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角極光成像儀熱控關鍵技術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H765;V44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美國 成功發(fā)射氣象衛(wèi)星 讓天氣預報更精準[J];科學家;2016年16期
2 ;橢光顯微成像儀研制成功[J];光電子技術與信息;2000年05期
3 陳芳;最新的GOES衛(wèi)星裝備先進成像儀[J];上海航天;2000年04期
4 徐莉軍;;鉆孔成像儀在掘進工作面的應用[J];機械管理開發(fā);2018年07期
5 于翔;宋家駒;于連生;;水下全自動顯微成像儀[J];海洋技術;2009年04期
6 高國龍;美國下一代地球同步高級成像儀的通道選擇[J];紅外;2002年10期
7 侯方源;計算機X光成像儀的研究[J];光學精密工程;1998年05期
8 侯方源;計算機X光成像儀質(zhì)量控制考慮[J];光學精密工程;1999年04期
9 周鑫;劉健文;黃江平;;微波成像儀研究綜述[J];科技風;2016年09期
10 ;紫外光電成像儀[J];云南科技管理;200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汪駿發(fā);肖金才;沈瓊穎;錢志堅;楊勝科;李寧;魏濤;黃秀珍;;機載電力多角度成像儀的建立[A];第十五屆全國遙感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2 楊勝科;汪駿發(fā);;穩(wěn)定平臺技術在機載電力多角度成像儀中的應用[A];第十五屆全國遙感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3 趙yN;;紅外線成像儀在電氣線路檢測中的應用[A];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4 羅一丹;牛宇;靳剛;;小型光學橢偏成像儀應用于無標記蛋白質(zhì)芯片檢測[A];2008中國儀器儀表與測控技術進展大會論文集(Ⅰ)[C];2008年
5 張仲謀;王英鑒;;小衛(wèi)星星載氣輝成像儀[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探測專業(yè)委員會第九次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6年
6 劉文光;王曉東;;月基極紫外光子計數(shù)成像儀信息處理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A];第九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Ⅰ[C];2011年
7 陳衛(wèi)英;王蕓;李雪;邢瑞先;劉高峰;;微波成像儀真空定標試驗系統(tǒng)、方法和結果分析[A];2016年全國軍事微波、太赫茲、電磁兼容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6年
8 沈瓊穎;;機載電力多角度成像儀的結構設計[A];第十五屆全國遙感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劉高峰;武勝利;陳衛(wèi)英;潘莉;何嘉愷;;FY-3衛(wèi)星微波成像儀定標系統(tǒng)及實現(xiàn)[A];2014年全國軍事微波技術暨太赫茲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集(三)[C];2014年
10 劉超;銀燕;閔敏;;風云4A成像儀輻射仿真模擬系統(tǒng)開發(fā)[A];第34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 S21 新一代靜止氣象衛(wèi)星應用論文集[C];201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首席記者 張銳鑫 通訊員 郭蘇啟;新一代OCT眼科成像儀在洛問世[N];洛陽日報;2017年
2 ;我國自主研發(fā)數(shù)字PET成像儀在芬蘭裝機[N];科技日報;2017年
3 劉艷 本報記者 李建榮;腫瘤現(xiàn)形記:高分辨熒光顯微成像儀發(fā)力[N];科技日報;2017年
4 鄭曉春;英開發(fā)三維骨骼成像儀[N];科技日報;2002年
5 ;橢光顯微成像儀研制成功[N];光明日報;2000年
6 記者 張靜;“風四”閃電成像儀初樣通過驗收[N];中國氣象報;2014年
7 齊攀;醫(yī)學成像儀:未來技術制造[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7年
8 尹培軍 馬超;樂凱公司推出國內(nèi)首臺醫(yī)用干式成像儀[N];中國航天報;2013年
9 李林巖;高清晰度眼底成像儀面世[N];吉林日報;2008年
10 解放軍總醫(yī)院心內(nèi)科主任醫(yī)師 吳海云;我們都是癌癥患者![N];北京科技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化彬;廣角極光成像儀熱控關鍵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5年
2 董慧杰;星載微波成像儀資料中條帶噪音的去除及該資料在氣候分析上的應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7年
3 楊春;星載成像儀輻射率資料的同化試驗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7年
4 唐飛;FY-3B/C微波成像儀資料定位、交叉校準和液態(tài)水路徑反演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7年
5 彭松武;寬視場軟X射線成像儀光學設計仿真與成像分析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2019年
6 于向陽;紫外環(huán)形成像儀設計與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4年
7 李抄;液晶自適應光學眼底成像儀的實用化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1年
8 駱冬根;多角度偏振成像儀光電探測系統(tǒng)設計與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7年
9 楊小虎;地球臨邊環(huán)形成像儀性能評價及輻射定標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2年
10 楊瑩;靜止衛(wèi)星閃電成像儀數(shù)據(jù)預處理關鍵技術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愉華;地球靜止軌道太陽X-EUV成像儀探測器組件熱控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9年
2 趙駿;成像儀管理控制單元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3 張鋒;基于FPGA的人體靜脈血管成像儀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安徽大學;2017年
4 周澤華;風云3號衛(wèi)星微波成像儀資料的無線電干擾識別及特征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7年
5 鄭國憲;靜止軌道海洋成像儀光學系統(tǒng)設計[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6 馬紅濤;多角度偏振CCD成像儀航空試驗設計及實現(xiàn)[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7 李義;基于小型中子成像儀的多功能承載平臺設計及運動特性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7年
8 鄭倩;風云三號C氣象衛(wèi)星微波成像儀數(shù)據(jù)處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北京交通大學;2016年
9 曲澤華;飛行時間質(zhì)譜—光電子速度成像儀[D];安徽師范大學;2013年
10 劉清華;風云四號靜止氣象衛(wèi)星成像儀紅外通道模擬仿真研究[D];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2011年
本文編號:27507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yiqiyibiao/2750711.html