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自動化論文 >

基于張量理論的數(shù)控機床誤差補償模型

發(fā)布時間:2019-08-13 18:09
【摘要】:為了進一步提高數(shù)控機床多體運動學誤差模型的精度,提出了基于張量理論的機床誤差補償模型。首先面向數(shù)控系統(tǒng)列表插值補償方式,提出了應(yīng)用張量理論設(shè)定基礎(chǔ)階、擴展階和誤差階來建立機床誤差張量模型。然后,提出了采用設(shè)定機床信息、建立張量模型及設(shè)定檢測參數(shù)3個流程實施誤差補償,并通過多元回歸分析提出了采用4階多項式擬合機床空間誤差。最后,以某重型車銑復合機床實驗為例,提出了分軸步進對角線法下的張量誤差模型,采用球桿儀進行了圓度誤差檢測實驗,結(jié)果表明該方法能夠有效地提高機床精度,比多體運動學誤差模型的補償效果更優(yōu)。
[Abstract]: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multi-body kinematic error model of NC machine tools, a machine tool error compensation model based on tensor theory is proposed. Firstly, aiming at the list interpolation compensation mode of NC system, the basic order is set up by tensor theory, and the error tensor model of machine tool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tensor theory to set the basic order, extend the order and error order. Then, three processes, namely, setting machine tool information, establishing tensor model and setting detection parameters, are proposed to compensate the error, and the fourth order polynomial is proposed to fit the spatial error of machine tool through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Finally, taking the experiment of a heavy turn-milling composite machine tool as an example, the tensor error model under the split axis step diagonal method is put forward, and the roundness error detection experiment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ball rod instru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machine tool, and the compensation effec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multi-body kinematic error model.
【作者單位】: 同濟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同濟大學中德學院;
【基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12ZX04005-031)
【分類號】:TG65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紀茍;端木時夏;;微處理機輔助定位誤差補償系統(tǒng)[J];機械工業(yè)自動化;1987年02期

2 韓良,芮小建,鐘秉林,,顏景平;誤差補償執(zhí)行件設(shè)計中存在問題的研究與探討[J];中國機械工程;1995年S1期

3 劉紀茍;陳建;端木時夏;;微計算機輔助誤差補償?shù)乃椒指罘椒╗J];裝備機械;1986年03期

4 馬修德;王威廉;;工藝過程的動態(tài)誤差補償[J];機械制造;1992年12期

5 高棟,袁哲俊,趙偉明,林發(fā)榮;提高鏜孔精度的在線誤差補償法[J];機械工藝師;1998年09期

6 王會燃;林其駿;;脈沖合成誤差補償法及其在砂輪修整中的應(yīng)用[J];磨床與磨削;1989年02期

7 王維志;單片機控制的誤差補償系統(tǒng)在滾刀加工中的應(yīng)用[J];機電工程;2000年05期

8 黃東兆;周會成;李斌;唐小琦;;面向輪廓精度控制的誤差補償方法[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2期

9 王福元;徐家文;趙建社;;整體葉盤電解掃掠成形精度分析及誤差補償[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5期

10 黃付中;;球桿儀在機床故障診斷與誤差補償方面的應(yīng)用[J];設(shè)備管理與維修;2010年10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李航;孫厚芳;袁光明;;基于二維誤差測量的數(shù)控機床誤差補償與控制[A];人才、創(chuàng)新與老工業(yè)基地的振興——2004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劉又午;章青;趙小松;張志飛;;數(shù)控機床誤差補償——提高工作精度的基本途徑[A];面向21世紀的生產(chǎn)工程——2001年“面向21世紀的生產(chǎn)工程”學術(shù)會議暨企業(yè)生產(chǎn)工程與產(chǎn)品創(chuàng)新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3 劉又午;章青;趙小松;張志飛;;先進制造技術(shù)的重要課題[A];制造業(yè)與未來中國——2002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劉一磊;重型數(shù)控落地銑鏜床綜合誤差補償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馬文魁;復雜曲面加工誤差補償方法與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D];天津大學;2016年

3 陳逢軍;非球面超精密在位測量與誤差補償磨削及拋光技術(shù)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4 粟時平;多軸數(shù)控機床精度建模與誤差補償方法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shù)大學;2002年

5 沈金華;數(shù)控機床誤差補償關(guān)鍵技術(shù)及其應(yīng)用[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6 張毅;數(shù)控機床誤差測量、建模及網(wǎng)絡(luò)群控實時補償系統(tǒng)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7 馬術(shù)文;數(shù)控機床熱變形特性和熱誤差補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黨志廣;切點跟蹤磨削運動控制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沈陽計算技術(shù)研究所);2015年

2 喬凱;低剛度工件加工變形誤差預測及補償集成技術(shù)的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3 王澤民;數(shù)控落地鏜銑床滑枕組件熱力耦合場分析及誤差補償方法[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3年

4 劉昭;支持誤差補償?shù)臄?shù)控集成平臺研究[D];東華大學;2013年

5 高增漢;數(shù)控機床熱誤差補償優(yōu)化技術(shù)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6年

6 陳英姝;數(shù)控誤差補償新技術(shù)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7 王慧珍;加工零件全自動化編程測量和誤差補償[D];天津大學;2004年

8 王偉;數(shù)控加工中在線檢測及誤差補償?shù)年P(guān)鍵技術(shù)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09年

9 關(guān)偉智;銑床加工中心的空間誤差測量及其補償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10 李寶忠;加工中心的誤差補償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0年



本文編號:252627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52627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fec1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