驗方[N];農(nóng)村醫(yī)藥報(漢);2005年
9 白云;中醫(yī)治療兒童多動癥[N];民族醫(yī)藥報;2007年
10 沈建;科學識別兒童多動癥[N];云南日報;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李文龍;參芪歸脾糖漿治療兒童多動癥(心脾兩虛)的臨床觀察[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2 閆巖;頭項針治療兒童多動癥的臨床研究[D];長春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3 劉倩;平動湯治療兒童多動癥(腎虛肝亢)的臨床研究[D];長春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4 高彩霞;從心肝腎論治兒童多動癥的臨床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5 張吉仲;55例兒童多動癥體質(zhì)調(diào)查及中醫(yī)藥防治方案設計[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03年
6 劉昕;沙盤游戲治療兒童多動癥(腎虛肝亢型)的臨床研究[D];長春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7 郭玉清;兒童多動癥中醫(yī)臨床路徑的應用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3787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1378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