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amo型雙肟化學傳感器對S 2- 等離子的識別作用及其3d-4f配位聚合物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0-21 15:55
在過去幾十年的科學研究中,salen型金屬配合物的應用范圍廣泛,包括生物活性、非線性光學材料以及磁性材料等重點研究領域。近年來,由salen型化合物衍生出的salamo型化合物及其salamo型金屬配合物,成為配位化學學科中的一個新的研究方向。與salen型化合物相比,salamo型化合物具有更好的配位性能,與金屬原子的配位過程中,不易發(fā)生水解反應,并且更容易形成具有新穎結構的金屬配合物。在性質研究方面,一些salamo型金屬配合物可以用作氧載體,故可被用作金屬蛋白的模板,有些salamo型多核金屬配合物也可被當作某些有機反應的催化材料。一方面,Salamo型3d-4f配合物在當前材料領域也具有良好的前瞻性和應用性。成功設計并合成了一種基于3-甲氧基水楊醛的salamo型六齒雙肟配體H2L1,并合成了它的兩種3d-4f異雙核金屬配位聚合物1和2,通過X-射線單晶衍射儀確定這兩種3d-4f異雙核金屬配位聚合物的晶體結構,對晶體中的成鍵規(guī)律和超分子作用進行了討論,并使用核磁氫譜、元素分析、紫外光譜、紅外光譜等方法對配體H2L1及其兩種3d-4f異雙核金屬配位聚合物進行了表征和性質研究。同時...
【文章頁數】:7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1.1 引言
1.2 Salamo型配體的多樣性探究及其金屬配合物的結構與性質討論
1.3 Salamo型化學傳感器發(fā)展進程
1.4 Salamo型3d-4f金屬配位聚合物的自組裝探究
1.5 本論文主要研究內容及探究價值
1.6 試劑與儀器
2 Salamo型配體H_2L~1 及其3d-4f金屬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體結構與性質研究
2.1 引言
2.2 實驗部分
2.2.1 配體H_2L~1的制備過程
2.2.2 異雙核金屬配位聚合物1和2的合成
2.3 結果與討論
2.3.1 配體H_2L~1及其金屬配位聚合物1和2的紅外光譜分析
2.3.2 溶解度和摩爾電導率
2.3.3 配體H_2L~1及其金屬配位聚合物1和2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分析
2.3.4 異雙核金屬配位聚合物1和2的晶體結構分析
2.3.5 異雙核金屬配位聚合物1和2超分子作用分析
2.3.6 異雙核金屬配位聚合物1和2的光物理性質分析
2.3.7 異雙核金屬配位聚合物1和2的抗菌活性分析
2.4 本章結論
3 一種可以捕捉Cu~(2+)和S~(2-)的salamo型熒光-紫外雙通道化學傳感器的性能分析與機理探究
3.1 引言
3.2 實驗部分
3.2.1 傳感器H_2L~1及待測離子溶液的準備
3.3 結果與討論
3.3.1 傳感器H_2L~1對金屬離子的熒光響應
3.3.2 傳感器H_2L~1對陰離子的熒光-紫外雙通道識別
3.3.3 傳感器H_2L~1對Cu~(2+)和S~(2-)的識別機理
3.3.4 pH響應實驗
3.3.5 L~1-Cu體系的可逆性檢測
3.3.6 L~1-S體系的裸眼識別
3.3.7 實際水樣的檢測
3.4 本章結論
4 基于2-羥基-5-溴苯甲醛的salamo型分子探針的合成、離子識別性能、氣體識別與紙基傳感器的探究
4.1 引言
4.2 實驗部分
4.2.1 傳感器H_2L~2合成
4.2.2 傳感器H2L~2及待測離子溶液的準備
4.3 結果與討論
4.3.1 傳感器H_2L~2對S~(2-)的熒光響應
4.3.2 傳感器H_2L~2對S~(2-)的紫外光譜識別
4.3.3 傳感器H_2L~2對S~(2-)的識別機理
4.3.4 傳感器H_2L~2對S~(2-)識別的pH范圍測定
4.3.5 L~2-S體系的裸眼識別
4.3.6 H_2S的氣體識別
4.3.7 試紙識別
4.3.8 實際水樣的檢測
4.4 本章結論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3695946
【文章頁數】:7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1.1 引言
1.2 Salamo型配體的多樣性探究及其金屬配合物的結構與性質討論
1.3 Salamo型化學傳感器發(fā)展進程
1.4 Salamo型3d-4f金屬配位聚合物的自組裝探究
1.5 本論文主要研究內容及探究價值
1.6 試劑與儀器
2 Salamo型配體H_2L~1 及其3d-4f金屬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體結構與性質研究
2.1 引言
2.2 實驗部分
2.2.1 配體H_2L~1的制備過程
2.2.2 異雙核金屬配位聚合物1和2的合成
2.3 結果與討論
2.3.1 配體H_2L~1及其金屬配位聚合物1和2的紅外光譜分析
2.3.2 溶解度和摩爾電導率
2.3.3 配體H_2L~1及其金屬配位聚合物1和2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分析
2.3.4 異雙核金屬配位聚合物1和2的晶體結構分析
2.3.5 異雙核金屬配位聚合物1和2超分子作用分析
2.3.6 異雙核金屬配位聚合物1和2的光物理性質分析
2.3.7 異雙核金屬配位聚合物1和2的抗菌活性分析
2.4 本章結論
3 一種可以捕捉Cu~(2+)和S~(2-)的salamo型熒光-紫外雙通道化學傳感器的性能分析與機理探究
3.1 引言
3.2 實驗部分
3.2.1 傳感器H_2L~1及待測離子溶液的準備
3.3 結果與討論
3.3.1 傳感器H_2L~1對金屬離子的熒光響應
3.3.2 傳感器H_2L~1對陰離子的熒光-紫外雙通道識別
3.3.3 傳感器H_2L~1對Cu~(2+)和S~(2-)的識別機理
3.3.4 pH響應實驗
3.3.5 L~1-Cu體系的可逆性檢測
3.3.6 L~1-S體系的裸眼識別
3.3.7 實際水樣的檢測
3.4 本章結論
4 基于2-羥基-5-溴苯甲醛的salamo型分子探針的合成、離子識別性能、氣體識別與紙基傳感器的探究
4.1 引言
4.2 實驗部分
4.2.1 傳感器H_2L~2合成
4.2.2 傳感器H2L~2及待測離子溶液的準備
4.3 結果與討論
4.3.1 傳感器H_2L~2對S~(2-)的熒光響應
4.3.2 傳感器H_2L~2對S~(2-)的紫外光譜識別
4.3.3 傳感器H_2L~2對S~(2-)的識別機理
4.3.4 傳感器H_2L~2對S~(2-)識別的pH范圍測定
4.3.5 L~2-S體系的裸眼識別
4.3.6 H_2S的氣體識別
4.3.7 試紙識別
4.3.8 實際水樣的檢測
4.4 本章結論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36959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3695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