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型數(shù)控剪切成套裝備上刀架焊接影響因素研究
本文關鍵詞:超大型數(shù)控剪切成套裝備上刀架焊接影響因素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前,隨著航空航天、海工船舶、軌道交通、鋼架構、工程機械和核電等領域的發(fā)展,使得對大型金屬厚板坯料的加工需求呈現(xiàn)劇增的趨勢,進而促使剪板機需求量同樣劇增,同時對剪板機的加工精度及可靠性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而上刀架作為剪板機的重要組成部件及直接的受力部件,其焊后性能會影響剪板機的加工精度、使用壽命以及質量安全。本文在熱彈塑性有限元分析法的基礎之上,在ANSYS環(huán)境下建立起上刀架三維有限元模型,采用順序耦合的分析方式,并利用生死單元技術及APDL參數(shù)化語言編程技術對上刀架的焊接過程進行了動態(tài)仿真及探究了不同因素對其焊接過程的影響。首先,本文通過對上刀架焊接過程的動態(tài)仿真,獲得了上刀架在焊接過程中的溫度場和自由約束狀態(tài)下殘余應力場的演變規(guī)律,并著重研究了上刀架立板的整體變形規(guī)律。結果表明:(1)上刀架在焊道內及熱影響區(qū)域殘留著高峰值的殘余拉應力,且在不同方向上集中分布在不同的焊道內,最大殘余拉應力值出現(xiàn)在縱向;(2)橫向的壓應力分布范圍最大,最大壓應力值出現(xiàn)在厚度方向;(3)上刀架立板在不同方向上最大變形量的分布范圍大小及分布區(qū)域不同。其次,在對上刀架焊接過程應力場分布規(guī)律認識的基礎上,利用熱彈塑性有限元法深入探究了相變、焊接速度、不同約束條件、焊接順序等因素對上刀架的焊接應力場的影響規(guī)律,結果表明:(1)相變的發(fā)生在一定的程度上減少了上刀架上應力的存在,特別對于上刀架厚度方向上的應力值影響較大;(2)各向殘余應力值與速度呈負相關關系,速度的變化對各向殘余應力的值影響較大,但不改變應力的分布規(guī)律;(3)不同約束形式對焊接殘余應力的影響比較復雜,對沿垂直焊縫方向的各向應力影響最大;(4)焊接順序對上刀架上各向的殘余應力值的影響不明顯。最后,分析研究了不同影響因素下上刀架立板的變形規(guī)律。結果表明:(1)相變不影響立板整體變形趨勢,但相變使立板變形量減小;(2)速度對立板變形趨勢無影響,立板各向焊接變形峰值與速度呈負相關關系;(3)三種不同約束形式下均呈現(xiàn)沿Y軸“上拱”彎曲變形;(4)焊接順序對上刀架立板變形影響不明顯。
【關鍵詞】:上刀架 熱彈塑性 數(shù)值模擬 殘余應力 變形 APDL
【學位授予單位】:江蘇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G659;TG44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緒論12-21
- 1.1 引言12
- 1.2 焊接熱過程的特點12-13
- 1.3 焊接應力及變形產生機理13-14
- 1.4 焊接數(shù)值模擬研究難點14-16
- 1.5 焊接數(shù)值模擬研究現(xiàn)狀16-18
- 1.5.1 國外研究概括16-17
- 1.5.2 國內研究概況17-18
- 1.6 本課題研究意義及研究內容18-21
- 1.6.1 研究意義18-19
- 1.6.2 研究內容19-21
- 第二章 焊接數(shù)值模擬技術的理論分析21-35
- 2.1 引言21
- 2.2 焊接溫度場基本理論分析21-26
- 2.2.1 焊接溫度場的特征21
- 2.2.2 熱傳遞的基本形式21-22
- 2.2.3 溫度場基本理論22-24
- 2.2.4 非線性瞬態(tài)溫度場熱傳導的有限元分析24-26
- 2.3 熱彈塑性分析的基本理論26-34
- 2.3.1 熱彈塑性分析的特征26-28
- 2.3.2 熱彈塑性分析的理論基礎28-31
- 2.3.3 熱彈塑性問題的解算策略31-33
- 2.3.4 熱彈塑性解算收斂判據33-34
- 2.4 本章小結34-35
- 第三章 剪板機上刀架有限元建模35-44
- 3.1 引言35
- 3.2 焊接仿真有限元模型建立35-38
- 3.2.1 幾何模型的確立35
- 3.2.2 焊接模型及過程簡化35-36
- 3.2.3 耦合分析方式的確定36
- 3.2.4 網格單元的確定36-37
- 3.2.5 單元網格劃分37-38
- 3.3 材料特性參數(shù)確定38-40
- 3.4 熱邊界條件處理40
- 3.5 相變潛熱處理40-41
- 3.6 熱源模型的選取41-42
- 3.7 焊縫材料填充處理42-43
- 3.8 本章小結43-44
