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堆棧式自編碼器及其在過程建模中的應用
[Abstract]:In the face of the problems of multi-parameter, strong non-linearity and rich in complex mechanism in process industry, the learning ability of shallow-layer algorithm is limited, so the deep learning theory is introduced into process industry prediction modeling. In this paper, an improved stack self-encoder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difficulty of m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versity data in a single deep network. In this method, the attributes of input data are clustered by clustering algorithm, and then the data is classified into parallel sparse encoder for feature extraction. The parallel output is integrated and input into the superimposed depth network. Combined with these features, the fitting results are obtained by layer-by-layer learning. In order to reduce the prediction error caused by over-fitting, the "dropout" method is introduced into the network training. In the prediction modeling of hydrocracking, the proposed algorithm has better prediction level and generalization ability than other methods.
【作者單位】: 南京工業(yè)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基金】:江蘇省高校自然科學基金(12KJB510007)資助項目
【分類號】:TP18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曲景影;孫顯;高鑫;;基于CNN模型的高分辨率遙感圖像目標識別[J];國外電子測量技術;2016年08期
2 李新國;黃曉晴;;一種基于DBN的高光譜遙感圖像分類方法[J];電子測量技術;2016年07期
3 蘇鑫;吳迎亞;裴華健;藍興英;高金森;;大數(shù)據(jù)技術在過程工業(yè)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化工進展;2016年06期
4 劉強;秦泗釗;;過程工業(yè)大數(shù)據(jù)建模研究展望[J];自動化學報;2016年02期
5 葉永偉;陸俊杰;錢志勤;王永興;;基于LS-SVM的機械式溫度儀表誤差預測研究[J];儀器儀表學報;2016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李輝;石波;;基于卷積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人臉識別算法[J];軟件導刊;2017年03期
2 李傳金;楊凱悅;王文標;汪思源;;大數(shù)據(jù)思維與供熱鍋爐能效的提升[J];工業(yè)控制計算機;2017年02期
3 張科星;;大數(shù)據(jù)的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年03期
4 周慶;李杰;萬凌云;魏楊;肖前波;劉祥明;;基于D-S證據(jù)理論的多特征輸電線路覆冰圖像分類方法研究[J];儀器儀表學報;2016年S1期
5 孫佳;鄒靖;胡桐;成文;;船用溫濕度傳感器的溫度特性研究[J];傳感技術學報;2016年11期
6 占小波;李躍忠;任增強;;基于LabVIEW的汽車油罐車液位檢測計量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J];電子測量技術;2016年10期
7 曲正偉;張坤;王云靜;王雅坤;崔志強;;基于小波-原子分解的超短期風電出力預測模型[J];儀器儀表學報;2016年10期
8 楊耀權;劉建兵;;基于混合建模的磨煤機一次風量預測算法研究[J];儀器儀表學報;2016年08期
9 葉永偉;楊超;王永興;陸俊杰;錢志勤;;自適應環(huán)境溫度變化的壓力式溫度儀表的研制[J];儀器儀表學報;2016年05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蘇鑫;裴華健;吳迎亞;高金森;藍興英;;應用經(jīng)遺傳算法優(yōu)化的BP神經(jīng)網(wǎng)絡預測催化裂化裝置焦炭產(chǎn)率[J];化工進展;2016年02期
2 李杰;劉宗長;;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競爭力——挖掘使用數(shù)據(jù)[J];博鰲觀察;2015年04期
3 王建民;;探索走出符合國情的工業(yè)大數(shù)據(jù)自主之路——工業(yè)大數(shù)據(jù)的范疇、關鍵問題與實踐[J];中國設備工程;2015年09期
4 張國剛;徐向輝;;基于加權紋理特征的SAR圖像目標識別算法[J];國外電子測量技術;2015年09期
5 吳哲君;趙忠華;唐雷;;基于SVM的行人步態(tài)實時分類方法[J];電子測量技術;2015年07期
6 胡敏;陳紅波;許良鳳;謝成軍;江河;;基于顏色和紋理特征的黃瓜病害識別算法[J];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2015年07期
7 高強;陽武;李倩;;DBN層次趨勢研究及其在航拍圖像故障識別中的應用[J];儀器儀表學報;2015年06期
8 高嬰勱;;工業(yè)大數(shù)據(jù)價值挖掘路徑[J];中國工業(yè)評論;2015年Z1期
9 趙斌;王建華;;基于PSO-BP的紅外溫度傳感器環(huán)境溫度補償[J];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2015年02期
