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引導下的細針穿刺在頭頸部腫瘤淋巴結轉移中的診斷價值
本文關鍵詞:超聲引導下的細針穿刺在頭頸部腫瘤淋巴結轉移中的診斷價值 出處:《中國癌癥雜志》2017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頭頸部腫瘤 淋巴結轉移 超聲診斷 細針穿刺 細胞學診斷
【摘要】:頭頸部腫瘤的準確分期是決定治療方案和預后的關鍵,而頸部淋巴結的評估又是決定分期的關鍵。目前評估頸部淋巴結的方法有超聲、超聲引導下的細針穿刺(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CT、MRI和PET/CT等,超聲引導下的FNA具有操作簡單、創(chuàng)傷小和禁忌證少等優(yōu)點,聯(lián)合細胞塊及分子生物學檢測可在一定程度上達到病理學診斷目的。該文對超聲引導下的FNA在頭頸部腫瘤頸部淋巴結轉移中的診斷價值進行綜述。
[Abstract]:The accurate staging of head and neck tumors is the key to decide the treatment plan and prognosis , and the evaluation of cervical lymph nodes is the key to determine the staging . The methods of evaluating cervical lymph nodes include ultrasound , fine needle aspiration ( FNA ) , CT , MRI , PET / CT and so on . FNA guided by ultrasou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 small wound and fewer contraindications .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FNA guided by ultrasound in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head and neck cancer is reviewed .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超聲科 復旦大學上海醫(yī)學院腫瘤學系;
【基金】:上海市科委醫(yī)學引導項目(134119a1500)
【分類號】:R445.1;R739.91
【正文快照】: 頭頸部腫瘤的準確分期是決定治療方案和診斷,PET/CT集功能顯像和解剖顯像于一體,預后的關鍵,而頸部淋巴結的評估又是決定分其優(yōu)勢在于通過組織代謝的改變,分辨良、惡期的關鍵。術前準確的影像學評估能幫助判斷性腫瘤,并能在腫瘤病變發(fā)生解剖結構變化之頸部淋巴結是否有轉移,進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張燕林;曹敏;余小蒙;楊艷;陳書媛;滕孝靜;;淋巴結轉移性鼻咽癌針吸檢查中細胞塊樣本的應用[J];診斷病理學雜志;2016年11期
2 鄺永培;謝玉環(huán);陳沛芬;賴瑾瑜;何文旭;;超聲引導頸部淋巴結徒手穿刺活檢的應用價值[J];腫瘤影像學;2015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王芬;常才;;超聲引導下的細針穿刺在頭頸部腫瘤淋巴結轉移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癌癥雜志;2017年06期
2 周琳;劉健;;頸部腫大淋巴結的超聲診斷[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7年05期
3 陳志華;;超聲引導下徒手穿刺活檢腋窩腫塊的臨床應用[J];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2015年06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Antonio Ieni;Paolo Todaro;Stefano Francesco Crinò;Valeria Barresi;Giovanni Tuccari;;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in pancreaticobiliary carcinomas:diagnostic efficacy of cell-block immunocyto-chemistry[J];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2015年03期
2 Lawrence S.Young;Christopher W.Dawson;;Epstein-Barr virus an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J];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2014年12期
3 陳書媛;王衛(wèi)東;余小蒙;;針吸標本細胞塊在免疫組化染色方法的探討[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4年19期
4 沈建紅;劉廣健;呂明德;謝曉燕;匡銘;方鋒凱;;超聲引導下切割式與抽吸式頸部淋巴結粗針活檢的比較[J];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3年07期
5 孫德勝;陳蕓;鐘潔愉;胡正明;胡會英;;超聲造影引導淺表淋巴結穿刺活檢的應用[J];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12年04期
6 潘旭;高云華;卓忠雄;王曉燕;譚開彬;;超聲引導下頸部淋巴結徒手穿刺活檢術的臨床應用[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11年08期
7 陳光勇;余小蒙;劉軍;尤啟漢;周小鴿;;介紹一種細針吸取標本的細胞塊制作方法[J];中華病理學雜志;2011年08期
8 王紅梅;孟慶更;余小蒙;;細針吸取細胞學檢查在臨床病理診斷中的應用[J];北京醫(yī)學;2011年04期
9 林靜;農林琳;李凡彩;侯巧燕;曾思恩;;細胞塊免疫組化在淋巴結細針穿刺診斷中的應用[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10年04期
10 宮寧;劉彥強;;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活檢術在頸部增大淋巴結診斷中的應用[J];華北國防醫(yī)藥;2010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世彤;頭頸部腫瘤的醫(yī)學攝影[J];中國腫瘤;2000年04期
2 Ahn YC,咸婧;頭頸部腫瘤的分次立體定向放射療法[J];國外醫(yī)學(放射醫(yī)學核醫(yī)學分冊);2001年04期
3 吳渝梅,黃愛東;中藥治療頭頸部腫瘤放療后局部腫硬52例[J];中國民間療法;2001年09期
4 謝國明,李海霞;頭頸部腫瘤58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1年05期
5 柴琳;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與頭頸部腫瘤的關系[J];皖南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6 王勤;李金;廖貴清;;黑色素瘤抗原基因-A在頭頸部腫瘤中的研究進展[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08年S1期
7 A.D.King;D.K.W.Yeung;K.h.Yu;F.K.F.Mo;C.W.Hu;K.S.Bhatia;李瓊;;利用體內~1H-MRS監(jiān)測頭頸部腫瘤放化療后的治療反應[J];國際醫(yī)學放射學雜志;2010年02期
