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陀螺零偏誤差特性及噪聲分析方法研究
本文關鍵詞:光纖陀螺零偏誤差特性及噪聲分析方法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光纖光學 光纖陀螺 正弦噪聲 Allan方差 零偏誤差 噪聲分析
【摘要】:光纖陀螺為典型的光纖干涉儀,非互易誤差主要是由各類寄生干涉引起,零偏誤差具有明顯的周期性特征。結合Allan方差分析方法,發(fā)現(xiàn)由寄生干涉引入的正弦噪聲為其零偏誤差的主要來源。通過加入正弦噪聲進行仿真計算和分析,發(fā)現(xiàn)光纖陀螺Allan方差曲線中"速率斜坡和速率隨機游走"部分實際是由正弦噪聲引起;谛〔ǚ治龊透道锶~變換實現(xiàn)了陀螺中正弦噪聲的辨識,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結合小波分析法和Allan方差法計算零偏不穩(wěn)定性、隨機游走和量化噪聲的方法,并進行了實際計算驗證。
【作者單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精密光機電一體化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慣性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光纖光學 光纖陀螺 正弦噪聲 Allan方差 零偏誤差 噪聲分析
【基金】: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fā)專項(2013YQ04081504) 創(chuàng)新團隊發(fā)展計劃(IRT 1203)
【分類號】:TH744.3;TN966
【正文快照】: 1引言噪聲分析是研制高精度光纖陀螺(FOG)過程中需要突破的主要技術之一[1]。在FOG噪聲分析技術中,噪聲系數(shù)估計方法有小波方差法[2]、功率譜密度法[3]、Allan方差法等[4]。在使用上述方法估計噪聲系數(shù)時,多數(shù)文獻都沒有考慮FOG本身特性及其輸出信號的特征,在進行隨機建;蚴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6條
1 賴際舟,劉建業(yè),林雪原,熊智;干涉型光纖陀螺的性能評價[J];傳感器技術;2004年09期
2 李家壘;許化龍;何婧;;光纖陀螺信號的小波包去噪及改進[J];光學學報;2010年08期
3 查峰;高敬東;許江寧;胡柏青;;光學陀螺捷聯(lián)慣性系統(tǒng)的發(fā)展與展望[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11年07期
4 湯霞清;程旭維;郭理斌;張環(huán);武萌;;小波分析和灰色神經網絡融合的光纖陀螺誤差建模與補償[J];中國激光;2012年10期
5 閭曉琴;張桂才;;采用分段法估算Allan方差中的各噪聲系數(shù)[J];壓電與聲光;2009年02期
6 高玉凱,鄧正隆;基于小波方差的光學陀螺隨機誤差特性研究[J];中國慣性技術學報;2004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新龍;李娜;;MEMS陀螺隨機誤差的建模與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2年02期
2 饒谷音;袁保倫;李廣柱;;激光陀螺誤差測試中非等精度問題的處理[J];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2006年08期
3 李世揚;岳步江;向強;呂偉;孫芳;方海;葛林;;光纖陀螺測斜儀濾波方法與Allan方差分析[J];測井技術;2008年05期
4 呂品;劉建業(yè);賴際舟;凌冬;;光纖陀螺實時小波去噪中的閾值選取[J];彈箭與制導學報;2009年01期
5 張娜;李緒友;;動態(tài)Allan方差的理論改進及其應用研究[J];光學學報;2011年11期
6 劉潔瑜;蔚國強;楊建業(yè);汪立新;;旋轉調制捷聯(lián)慣導激光陀螺儀誤差自補償新方法[J];光學學報;2012年03期
7 陳叢;盧啟鵬;彭忠琦;;基于NLMS自適應濾波的近紅外光譜去噪處理方法研究[J];光學學報;2012年05期
8 李京書;許江寧;查峰;何泓洋;;基于6類噪聲項擬合模型的光纖陀螺噪聲特性分析方法[J];兵工學報;2013年07期
9 李昂;李安;覃方君;胡柏青;;基于自適應卡爾曼濾波的光纖陀螺噪聲系數(shù)估計方法[J];電子設計工程;2013年21期
10 徐宏杰;張文艷;徐小斌;宋凝芳;胡永康;;雙光程光纖陀螺偏振誤差模型與仿真[J];光學學報;2014年10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5條