- 第四章 基于熱彈塑性法的焊接多物理場耦合分析44-56
- 4.1 引言44
- 4.2 上刀架溫度場分析44-48
- 4.2.1 整體溫度場分析44-46
- 4.2.2 溫度隨時間變化趨勢46-48
- 4.3 上刀架應力場分析48-52
- 4.3.1 上刀架整體等效應力分布48-49
- 4.3.2 上刀架各向應力分布49-50
- 4.3.3 焊縫及熱影響區(qū)域內應力分布情況50-52
- 4.4 變形結果分析52-55
- 4.4.1 上刀架立板整體變形云圖52-53
- 4.4.2 上刀架立板各向焊接變形分布53-54
- 4.4.3 上刀架立板變形隨時間的變化趨勢54-55
- 4.5 本章小結55-56
- 第五章 剪板機上刀架數(shù)值模擬不同影響因素研究56-79
- 5.1 引言56
- 5.2 相變對上刀架焊接模擬影響56-61
- 5.2.1 溫度場影響分析56-57
- 5.2.2 應力場影響分析57-59
- 5.2.3 變形結果分析59-61
- 5.3 焊接速度對上刀架焊接模擬影響61-67
- 5.3.1 應力場結果分析61-66
- 5.3.2 變形結果分析66-67
- 5.4 不同約束條件對上刀架焊接模擬影響67-73
- 5.4.1 約束形式設置67-68
- 5.4.2 應力場結果分析68-71
- 5.4.3 變形結果分析71-73
- 5.5 不同焊接順序對上刀架焊接模擬影響73-78
- 5.5.1 焊接順序優(yōu)化方案研究73-74
- 5.5.2 焊接順序對應力場的影響74-77
- 5.5.3 焊接順序對變形的影響77-78
- 5.6 本章小結78-79
- 第六章 總結與展望79-81
- 6.1 總結79-80
- 6.2 展望80-81
- 參考文獻81-86
- 致謝86-87
- 攻讀研究生期間發(fā)表論文與研究成果8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第12屆全國殘余應力學術交流會在武漢召開[J];理化檢驗(物理分冊);2003年01期
2 陳鵬;振動消除宏觀殘余應力的機理研究[J];電焊機;2005年01期
3 ;第15屆全國殘余應力學術交流會第1輪通知[J];電鍍與環(huán)保;2009年03期
4 ;第15屆全國殘余應力學術交流會于10月在重慶召開[J];中國表面工程;2009年03期
5 周喜來;蔣士杰;劉瑞光;;石化在役設備的焊縫殘余應力的消除與控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年02期
6 ;第17屆全國殘余應力學術會議暨國際殘余應力研討會(第1輪通知)[J];中國機械工程;2013年08期
7 ;2013年全國殘余應力學術會議暨國際殘余應力研討會將在上海召開[J];中國表面工程;2013年02期
8 高路;圓筒殘余應力的測定法[J];化工設備設計;1979年04期
9 李廣鐸;蘇建新;王維容;劉柏梁;;鞲鞴?jié)q圈殘余應力的測試與分析[J];機車車輛工藝;1982年05期
10 曾春華;;殘余應力對疲勞的影響[J];機械強度;1984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陳超;潘春旭;;殘余應力測量技術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A];湖北省第九屆熱處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游敏;鄭小玲;;對接接頭橫向殘余應力調控技術研究[A];中西南十省區(qū)(市)焊接學會聯(lián)合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張小勇;楚建新;葉軍;陸艷杰;劉鑫;;銅應力緩解層對陶瓷-金屬連接殘余應力的影響[A];電子陶瓷,陶瓷,金屬封接與真空開頭管用管殼的技術進步專輯[C];2006年
4 鄭杰;張顯程;;高溫環(huán)境誘導的表面強化處理殘余應力的釋放[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5 朱麗娜;徐濱士;王海斗;王成彪;;相關技術在殘余應力檢測中的應用[A];第八屆全國表面工程學術會議暨第三屆青年表面工程學術論壇論文集(二)[C];2010年
6 潘勤學;栗勇;徐春廣;肖定國;楊向臣;伍懿;;超聲法焊縫殘余應力檢測技術研究[A];2011年機械電子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7 任小平;劉怡;;一種無損測試焊接板件殘余應力的方法[A];第九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卷[C];2000年