8 張劍飛;賈俊;;頭頸部腫瘤嗜神經侵襲的分子通路的研究進展[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0年10期
9 林嘉盈;李曉艷;;治療頭頸部腫瘤的樹突狀細胞疫苗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0年22期
10 李杰;宋宴鵬;張超;;143例頭頸部腫瘤的影像綜合分析[J];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12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秀軍;彭仁羅;邵良;南振鴻;王麟川;武志堅;;頭頸部腫瘤的血管內栓塞與化學治療[A];2000全國腫瘤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0年
2 朱又華;;頭頸部腫瘤治療的進展與展望[A];湖北省抗癌協(xié)會、湖北醫(yī)學會腫瘤分會第十七屆腫瘤學術大會(2007)論文資料匯編[C];2007年
3 臧愛華;;頭頸部腫瘤內科治療方法的探索[A];第22屆湖北省腫瘤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2年
4 郎錦義;趙充;郭曄;高黎;;頭頸部腫瘤綜合治療專家共識[A];第六屆全國鼻咽癌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0年
5 李娜;黃建萍;;頭頸部腫瘤放射治療口腔粘膜反應的防治研究進展[A];全國腫瘤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6 陳曉鐘;;頭頸部腫瘤放療劑量分割方法的研究[A];2007第六屆全國放射腫瘤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楊繼元;;頭頸部腫瘤放射治療進展與挑戰(zhàn)[A];第22屆湖北省腫瘤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2年
8 張劍飛;賈俊;;頭頸部腫瘤嗜神經侵襲的分子通路的研究進展[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第九屆全國代表大會及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2010年
9 高鴻;肖素華;;快中子及光子交叉治療頭頸部腫瘤的放射反應分析[A];Fast Neutron Radiation Therapy--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10 張麗君;葛正津;姜永親;王金福;徐琪壽;韋京豫;郭長江;楊繼軍;;要素膳在頭頸部腫瘤術后早期的應用[A];中國營養(yǎng)學會營養(yǎng)與腫瘤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199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教授 徐震綱;頭頸部腫瘤的發(fā)病因素[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2 實習生 李寧 本報記者 周芳;如何有效殺傷頭頸部腫瘤[N];吉林日報;2010年
3 古衛(wèi);如何處理頭頸部腫瘤病人放療后出現(xiàn)的癥狀[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4 本報記者 李穎;警惕頭頸部腫瘤提高生活質量[N];科技日報;2005年
5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頭頸外科主任 吳毅;上海頭頸部腫瘤高發(fā)[N];健康時報;2010年
6 本版編輯;復雜的頭頸部腫瘤[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7 魏峗;序貫療法可提高部分晚期頭頸部腫瘤患者的無失敗生存率[N];醫(yī)藥經濟報;2009年
8 姜天一邋通訊員 呂春梅;擇區(qū)性清掃避免過度手術“一刀切”[N];健康報;2008年
9 ;正電子發(fā)射斷層攝影可用于頭頸部腫瘤檢測[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1年
10 本報記者 吳玲娟;頭頸部腫瘤放療前先治牙[N];保健時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姚奇?zhèn)?輻射效應相關的頭頸部腫瘤微環(huán)境及周圍正常組織反應的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趙雪琪;頭頸部腫瘤放療相關口腔黏膜炎的流行病學調查及診療現(xiàn)狀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3 周水洪;~(18)F-FDG代謝功能圖像在頭頸部腫瘤中的應用價值及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4 韓敏;真核細胞翻譯起始因子4E和周期素D_1在頭頸部腫瘤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D];山東大學;2004年
5 張耀偉;MDM2和MDM4基因多態(tài)性與頭頸部腫瘤相關性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年
6 陳可欣;TP53調控通路中相關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對頭頸部腫瘤發(fā)病危險的影響[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海榮;頭頸部腫瘤患者放療期間營養(yǎng)、疲勞和生存質量變化及其影響因素的縱向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蘇群;頭頸部腫瘤行放射治療后繼發(fā)鼻竇炎的臨床病例分析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3 劉凱;頭頸部腫瘤外周血HPV特異性CTL免疫反應分析[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楊岫巖;評價頭頸部腫瘤患者放療后頸動脈彈性功能及左心室收縮功能的變化[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5年
5 張麗娟;吞咽功能訓練對放射治療的頭頸部腫瘤患者吞咽困難的干預效果[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6年
6 王曉勇;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在頭頸部腫瘤診斷中的臨床應用研究[D];濱州醫(yī)學院;2015年
7 江杰雯;益氣養(yǎng)陰、涼血散瘀法防治頭頸部腫瘤放療副反應的臨床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7年
8 劉洋;抗誘變中草藥配伍及其對頭頸部腫瘤預防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9 馮振興;頭頸部腫瘤放療個體化口含器制作及臨床應用[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3年
10 陳雪松;頭頸部腫瘤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及其臨床特征[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2年
,本文編號:13647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1364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