1 劉恒;靜電剛度諧振式微加速度計相關技術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2 張智永;光電穩(wěn)定伺服機構的關鍵測控問題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3 韓軍良;光纖陀螺的誤差分析、建模及濾波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4 張文博;導引頭伺服機構工作特性與先進測控方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5 曹通;光纖陀螺捷聯(lián)慣導系統(tǒng)在線對準及標定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鄭智明;光纖陀螺隨機誤差的處理技術及其應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2 張旭;基于光纖陀螺的光電平臺控制與補償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王兆密;基于MEMS陀螺的慣性測量單元的標定與應用[D];江蘇科技大學;2011年
4 李瑞強;管道內檢測器慣性導航定位方法的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2年
5 鄒江;微機械陀螺信號采集系統(tǒng)設計及濾波方法研究[D];中北大學;2012年
6 羅德新;光纖陀螺技術在工程結構監(jiān)測中的應用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7 雷霆;半球諧振陀螺控制技術研究[D];重慶大學;2006年
8 白永珍;光纖陀螺閾值測試與隨機特性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年
9 劉東波;光纖陀螺快速高精度尋北技術與試驗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7年
10 李志宏;基于光纖陀螺方位測量方法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新龍;馬閃;;光纖陀螺隨機漂移誤差補償適用性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8年06期
2 賴際舟,劉建業(yè),林雪原,熊智;干涉型光纖陀螺的性能評價[J];傳感器技術;2004年09期
3 徐帆;馬廣富;;基于ARIMA模型的光纖陀螺隨機漂移濾波方法研究[J];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2007年02期
4 楊亭鵬,高亞楠,陳家斌;光纖陀螺儀零漂信號的Allan方差分析[J];光學技術;2005年01期
5 汪之國;龍興武;王飛;黃云;許光明;;磁場對四頻差動激光陀螺光強和零偏的影響[J];光學技術;2010年04期
6 王可東,顧啟泰;隨機噪聲對激光陀螺輸出特性的影響[J];光學學報;2003年12期
7 米劍;張春熹;李錚;鄔占軍;;偏光干涉對光纖陀螺性能的影響[J];光學學報;2006年08期
8 劉德文;肖文;魏博;;光纖陀螺受輻照影響機理分析[J];光學學報;2008年03期
9 李家壘;許化龍;何婧;;光纖陀螺信號的小波包去噪及改進[J];光學學報;2010年08期
10 李家壘;許化龍;何婧;;基于小波網絡的光纖陀螺啟動漂移溫度補償[J];光學學報;2011年0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馮麗爽;徐小斌;張春熹;;光纖陀螺光路小型化技術[J];中國慣性技術學報;2006年04期
2 張志君;孫霽宇;武克用;;光纖陀螺尋北儀樣機設計及系統(tǒng)測試[J];測試技術學報;2007年02期
3 劉會文;朱杰;李佳程;;三軸一體化光纖陀螺技術[J];中國慣性技術學報;2007年05期
4 楊遠洪;申彤;郭錦錦;;光纖陀螺技術及應用[J];紅外與激光工程;2007年05期
5 陳淑英;趙晶晶;馬靜;;光纖陀螺加速退化試驗的可行性[J];中國慣性技術學報;2008年05期
6 景敏;;光纖角速度傳感器——光纖陀螺[J];機械管理開發(fā);2009年01期
7 ;《光纖陀螺及其應用》[J];紅外與激光工程;2009年02期
8 李敏;張春熹;宋凝芳;金靖;;基于偽隨機辨識的光纖陀螺前向增益估計[J];光電工程;2009年05期
9 劉穎;李言;徐金濤;;光纖陀螺動力學特性研究及結構優(yōu)化設計[J];紅外與激光工程;2009年03期
10 楊宏源;馮志剛;;某型光纖陀螺溫度場有限元分析[J];航空精密制造技術;2009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楊遠洪;張惟敘;;光纖陀螺及其應用[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上冊)[C];2001年