8 游敏;鄭小玲;;對接接頭橫向殘余應力調控技術研究[A];湖北省暨武漢焊接學會成立二十五周年2005年焊接學術年會文集[C];2005年
9 宇慧平;韓長錄;;超高強鋼電阻點焊殘余應力研究[A];北京力學會第20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4年
10 鄭永男;左翼;周冬梅;范平;袁大慶;朱升云;;正電子湮沒方法研究材料中殘余應力[A];第四屆全國反應堆物理與核材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6條
1 實習記者 王恒;控制殘余應力——尋找加工變形的解決之道[N];中國航空報;2014年
2 陶萍萍;中建鋼構用新技術消除鋼板墻殘余應力[N];現(xiàn)代物流報;2013年
3 ;殘余應力與加工變形控制技術[N];中國航空報;2013年
4 ;抗疲勞制造工藝優(yōu)化方案[N];中國航空報;2013年
5 ;殘余應力與變形控制整體解決方案在航空鋁合金鍛件中的應用[N];中國航空報;2013年
6 藺軍 謝艷花;央視新樓鋼構制作特點與加工工藝[N];建筑時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姜杰鳳;高鎖螺栓干涉安裝及其對螺接結構力學性能的影響[D];浙江大學;2014年
2 宋文濤;殘余應力超聲無損檢測與調控技術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6年
3 張崢;飛機弱剛性鋁合金結構件的殘余應力和加工變形控制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6年
4 李峰;基于定位強化感應加熱技術的磨削表面殘余應力控制研究[D];清華大學;2015年
5 王軍強;大型殼體結構焊接變形及殘余應力調控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6年
6 劉海濤;精密薄壁回轉體零件加工殘余應力及變形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7 曹江;2A02高強度鋁合金熱加工殘余應力研究及其數(shù)值模擬[D];西南石油大學;2014年
8 朱麗娜;基于納米壓痕技術的涂層殘余應力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3年
9 陶波;熱壓玻璃透鏡里的殘余應力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10 宋以國;多焊縫管板結構焊接工藝與殘余應力分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馮誠誠;Ti-TiN-Zr-ZrN多層膜殘余應力及疲勞性能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2 任喜強;熱軋H700×300型鋼殘余應力的控制[D];河北聯(lián)合大學;2014年
3 宋金潮;非調質鋼棒材軋后冷卻過程殘余應力數(shù)值模擬及實驗研究[D];燕山大學;2015年
4 翟紫陽;超高強鋼厚板結構件MIG焊溫度場應力場數(shù)值模擬及試驗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5 康玲;正交異性鋼橋面板縱、橫肋焊接殘余應力數(shù)值模擬[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6 孫彥文;Q345B鋼等離子-MAG復合焊工藝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7 王曉臣;面向衛(wèi)星零件工藝設計的拓撲優(yōu)化技術研究[D];北華航天工業(yè)學院;2015年
8 劉何亮;U肋與頂板連接焊縫殘余應力的三維數(shù)值模擬[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9 周鵬;微晶玻璃磨削表面的殘余應力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10 張愛愛;基于SYSWELD的7A52鋁合金雙絲MIG焊殘余應力分析[D];內蒙古工業(yè)大學;2015年
本文關鍵詞:超大型數(shù)控剪切成套裝備上刀架焊接影響因素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827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382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