10 張楚金;王耀南;盧笑;王珂娜;王國峰;;基于假設驗證和改進HOG特征的前車檢測算法[J];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2015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加氫裂化工藝與工程》專著即將出版[J];石油煉制與化工;2001年04期
2 鄭明方,李瑾,張素貞;加氫裂化反應器數(shù)學模型的研究[J];石油化工自動化;1998年04期
3 張林,呂玲;加氫裂化工藝在線專家指導系統(tǒng)的研制和開發(fā)[J];石油化工高等學校學報;2002年03期
4 俞金壽,仲蔚;加氫裂化分餾塔實用動態(tài)機理模型與仿真研究[J];自動化儀表;2001年08期
5 張金璽,陳輝,譚萬方,潘榮雙;Honey well DCS系統(tǒng)在加氫裂化試驗裝置上的應用[J];撫順石油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6 李鑄;王靜;董翠翠;韓飛;伏東升;楊亮;;加氫裂化DCS仿真系統(tǒng)[J];內(nèi)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08期
7 仲蔚,俞金壽;基于RBFN的加氫裂化分餾塔產(chǎn)品質(zhì)量估計MIMO軟測量[J];石油化工自動化;1999年05期
8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立權;;提高我國加氫裂化工程技術的對策思考[A];中國石油學會第六屆石油煉制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尹恩杰;李勝山;黃新露;;加氫裂化工藝流程的選擇[A];山東石油學會煉制委員會2009年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3 胡志海;張富平;聶紅;李大東;;尾油型加氫裂化反應化學研究與實踐[A];中國石油學會第六屆石油煉制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茍愛仙;馬守濤;于宏偉;王宏太;;薄層色譜法用于加氫裂化原料族組成的分析[A];第八屆全國工業(yè)催化技術及應用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程燕;樊紅雷;武素香;王前;韓布興;;超臨界水傒加氫裂化反應的影響[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1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6 齊樹柏;中國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會專家組;;加氫裂化設備的國產(chǎn)化[A];21世紀我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fā)前景展望專家論壇論文集[C];2002年
7 楊東升;;原料性能對加氫裂化過程的影響[A];第六屆全國工業(yè)催化技術及應用年會論文集[C];2009年
8 王鳳來;杜艷澤;劉昶;;加氫裂化阻垢劑對加氫裂化催化劑性能的影響[A];第四屆全國工業(yè)催化技術及應用年會論文集[C];2007年
9 戴寶琴;李淑杰;孫發(fā)民;;低成本β沸石的合成及其加氫裂化性能研究[A];第七屆全國工業(yè)催化技術及應用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邱波;林凌;伊曉東;王躍敏;方維平;萬惠霖;;SiO_2負載雜多酸催化劑在正癸烷加氫裂化反應中的應用[A];第十三屆全國催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海青;加氫裂化工藝可為環(huán)保助力[N];中國化工報;2005年
2 張潔 品川;中石油首套加氫裂化控制項目全面展開[N];中國化工報;2007年
3 魏靜;世界最大鍛焊結構加氫裂化反應器在一重問世[N];中國企業(yè)報;2008年
4 魏靜;最大加氫裂化反應器打破進口依賴[N];中國企業(yè)報;2008年
5 新華;中國制造出世界最大加氫裂化反應器[N];江蘇科技報;2008年
6 鄭偉;加氫裂化:21世紀的環(huán)境友好技術[N];中國石化報;2001年
7 鄭偉;加氫裂化:必須堅持創(chuàng)新—領先—跨越[N];中國石化報;2003年
8 王心誠;揚子加氫裂化創(chuàng)歷史新高[N];中國石化報;2004年
9 米英心邋孫艷玲;最大加氫裂化反應器在中國一重集團問世[N];中國石化報;2008年
10 本報記者 鄭偉;加氫裂化:煉油工藝的綠色使者[N];中國石化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董松濤;加氫裂化催化劑選擇性的研究[D];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2001年
2 張學軍;加氫裂化多產(chǎn)中間餾分油分子篩和催化劑的設計[D];中國石油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君樂;雙親分子對重油加氫裂化系統(tǒng)器壁結焦影響的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4年
2 李锃瑜;輕油型一段串聯(lián)加氫裂化工藝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3 宋欣;雙環(huán)化合物加氫裂化反應規(guī)律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7年
4 黃越鵬;加氫裂化生產(chǎn)過程控制方案設計與改進[D];華東理工大學;2014年
5 李群勇;加氫裂化反應器的建模和仿真[D];廈門大學;2008年
6 龐璐;費—托合成蠟油加氫裂化反應過程數(shù)學模擬[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7 夏勇;加氫裂化反應器建模與優(yōu)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8 喻芳;滴流床加氫裂化反應器的數(shù)值模擬[D];中國石油大學;2009年
9 王秋萍;餾分油加氫裂化工藝技術的選擇及應用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7年
10 張靜;加氫裂化空冷器管束的多相流模擬和注水點的實驗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4393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439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