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等弓高誤差法的雙回轉(zhuǎn)臺五軸數(shù)控加工后置處理器開發(fā)
本文選題:五軸數(shù)控機床 + 路徑優(yōu)化; 參考:《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2017年06期
【摘要】:為實現(xiàn)B-C軸雙轉(zhuǎn)臺五軸數(shù)控機床復雜曲面的計算機集成制造,在建立機床三維模型的基礎(chǔ)上,推導了機床各軸運動坐標同刀位數(shù)據(jù)之間的映射關(guān)系,計算了機床平動坐標和回轉(zhuǎn)坐標間的轉(zhuǎn)換,采用等弓高誤差法優(yōu)化走刀步長,調(diào)整走刀行距,解決了普通后置處理器在刀具路徑設置方面撞刀、過切的問題,在滿足誤差要求的情況下減少了刀具路徑總長,提高了加工效率。采用VisualC++開發(fā)了專用后置處理器,通過VERICUT軟件實現(xiàn)了仿真加工,并對復雜球面零件進行加工實驗,驗證了該后置處理器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Abstract]:In order to realize the B-C axis CNC machine with dual turntable five axi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omplex surface, based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the machine tool, deduces the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chine tool motion coordinates with the cutter location data, conversion machine and rotary coordinate between the translational coordinate calculation of the mining tool step chorderror optimization method so, the adjustment path interval, the general post processor set cutter in tool path to solve the problem, over cutting, in reducing the tool path length erro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ituation, improve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VisualC++ is adopted to develop the special post processor, through the VERICUT softwar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of machining processing the complex spherical parts, verify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ost processor and high efficiency.
【作者單位】: 西安理工大學機械與精密儀器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375382)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資助項目(2014ZX04001-191) 陜西省教育廳產(chǎn)業(yè)化培育資助項目(2013JC27)~~
【分類號】:TG659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8條
1 ;Kinematics constrained five-axis tool path planning for high material removal rate[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1年12期
2 田榮鑫;任軍學;史耀耀;李劍勛;;直擺頭與斜擺頭五坐標機床數(shù)控加工程序互換求解算法[J];航空學報;2010年11期
3 ;Third-order point contact approach for five-axis sculptured surface machining using non-ball-end tools(II): Tool positioning strategy[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0年08期
4 ;Third-order point contact approach for five-axis sculptured surface machining using non-ball-end tools (Ⅰ): Third-order approximation of tool envelope surface[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0年07期
5 鄭樎默;林滸;蓋榮麗;;基于通用運動模型的五軸機床后置處理[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2010年05期
6 李吉平,劉華明,任秉銀;多軸數(shù)控加工相關(guān)數(shù)學模型的建立及應用[J];機械設計與制造;2000年01期
7 張利波,周濟;開放式數(shù)控編程通用后置處理器[J];機械與電子;1996年04期
8 韓向利,袁哲俊,焦建斌,,楊波;五坐標機床后置處理方法的研究[J];組合機床與自動化加工技術(shù);1995年03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呂鳳民;后置處理算法及基于UG/Open GRIP下的程序開發(fā)[D];大連理工大學;2005年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宮虎;吳蜀魏;曹利新;劉健;;基于密切法加工的等距特性的空間凸輪加工[J];納米技術(shù)與精密工程;2017年03期
2 高峰;朱延炎;解瑞東;周飛;李艷;;基于等弓高誤差法的雙回轉(zhuǎn)臺五軸數(shù)控加工后置處理器開發(fā)[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2017年06期
3 周雪梅;曹利新;;圓柱刀五軸數(shù)控側(cè)銑直紋面的直線插補誤差分析[J];風機技術(shù);2016年04期
4 胡澤啟;秦訓鵬;吳銳;劉華明;鄒捷;;五軸加工空間曲線示教編程技術(shù)[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2016年12期
5 鄧宇翔;;基于五軸數(shù)控加工CAM及程序后置驗證方法的研究[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6年05期
6 唐登杰;;基于數(shù)控加工的旋轉(zhuǎn)銼設計制造研究[J];廣西農(nóng)業(yè)機械化;2016年02期
7 Fangyu PENG;Wei WANG;Rong YAN;Xianyin DUAN;Bin LI;;Variable eccentric distance-based tool path generation for orthogonal turn-milling[J];Frontier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15年04期
8 韋琳;;五軸數(shù)控鉆孔機的數(shù)學建模[J];微型電腦應用;2015年11期
9 孫凱;倪雁冰;王輝;郭小寶;許健;;新型五軸混聯(lián)機床的后置處理與軌跡仿真[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2016年01期
