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方利多卡因乳膏超前鎮(zhèn)痛在低壓無針注射器瘢痕內注射中的應用
本文關鍵詞:復方利多卡因乳膏超前鎮(zhèn)痛在低壓無針注射器瘢痕內注射中的應用 出處:《中華護理雜志》2017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復方利多卡因乳膏超前鎮(zhèn)痛應用于低壓無針注射器增生性瘢痕內藥物注射過程中患者的疼痛、應激反應及不良反應。方法選取增生性瘢痕患者90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5例。實驗組在與對照組相同治療方案實施前1 h,于注射瘢痕區(qū)域外涂復方利多卡因乳膏。對照組采用低壓無針注射器向瘢痕內注射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和復方倍他米松注射液進行治療。觀察并分析兩組治療前、治療中及治療后10 min患者疼痛視覺模擬評分、平均動脈壓、心率變化及不良反應。結果兩組治療前疼痛視覺模擬評分、血壓、心率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中對照組疼痛視覺模擬評分、血壓、心率均較實驗組明顯升高(P0.05);兩組治療前后均未觀察到明顯的不良反應。結論無針注射器瘢痕內注射前給予復方利多卡因乳膏可產生良好的超前鎮(zhèn)痛效果,降低注射過程中的神經系統(tǒng)敏感性,增強治療過程中的舒適度,安全性較好。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ain relief, stress reac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 of Compound Lidocaine Cream in the process of drug injection for hypertrophic scar of low pressure needle free syringe. Methods 90 cases of hyperplastic scar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andomly, 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1 h before the same treatment was applied 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Compound Lidocaine Cream was applied outside the area of the injection scar.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low pressure syringe injection to Lidoca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and Compound Betamethasone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car. The pain visual analogue score, mean arterial pressure, heart rate change and adverse reaction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in two groups of 10 min patient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reatment.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ain visual analogue score,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P0.05);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treatment of pain visual analogue score,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no significant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Conclusion Compound Lidocaine Cream without needle syringe can produce good preemptive analgesic effect before injection, reduce nervous system sensitivity and enhance comfort during treatment.
【作者單位】: 第三軍醫(yī)大學第一附屬西南醫(yī)院整形美容科;
【分類號】:R472
【正文快照】: 瘢痕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難治性疾病,其總體發(fā)病率為4.5%~16%[1],而皮膚損傷及外科手術后瘢痕的發(fā)病率為40%~70%[2]。瘢痕繼發(fā)于皮膚一定程度的外傷、燒傷、手術、感染后組織修復中的過度愈合反應,伴有大量纖維增生和膠原蛋白分泌,膠原纖維沉積致使組織致密增生,引發(fā)瘙癢、疼痛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石英;覃萬翔;陳堯華;聶發(fā)傳;;利多卡因乳膏超前鎮(zhèn)痛在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皮內阻滯的應用[J];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2016年05期
2 黃書鵬;楊東運;陳亮;;低壓無針注射減輕瘢痕內藥物注射疼痛的自身對照研究[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年17期
3 李昊;馬欣;謝鋒;;5-氟尿嘧啶與糖皮質激素聯(lián)合治療瘢痕疙瘩的療效[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13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浩;;吸入激素聯(lián)合茶堿和雙倍劑量吸入激素治療哮喘的臨床對照研究[J];北方藥學;2017年06期
2 楊欣;魯利群;黃莉;汪燕;王旭;鄧國清;趙澤宇;;泛福舒膠囊輔助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研究[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7年10期
3 方妮;;酮替芬聯(lián)合ICS/LABA治療過敏性鼻炎-哮喘綜合征的效果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7年10期
