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強化學習的哈特曼傳感器標定優(yōu)化技術研究
【學位單位】: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TP212;TP391.41
【部分圖文】:
波前探測技術夏克哈特曼波前傳感器是一種精密的波前探測儀器,廣泛應用于各種光學文圍繞夏克哈特曼波前傳感器在自適應光學系統(tǒng)中的標定優(yōu)化,開展了的工作。其中波前和波前探測是研究本論題時需要了解的最基本的概念首先圍繞這兩個概念展開論述。 波前及波前探測技術原理.1 波前針對波前,本小節(jié)將從幾何光學[1,2]和波動光學[3,4]的角度分別闡述。幾何光學中,將光的傳播看作矢量光線,最直觀的例子就是影子的形成和像現(xiàn)象[5](如圖 1.1 所示)。在對這些現(xiàn)象進行分析時,一束光被看作由無向直線組成。
0U u exp( w r) 2w 代表光波的矢向量, 為波長; 表示光程的矢向量的相位[3-5]。根據(jù)以上定義,在波動光學理論中,波前代表了前探測技術波前的基本概念后,本小節(jié)主要簡述了波前探測技術原理勻介質中傳播時,波前相位信息可以反映光程的不同。根據(jù)測目標表面信息。如圖 1.2,在同種均勻介質中,等相位的反射后,波面形成了一定光程差,因此,反射波面包含了目息。
第一章 緒論1.1.2 現(xiàn)有波前探測技術波前探測器按波前探測技術的不同,可分為基于干涉技術的波前探測器、基于斜率測量的夏克哈特曼波前傳感器和其他波前探測器。1.1.2.1 基于干涉技術的波前探測器基于干涉技術的波前探測器,通過干涉技術復原被測波前。主要指干涉儀,包括徑向剪切干涉儀(圖 1.3(a))、四波橫向剪切干涉儀(圖 1.3(b)),點衍射干涉儀(圖 1.3(c))等[6-9]。由于大部分干涉儀面臨硬件結構相對復雜、光能利用率較低等限制,在實時波前探測領域中逐漸被其他技術替代。由于這部分不是本文主要內(nèi)容,在此只做簡單的介紹。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新陽,姜文漢;哈特曼傳感器對湍流畸變波前的澤尼克模式復原誤差[J];強激光與粒子束;2002年02期
2 顏宏;雒仲祥;葉一東;向汝建;王鋒;何麗;;高分辨力哈特曼傳感器的快速波面重構和拼接[J];強激光與粒子束;2012年06期
3 張銳;楊金生;田雨;饒學軍;;焦面哈特曼傳感器波前相位復原[J];光電工程;2013年02期
4 劉敏時;王曉曼;景文博;王斌;;用于激光光束檢測的夏克-哈特曼傳感器參量設計[J];光學學報;2013年03期
5 陳紅麗;饒長輝;;根據(jù)遠場光班確定夏克-哈特曼傳感器采樣率的一種方法[J];光學學報;2009年05期
6 ;光學傳感、傳感器[J];中國光學與應用光學文摘;2003年01期
7 李旭旭;李新陽;王彩霞;;哈特曼傳感器子孔徑光斑的局部自適應閾值分割方法[J];光電工程;2018年10期
8 ;自動測試及其系統(tǒng)[J];電子科技文摘;2001年02期
9 武超群;李梅;周璐春;;哈特曼傳感器仿真平臺設計[J];紅外與激光工程;2015年02期
10 宋定安;李新陽;彭真明;;0-1故障模型在自適應光學系統(tǒng)中的應用[J];紅外與激光工程;2018年1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胡珂;基于深度強化學習的哈特曼傳感器標定優(yōu)化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2019年
2 李旭旭;低信噪比下點源目標哈特曼傳感器的子光斑定位算法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2018年
3 汪曉波;高平均功率固體激光的熱效應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8年
4 付強;天文望遠鏡大氣湍流下優(yōu)化控制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光電技術研究所);2014年
5 寧禹;雙壓電片變形反射鏡的性能分析與應用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周彥超;基于CMOS相機的哈特曼傳感器建模優(yōu)化與仿真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光電技術研究所);2016年
2 丁功明;基于夏克—哈特曼傳感器的波前檢測關鍵技術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4年
3 劉妍;基于微掃描的像質檢測用哈特曼傳感器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3年
4 鮮浩;自適應光學系統(tǒng)波前傳感器設計與優(yōu)化[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8367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836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