10 王貴;劉志兵;王西彬;何理論;閆正虎;;曲面高階切觸分析及其在曲面加工刀位規(guī)劃中的應用[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2015年05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汪雷亮;基于UG/Post的五軸加工中心后置處理器研究與開發(fā)[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2 李慶婷;轉(zhuǎn)臺擺軸五軸加工中心后置處理算法研究[D];天津職業(yè)技術(shù)師范大學;2016年
3 楊兆猛;礦漿閘閥參數(shù)化設計系統(tǒng)研究與開發(fā)[D];沈陽大學;2015年
4 楊波;基于五聯(lián)動數(shù)控技術(shù)的葉片加工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5年
5 許強;復雜曲面加工中區(qū)域分割與機床誤差補償技術(shù)[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6 陳亮;葉輪五軸聯(lián)動數(shù)控加工后置處理技術(shù)的研究與應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5年
7 楊彥宇;特種傳動曲面五軸銑削工藝方法及工藝參數(shù)優(yōu)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8 顧歡軍;基于UGNX的數(shù)控后置處理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9 伍鵬;五軸數(shù)控機床開放式后置處理系統(tǒng)研究與開發(fā)[D];西南交通大學;2014年
10 劉奇;五軸聯(lián)動數(shù)控加工后置處理技術(shù)及高速切削仿真技術(shù)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Third-order point contact approach for five-axis sculptured surface machining using non-ball-end tools(II): Tool positioning strategy[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0年08期
2 ;Third-order point contact approach for five-axis sculptured surface machining using non-ball-end tools (Ⅰ): Third-order approximation of tool envelope surface[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0年07期
3 ;Wholly smoothing cutter orientations for five-axis NC machining based on cutter contact point mesh[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0年05期
4 ;Time-frequency analysis and detecting method research on milling force token signal in spindle current signal[J];Science in China(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2009年10期
5 ;Global optimization of tool path for five-axis flank milling with a cylindrical cutter[J];Science in China(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2009年08期
6 李鐵鋼;;基于VC的數(shù)控機床轉(zhuǎn)換程序設計[J];機械工程師;2009年02期
7 黃慶斌;洪啟祥;孫永剛;唐宏偉;劉麗華;;不同數(shù)控系統(tǒng)后置程序轉(zhuǎn)換軟件的開發(fā)[J];金屬加工(冷加工);2008年15期
8 田榮鑫;任軍學;孟曉賢;單晨偉;;斜擺頭五坐標數(shù)控加工機床的后置處理算法研究[J];機械設計與制造;2007年12期
9 曹利新;宮虎;劉健;;曲面接觸問題及其等距面接觸特性研究[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10 盧紅;周德生;;數(shù)控文件轉(zhuǎn)換為刀位文件的研究與實現(xiàn)[J];組合機床與自動化加工技術(shù);2006年07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奇;黃曉華;;基于NX/Post Builder方向矢量程序的后置處理器開發(fā)與研究[J];組合機床與自動化加工技術(shù);2013年11期
2 李鐵民,葉佩青,汪勁松;并聯(lián)機床后置處理器的開發(fā)及實驗研究[J];中國工程科學;2003年12期
3 歐偉;;基于MasterCAM對西門子802D后置處理器的探討[J];湖南農(nóng)機;2010年05期
4 李鐵鋼;;基于UG/Postbuilder的五軸后置處理器設計[J];機床與液壓;2009年10期
5 趙世田,孫殿柱;基于UG/POST加工中心專用后置處理器的研發(fā)與應用[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5期
6 袁國偉;;淺談UG 6.0后置處理器的應用[J];裝備制造技術(shù);2011年02期
7 馮顯英;何全民;胡濱;葛榮雨;;基于Pro/E的特殊五坐標機床的后置處理器的開發(fā)[J];組合機床與自動化加工技術(shù);2006年09期
8 吳丕來;;如何為KND-100M數(shù)控系統(tǒng)定制后置處理器[J];中國商界(上半月);2010年09期
9 趙世田;孫殿柱;孫肖霞;;基于UG/POST五軸聯(lián)動加工中心專用后置處理器的研發(fā)[J];組合機床與自動化加工技術(shù);2006年01期
10 袁玲;;SINUMERIK802D數(shù)控系統(tǒng)基于MasterCAM9的后置處理器[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陶繼忠;;智能型數(shù)控程序通用后置處理器[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0)[C];2000年
2 孫煒;劉春;;基于IGES的CAD/CAM后置處理器的實現(xiàn)[A];中國幾何設計與計算新進展2007——第三屆中國幾何設計與計算大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馬仲亮;雙轉(zhuǎn)臺式五軸聯(lián)動加工中心后置處理器的開發(fā)與實踐[D];廣西科技大學;2015年
2 汪雷亮;基于UG/Post的五軸加工中心后置處理器研究與開發(fā)[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3 王珍喜;西門子802S數(shù)控系統(tǒng)專用后置處理器的研究與開發(fā)[D];南京理工大學;2006年
4 廉良沖;基于MasterCAM軟件的選刀及高度方向精度控制研究[D];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09年
5 丘立慶;數(shù)控加工編程通用后置處理器的研究與開發(fā)[D];廣西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7443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744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