4 李先清;;細菌溶解產物(泛福舒)聯(lián)合糖皮質激素以及白三烯調節(jié)劑治療小兒哮喘的臨床療效[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7年05期
5 王梅;閆鮮鵬;高娜;李婷;;糖皮質激素與長效β_2受體激動劑吸入及單純激素吸入治療小兒哮喘的對比研究[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7年08期
6 趙淑媛;;白三烯調節(jié)劑在哮喘治療中應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7年06期
7 龐蕾;;β_2-受體激動劑及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合并肺炎的療效[J];北方藥學;2017年02期
8 曹建;陽永珍;羅天勇;;泛福舒對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患者Th1/Th2細胞平衡及臨床癥狀的影響[J];臨床肺科雜志;2016年12期
9 杜璐玲;陳建永;鄭淑梅;;吸入布地奈德聯(lián)合細菌溶解產物對成人支氣管哮喘患者炎癥因子 基質金屬蛋白酶-9金屬蛋白酶抑制酶-1水平及氣道重塑的影響[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6年21期
10 呂燕青;詹平;谷紅梅;劉發(fā)英;王邦蕓;;泛福舒膠囊輔治兒童支氣管哮喘療效及其對細胞免疫和炎性因子的影響[J];疑難病雜志;2016年11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時飛;胡丹;陳付強;謝平;艾登斌;;神經阻滯與皮內注射治療老年亞急性期帶狀皰疹的臨床觀察[J];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2010年01期
2 陳彥青;林瑩;戴雙波;;改良椎旁神經阻滯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J];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2010年01期
3 劉宏偉;程飚;余文林;曾東;王捷;廖元興;付小兵;;人增生性瘢痕中血管緊張素Ⅱ受體表達的研究[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6年08期
4 章云海;孫增先;陳貴華;揚聰穎;耿祝生;雷玲;李玉;李靜;徐志強;曾因明;劉克芳;陸愛蓉;李小明;;皮內注射利多卡因示蹤劑觀察神經末梢感受器通路的逆行神經追蹤[J];中國臨床康復;2006年04期
5 陳偉,付小兵,王海濱,孫同柱,周崗,李海紅 ,盛志勇;增生性瘢痕形成和成熟過程中轉化生長因子-β1及下游信號分子的基因表達變化[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5年06期
6 陳偉,付小兵,孫同柱,孫曉慶,盛志勇;增生性瘢痕組織中轉化生長因子-β異構體與受體含量變化及對瘢痕形成的影響[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02年04期
7 卞徽寧;陳華德;鄭少逸;賴文;高輝;熊兵;;體外持續(xù)培養(yǎng)對瘢痕成纖維細胞膠原合成的影響[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7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無針注射器[J];技術經濟信息;1989年05期
2 ;無針注射器獲準上市[J];微創(chuàng)醫(yī)學;2011年03期
3 何芳德;;無針(噴射)注射器在皮膚科的運用[J];國外醫(yī)學參考資料.皮膚病學分冊;1976年01期
4 宋玉琴;蔡坤;安佰平;;無針注射器對中性胰島素注射液含量的影響[J];中國藥房;2013年45期
5 江陵;無針注射器 讓“溫柔注射”悄然興起[J];健康必讀;2005年11期
6 ;無針注射器悄然興起[J];今日科苑;2006年02期
7 陳波;汪洪丹;吳健康;史鐵林;;無針注射器數(shù)值模擬和工作特性分析[J];中國機械工程;2008年02期
8 張雷;鄔義杰;李佳琪;張勝芝;;劑量和深度可調式無針注射器的研究[J];中國機械工程;2011年04期
9 姜嫦蓮;劉春利;;高壓無針注射法穿透疤痕的深度和范圍的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1993年09期
10 羅志朋;;科學家發(fā)明新型無針注射器 打針不再痛[J];瀘州科技;2012年0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錚奎;無針注射器新品迭出[N];中國醫(yī)藥報;2008年
2 雪墨;無針注射器消除兒童打針恐懼心理[N];中國醫(yī)藥報;2010年
3 伍定中;國內無針注射器市場或超百億[N];醫(yī)藥經濟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馬艷紅;無針注射器潛在市場巨大[N];中國醫(yī)藥報;2011年
5 蘇奎;“無針注射器”市場還在萎縮[N];醫(yī)藥經濟報;2012年
6 溫紅;無針注射器引發(fā)注射領域新革命[N];醫(yī)藥經濟報;2006年
7 江陵;悄然興起的“溫柔注射”[N];健康報;2005年
8 本報記者 胡睿;無針注射器烙上中國印[N];醫(yī)藥經濟報;2013年
9 徐錚奎;美國:無針注射器為何敗走麥城[N];中國醫(yī)藥報;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遠菊;無針注射器注射效果的藥學評價[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2 李佳旭;高效體外給藥裝置設計[D];東南大學;2015年
3 楊偉潔;獸用氣動式無針注射系統(tǒng)的設計[D];東南大學;2016年
4 許孝華;一種用于規(guī)模動物疫苗注射的分體式無針注射系統(tǒng)的設計[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5 李金柱;無針注射器性能研究及結構設計[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6 賈軍朋;無針注射器結構創(chuàng)新設計[D];蘇州大學;2011年
7 趙麗娜;無針注射器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8 曾莉群;無針注射器研發(fā)[D];浙江大學;2008年
9 焦坤;無針注射器測試評價系統(tǒng)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10 劉琳;劑量可調型無針注射器的體內外評價[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3446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1344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