2 蔡明;劉曉明;朱鐘淦;孫超;肖松;;光纖陀螺結構諧振分析及其設計改進[A];2011年機械電子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3 李嶸;衛(wèi)炎;;全光纖陀螺信號處理技術研究[A];2001年飛行器慣性器件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1年
4 許國禎;;光纖陀螺產業(yè)化問題探討[A];中國慣性技術學會光電技術專業(yè)委員會第五次學術交流會暨重慶慣性技術學會第九次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2年
5 郭栓運;;全光纖陀螺工程化研究[A];中國慣性技術學會光電技術專業(yè)委員會第五次學術交流會暨重慶慣性技術學會第九次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2年
6 吳衍記;李莉;彭昱;;溫度暫態(tài)效應對光纖陀螺性能的影響及其減小措施[A];中國慣性技術學會光電技術專業(yè)委員會第五次學術交流會暨重慶慣性技術學會第九次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2年
7 陳水華;楊清生;李永兵;;光纖陀螺雙四位置尋北方法研究[A];2003年慣性儀表與元件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3年
8 王巍;張桂才;蔡田;;高精度光纖陀螺技術的研究發(fā)展途徑[A];2003年慣性技術科技工作者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9 吳衍記;;光纖陀螺研究、應用現(xiàn)狀及發(fā)展方向[A];2003年慣性技術科技工作者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10 巴曉艷;張桂才;張曉峰;;非互易雙折射效應對消偏光纖陀螺強度噪聲的影響[A];全國第十二次光纖通信暨第十三屆集成光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馬麗元 通訊員 王麗梅;國內首條光纖陀螺生產線竣工[N];中國航空報;2011年
2 王紅霞;光纖陀螺生產線在寶成開工建設[N];中國航空報;2009年
3 趙曉文 鄧順英;紅峰廠 光纖陀螺為高鐵安全護航[N];中國航天報;2011年
4 記者 趙碧君 劉濤;長盈通光電布局光纖陀螺千億市場[N];上海證券報;2014年
5 記者 李劍軍 實習生 周疏密;光谷光纖陀螺技術國內領先[N];湖北日報;2014年
6 記者 馬麗元 通訊員 王麗梅;大力倡導開創(chuàng)型創(chuàng)新[N];中國航空報;2011年
7 趙永新 王健;挫折是人生的財富[N];人民日報;2012年
8 王紅霞;空裝副部長張偉到中航工業(yè)寶成考察[N];中國航空報;2010年
9 汪玲;紅峰廠 10萬元重獎技術進步項目[N];中國航天報;2010年
10 李紅梅 王紅霞;產學研合作創(chuàng)新引領中航工業(yè)寶成跨越發(fā)展[N];科技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黨淑雯;光纖陀螺的信號分析及濾波技術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2 陳世同;高精度光纖陀螺建模及信號處理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3 韓軍良;光纖陀螺的誤差分析、建模及濾波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4 王立輝;消偏型光纖陀螺儀關鍵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5 張琛;光纖陀螺光路偏振特性及溫度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6 李穎;慢光光纖陀螺關鍵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7 段苛苛;基于光纖陀螺的尋北系統(tǒng)關鍵技術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4年
8 張偉;基于開環(huán)光纖陀螺控制的無人作戰(zhàn)平臺穩(wěn)定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9 張娜;光纖陀螺的動態(tài)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年
10 張勇;布里淵光纖陀螺有源腔關鍵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s,
本文編號:8130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yiqiyibiao/813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