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效果的常規(guī)導彈火力分配模型智能求解算法
本文關鍵詞: 常規(guī)導彈 基于效果作戰(zhàn) 火力分配模型 遺傳算法 模擬退火算法 出處:《系統(tǒng)工程與電子技術》2017年1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基于效果作戰(zhàn)已成為現(xiàn)代信息化戰(zhàn)爭的一種新的作戰(zhàn)模式。以基于效果作戰(zhàn)思想為基礎,通過引入射擊有利度這一新要素,建立了基于效果作戰(zhàn)模式下常規(guī)導彈火力最優(yōu)分配模型。針對該類組合優(yōu)化模型求解的復雜性,通過遺傳算法與模擬退火算法的有機融合,提出了基于動態(tài)收斂準則的遺傳模擬退火算法。仿真實驗表明:該算法具有優(yōu)良的全局收斂性,有利于提高常規(guī)導彈火力分配的有效性和準確性。研究結果可為常規(guī)導彈作戰(zhàn)中的火力指揮決策提供支持,對提高常規(guī)導彈力量火力打擊效果具有參考價值。
[Abstract]:Effect-based warfare has become a new combat mode in modern information warfare. Based on the idea of effect-based warfare, the advantage of shooting is introduced. The optimal allocation model of conventional missile firepower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effect combat mode. Aiming at the complexity of solving this kind of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model, the genetic algorithm and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 are combined organically. A genetic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 based on dynamic convergence criterion is propos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has good global convergence.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support for firepower command decision in conventional missile operations and have reference value for improving firepower fire strike effect of conventional missile.
【作者單位】: 火箭軍工程大學理學院;
【分類號】:E927;TP18
【正文快照】: 0引言常規(guī)導彈火力分配是火力決策過程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指在實現(xiàn)一定作戰(zhàn)意圖的前提要求下,將一種或多種導彈最優(yōu)分配(或根據(jù)需要分配)到一類或多類目標,或者根據(jù)所打擊的目標和所發(fā)射的彈量,將導彈發(fā)射任務與導彈發(fā)射力量進行最佳匹配的過程。目前,常規(guī)導彈火力分配所追求的目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向亮;郝為利;陳文英;馬唯;;陸軍戰(zhàn)斗集群作戰(zhàn)火力分配及效能評估研究[J];兵工學報;2010年S2期
2 張鵬;陳軍;趙虎強;;基于模糊綜合評判的聯(lián)合火力打擊多目標火力分配優(yōu)化分析[J];艦船電子工程;2009年01期
3 趙建軍;李萬寶;張帥;桑德一;;多通道艦空導彈武器系統(tǒng)火力分配問題研究[J];艦船電子工程;2009年11期
4 費愛國;張陸游;丁前軍;;基于拍賣算法的多機協(xié)同火力分配[J];系統(tǒng)工程與電子技術;2012年09期
5 解維河;吳從旭;汪德虎;;基于效果的艦載軟硬武器近衛(wèi)火力分配研究[J];指揮控制與仿真;2013年04期
6 潘承泮;壓制武器對大面積目標射擊的最佳火力分配[J];兵工學報;1987年02期
7 孫杏初;瞿榮貞;;導彈火力分配的一種工程方法[J];戰(zhàn)術導彈技術;1987年02期
8 王光源;徐鵬飛;趙勇;;基于粒子群優(yōu)化算法求解火力分配問題[J];艦船電子工程;2013年11期
9 楊祖快,劉鼎臣;反艦導彈自主式火力分配[J];火力與指揮控制;2005年02期
10 黃仁全;李為民;周曉光;張琳;;基于微分進化算法的防空導彈火力分配[J];空軍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高永;賈忠湖;李本威;;單對多交戰(zhàn)火力分配的系統(tǒng)動力學模擬[A];第八屆中國青年運籌信息管理學者大會論文集[C];2006年
2 傅學慶;羅飛;;對海導彈攻擊的火力分配[A];第四屆中國青年運籌與管理學者大會論文集[C];2001年
3 周廣正;李志鏡;許慧敏;;某型導彈對面目標攻擊火力分配研究[A];'2008系統(tǒng)仿真技術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4 陳晨;陳杰;張娟;;防空火控系統(tǒng)火力分配的多目標優(yōu)化研究[A];第25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6年
5 蔣鳴;沈生;劉樹文;;巡航雙旅打擊多目標火力分配優(yōu)化[A];科學發(fā)展觀與系統(tǒng)工程——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夏洪波;;火力分配在火炮彈藥需求預計中的應用[A];圖像圖形技術與應用進展——第三屆圖像圖形技術與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7 楊曉段;劉曙云;蔣心曉;李元左;;基于遺傳算法的炮兵火力計劃方案模型分析[A];2009年中國智能自動化會議論文集(第二分冊)[C];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李建立;武器—目標動態(tài)火力分配及戰(zhàn)效評估的研究[D];南昌航空大學;2014年
2 黃建偉;炮兵火力分配研究及其應用[D];南京理工大學;2001年
3 周明好;智能多目標優(yōu)化在火力分配問題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7年
4 毛赤龍;“2對2”多階段規(guī)范交戰(zhàn)模式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3年
5 劉佳男;基于進化遺傳算法的無人艇避碰系統(tǒng)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5年
6 楊琳;40-80km目標的紅外被動跟蹤定位[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7 萬云;應用遺傳算法對航行器某部件進行優(yōu)化[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8 熊西軍;基于遺傳算法的超遠程制導火箭彈彈道優(yōu)化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4828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482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