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三明治型酞菁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電化學傳感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2-27 17:49
酞菁是一種具有平面的大環(huán)共軛體系的化合物,擁有十六個取代位點,可以引入不同的官能團,從而可以得到各種功能化的衍生物,同時由于分子內(nèi)不同程度的π-π相互作用,使其具有良好的熱穩(wěn)定性和化學穩(wěn)定性以及獨特的的光、電、熱、磁性質(zhì),因此受到了廣泛研究。具有高度三維共軛的三明治型酞菁由于分子內(nèi)共軛大環(huán)間強的π-π相互作用,使得該類分子具有較合適的第一氧化和第一還原電位差(HOMO-LUMO能級差)、更寬的電化學窗口、更高的導電率,因而顯示出更為獨特的電化學性能和良好的催化活性。這為三明治型酞菁在電化學傳感的研究領(lǐng)域提供一個巨大的發(fā)展空間。本論文設(shè)計合成了含酞菁二聚體的兩種新型的三明治型酞菁配合物,進行了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和表面形貌的一系列表征以及電化學傳感性能研究,從而得到了具有較高靈敏度的電化學傳感器件。本論文包括以下兩方面內(nèi)容:(1)成功設(shè)計、合成及表征了一種周邊被乙硫基(-SC2H5)修飾的含酞菁二聚體的銪酞菁配合物[{Pc(SC2H5)8}Eu{BiPc(SC2H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縮寫
第一章 緒論
1.1 酞菁類化合物概述
1.1.1 酞菁類化合物簡介
1.1.2 三明治酞菁配合物的簡介
1.1.3 酞菁配合物的應(yīng)用
1.2 電化學傳感器
1.2.1 電化學傳感器的簡介
1.2.2 酞菁配合物在電化學傳感器的應(yīng)用
1.3 論文選題意義及創(chuàng)新點
第二章 含酞菁二聚體雙層配合物的合成及電化學傳感性質(zhì)的研究
2.1 引言
2.2 實驗部分
2.2.1 試劑及儀器
2.2.2 前置配體4,5-二乙硫基鄰二氰基苯的合成
2.2.3 含二聚體酞菁的雙層酞菁銪配合物[{Pc(SC2H5)8}Eu{Bi Pc(SC2H5)12}Eu{Pc(SC2H5)8}] (1)的合成
2.2.4 the quasi-Langmuir-sh?fer(QLS)自組裝膜的制備
2.3 表征和測試
2.3.1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
2.3.2 質(zhì)譜
2.3.3 核磁分析
2.3.4 X-射線衍射圖
2.3.5 電化學測試
2.4 結(jié)果與討論
2.4.1 自組裝體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
2.4.2 偏振紫外可見吸收光譜
2.4.3 原子力顯微鏡成像(AFM)
2.4.4 I-V測試
2.4.5 電化學性質(zhì)測試
2.4.6 電化學穩(wěn)定性
2.5 小結(jié)
第三章 通過兩個方向擴展共軛體的三明治型酞菁的合成及電化學傳感測試
3.1 引言
3.2 實驗部分
3.2.1 試劑及儀器
3.2.2 [Pc(SC2H5)8]2Eu2[BiPc(SC2H5)12]Eu2[Pc(SC2H5)8]2 的合成
3.3 化合物的表征
3.3.1 質(zhì)譜
3.3.2 電化學測試
3.4 自組裝體表征
3.4.1 自組裝薄膜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
3.4.2 偏振紫外可見吸收光譜
3.4.3 X-射線衍射圖
3.5 電化學性質(zhì)測試
3.6 小結(jié)
第四章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
本文編號:3751172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縮寫
第一章 緒論
1.1 酞菁類化合物概述
1.1.1 酞菁類化合物簡介
1.1.2 三明治酞菁配合物的簡介
1.1.3 酞菁配合物的應(yīng)用
1.2 電化學傳感器
1.2.1 電化學傳感器的簡介
1.2.2 酞菁配合物在電化學傳感器的應(yīng)用
1.3 論文選題意義及創(chuàng)新點
第二章 含酞菁二聚體雙層配合物的合成及電化學傳感性質(zhì)的研究
2.1 引言
2.2 實驗部分
2.2.1 試劑及儀器
2.2.2 前置配體4,5-二乙硫基鄰二氰基苯的合成
2.2.3 含二聚體酞菁的雙層酞菁銪配合物[{Pc(SC2H5)8}Eu{Bi Pc(SC2H5)12}Eu{Pc(SC2H5)8}] (1)的合成
2.2.4 the quasi-Langmuir-sh?fer(QLS)自組裝膜的制備
2.3 表征和測試
2.3.1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
2.3.2 質(zhì)譜
2.3.3 核磁分析
2.3.4 X-射線衍射圖
2.3.5 電化學測試
2.4 結(jié)果與討論
2.4.1 自組裝體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
2.4.2 偏振紫外可見吸收光譜
2.4.3 原子力顯微鏡成像(AFM)
2.4.4 I-V測試
2.4.5 電化學性質(zhì)測試
2.4.6 電化學穩(wěn)定性
2.5 小結(jié)
第三章 通過兩個方向擴展共軛體的三明治型酞菁的合成及電化學傳感測試
3.1 引言
3.2 實驗部分
3.2.1 試劑及儀器
3.2.2 [Pc(SC2H5)8]2Eu2[BiPc(SC2H5)12]Eu2[Pc(SC2H5)8]2 的合成
3.3 化合物的表征
3.3.1 質(zhì)譜
3.3.2 電化學測試
3.4 自組裝體表征
3.4.1 自組裝薄膜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
3.4.2 偏振紫外可見吸收光譜
3.4.3 X-射線衍射圖
3.5 電化學性質(zhì)測試
3.6 小結(jié)
第四章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
本文編號:37511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375117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